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2018-09-25 08:40李明合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总有效率临床疗效

李明合

[摘要]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柴胡桂枝汤观察组(20例)和盐酸雷尼替丁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随访观察疗效并监测胃排空率。结果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胃排空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結论柴胡桂枝汤加减有较好的促胃肠动力作用,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而且安全的中药汤剂。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柴胡桂枝汤;盐酸雷尼替丁;总有效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77.02

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早饱,腹胀,胃痛,饱腹,恶心,呕吐等,程度较轻的患者长期感到不适,程度较为严重的可以影响日常生活。近年来,泗水县泉林中心卫生院采用柴胡桂枝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调理治疗,在安全性比较高的基础上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2~58岁,病史6个月到12年,平均病史为7.2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全组患者均符合国内目前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1)上腹胀满、暖气、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超过4周;(2)患者经纤维胃镜检查,发现有粘膜充血水肿粘膜斑点糜烂或出血现象;(3)患者经x线、B超和实验室检查,均排除肝胆、胰腺及肠道等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四、患者经诊断均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精神病等,同时通过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减柴胡桂枝汤进行调理治疗。

1.2分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生产公司济宁鲁抗医药有限公司)150 mg,2次/d;餐前嚼服硫糖铝片1.0 mg,3次/d;同时加服维生素B6片20 mg,3次,d。连续4周为1疗程。

观察组:采用加减柴胡桂枝汤(柴胡12 g、桂枝15 g、黄芩9 g、制半夏10 g、牡蛎15 g、党参15 g、茜草10 g、炙甘草10 g、鳖甲20 g、白芍15 g、地鳖6 g等)为患者调理治疗。用法用量:水煎服,取汁400 ml,每日1剂,分2次温服。加减:上腹胀满者加陈皮、积壳,反酸严重的加乌贼骨、煅瓦楞,纳差明显者加鸡内金、炒麦芽,便秘病人加槟榔、威灵仙。用法用量:取清水800 ml将上药浸泡30 min,采用武火将药汤煎沸,之后改用文火继续煎煮30 min,取300ml汁备用;然后再加清水500 ml进行二次煎煮,和一次煎煮采取相同的方法,煎煮完成后取药汁200 m1,将2次药液混合后,早晚各服1次。连续4周为1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疗效指数≥95%,试餐5h后胃排空率≥95%;显效:70%≤症状疗效指标<95%;有效:试验餐后5 h胃排空率30%≤症状及疗效指标<70%;无效:试验后5小时胃排空率<30%;症状功效指标标准和胃排空率标准异步现象,统计胃排空率。胃排空率=(20-胃钡餐残留量)/20×100%,试餐5小时后胃排空率<50%为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采用SPSS 1 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随访疗效统计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7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P<0.05)。见表1。

2.2两组胃排空率统计学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除了自身因素外,很有很强的社会因素。目前研究认为精神和应激因素也与其发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中医上把慢性浅表性胃炎归属于“胃痞”“胃脱痛”等范畴,病灶在胃,但也涉及到肝、脾两脏。中医学认为,肝的功能主要为“疏泄”,脾则扮演着“运化”功能,而胃主要司受纳之职。如果肝脏的泄功能正常,人就会气机通畅,相应的脾胃运化和受纳功能正常;如果肝脏的疏泄功能出现异常,则会土壅木郁,克伐脾土,则气机不畅,食积内停,伤及脾阳,时间一久会造成脾胃功能受损,脾失健运则纳运失司,生湿生痰,水谷不化,阻滞气机;逆而上泛,脾胃失和,造成患者暖气、上腹饱胀、胃疼反酸等。据此可以推断,病人肝气郁结、脾胃失和是造成本病的关键。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胃肠动力障碍的非器质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胆汁反流、缺乏胃酸或营养不足也可能导致浅表性胃炎的发生。同时也与自身免疫有关。上消化道动力障碍目前被认为是主要病理生理机制,精神压力因素也被认为与其发病密切相关。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中医中归于“胃脱痛”,“胃痞”等范畴,病因多由外邪侵浸,暴饮暴食,七情所伤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医认为是肝气不畅和脾胃失和所引起的病变。因此,对患者进行施治时应采取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要治疗原则。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病位在肝胆脾胃,四者都属于中焦。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实际上包括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故在临床上采用三焦辨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治疗上依“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作为治疗少阳病兼表证的代表方,柴胡桂枝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和胃调气、疏肝理脾之效,与其它药方比较多能收到更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柴胡桂枝汤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安全方法,对促进胃肠蠕动有良好的作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手段,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慢性浅表性胃炎总有效率临床疗效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
金铃调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52例疗效观察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