新生儿脐部专项护理对脐带脱落时问的影响分析

2018-09-25 08:40吴产平

吴产平

[摘要]目的 分析析新生儿脐部专项护理对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68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脐部专项护理,对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7天,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的脐带脱落率显著比对照组高;观察组脐部的并发率比对照组低;其数据对比可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专项护理,能够使新生儿脐带的有效脱落时间明显降低,并降低新生儿脐部的并发症率,并使新生儿护理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妇新生儿;脐部专项护理;脐带脱落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55.02

脐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母体与胎儿连接在一起,在母体产出新生儿之后,就需要将脐带剪断,但是在剪断脐带的同时,也会使病原菌趁机入侵。如果新生儿的脐带受到感染,就会时脐带发生炎症,从而使新生儿的脐部发生出血、红肿等现象,病情严重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与此同時,脐带脱落的时间越长,新生受感染的风险就会越高,因此需要对其脐部实施专项护理,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得以降低。为此,我院选取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68例新生儿,对其实施脐部专项护理,以此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68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阴道产13例,剖宫产21例,出生孕周39-41周,平均(40.3-1-0.2)周;对照组男婴20例,女婴14例,阴道产12例,剖宫产22例,出生孕周39-41周,平均(40.4±0.2)周。两组新生儿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婴儿在剪断脐带的时候,主要运用脐带夹,首先需要对其断面进行消毒,然后进行清洁,以此保障其干燥。对照组的新生儿进行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则是在常规性护理的前提下进行脐部专项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开夹前:游泳以及沐浴之前需要拆除纱布,不需要贴防水贴;游泳沐浴后需要用棉签蘸取0.5%的碘伏,对脐带夹的上部进行消毒,并对脐带的根部以及脐周围的皮肤进行相应消毒。并让脐部暴露在空气中,不需要垫纱布包。(2)开夹后:再断脐24小时之后,需要用专业的开夹器将脐带夹剪断;直接游泳沐浴的时候,不需要帖防水贴;游泳沐浴后需要用棉签蘸取0.5%的碘伏,对脐带夹的上部进行消毒,并对脐带的根部以及脐周围的皮肤进行相应消毒;不需要二次断脐,所剩余的脐带需要自然进行脱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观察所获的两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比较

通过对两组新生儿的观察,观察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5.9±0.8),对照组为(7.8±0.9),观察组脱落时间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t=9.200,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率为3l(91.18%);对照组为18(52.94%),观察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率较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后,具有显著差异(x2=35.813,P<0.05)。

2.2两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率比较

通过对两组新生儿的脐部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新生儿出生脐带被剪断后,所剩余的脐带残余部分就会成为病院微生物进行入侵的重要通道,临床对于该方面的报道较多,该疾病的病症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红肿、流脓,不及时治疗就会引发脐带炎,或者发生败血症,这就会对新生儿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近几年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新生儿脐带发生感染的几率也随之下降,但是仍旧会有部分新生儿发生感染,这就会对新生儿的健康在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对新生儿脐带发生感染的状况进行有效的预防。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生儿的脐部实施专项护理,能够使新生儿的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得以有效缩短,从而使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得以有效降低,并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本文编辑: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