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激趣乐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8-09-25 02:53莫横臣
神州·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激趣拓展互动

莫横臣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以及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好学、乐学的习惯。

关键词:设计;激趣;互动;拓展

一、创设人际和谐的情境,是激趣乐学的前提。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发扬学问中的自由和组织管理上的民主(如在分组教学中大胆让小组长自己主持对学习的讨论),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自觉、自主地学习。

二、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激趣乐学的关键。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仿佛套上了枷锁。因此只有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应试中解放出来,才能活泼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我首先减轻了学生的压力,针对优、中、差三类生建立了分类学习目标,通过注重提问、练习、测查等方式使各类生均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是不布置家庭作业,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所学知识;第三是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创设浓郁的趣味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兴趣之乐。

寓教学于游戏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更喜爱游戏活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克.福培尔曾说过,小孩的工作就是游戏。因此,在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的方式,学生十分欢迎,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如在低年级教学中用开火车、开房门、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四、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爱玩、好动等思维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通过数一数、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拆一拆、摆一摆等操作活动,变抽象为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促使知识内化。

五、创设探索、研究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求知之乐。

即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师的诱导下探索研究,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需要。如:师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这课时,在导入新课时,师让学生任意说一个整数,师马上就能说是否能被2、5整除,这一现象使学生感到十分惊奇、羡慕,就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于是在师的诱导下,逐步发现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从而体验到了求知之乐。

六、创设竞争的情境,让学生得到进取之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争强好胜,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取竞赛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既有利于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先出示一步计算应用题,饲养小组养了30只公鸡,80只母鸡,一共养了几只鸡?学生解题后,要求学生将80只母鸡改为间接条件“养的公鸡比母鸡少50只”,并向学生说明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课,这节新课老师还没讲,咱们来个比赛,看谁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把它解出来?最先正确解出来的,老师奖给一面小红旗。学习的效果也远比“教师讲解”、“自学看书”要好。

七、创设激励的情境,让学生苦中求乐。

“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在困境中树立“自信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反用”这课时,学生在掌握了如“11×34+89×34”这种类型的基础上,师便出示了如(1)“21×34+27×34+52×34”、(2)“99×34+34”、(3)“101×34-34”、(4)“34×46+75×34-31×34”等类型的深化练习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我们所教过的“a×c+b×c”类型题有点相同,又有点不同,感到手足无策,难以下手。这时,教师应大胆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循循善诱下,通过艰难的研究,学生逐步发现这些题均属于“反用”这种类型的变式题。让学生在困境中历尽千辛,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树立了我能行、我很行”的信心。

八、课外拓展,让学生感受用数学之乐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教育应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中吸取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克和千克”后,开展寻找“克和千克”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家里、菜市场里、商场里寻找哪些东西重约1克或1千克,下一次上课时汇报。又如,在“厘米和米的认识”学习后,布置学生课后测量、调查小组内各同学的身高,然后制成統计表,自编题目进行有关计算。这样的活动,将数学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又在生活中弥补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又有助于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问题,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把学习内容寓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轻轻松松地学,在学中又高高兴兴地“玩”,在“玩”中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从而提高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生活知识,学会了合作与探索,同时也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可以说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激趣拓展互动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