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8-09-25 08:05刘春红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效率

刘春红

摘要:新课程理念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班级教学结构,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从而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然而,农村学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方面培养的力度不够,致使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本文分析其原因,并对有效合作学习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效率;分析

顾名思义,合作学习就是坚持以生为本为原则,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出发,将学生统筹搭配成三到五个人的学习互助小组,以期通过明确的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所以,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低效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分组结构不合理

许多老师没有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他们不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长、优势进行优势互补,统筹搭配学习小组,而是让学生自愿组合,这样的话,许多平时玩得来的同学都凑到了一起,形成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不良局面。这样的组合方式只能是滋生闲聊的土壤,根本不能体现“异质分组,异组同质”的分组原则。

策略: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搭配“异质分组,异组同质”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体现相互启发,相互协助,这就需要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长优势进行合理组合,以便于让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体现“异质分组,异组同质”的原则,才利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二、组员分工不明确

有合作就需要明确分工,一盘散沙、漫无目的合作是毫无意义的。如:学“概率”时,我们通常让小组之间通过统计抛出的硬币随机落下的正反面出现次数来进行合作学习,如果我们不明确分工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一个人在抛,一个人在统计,剩下的就开小差了。这样忙得焦头烂额,闲的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呈两极分化,背离了学习小组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初衷。

策略:根据组员优势特长和认知规律进行明确任务分工。在上例中,我们可以在每组中遴选一位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做组长,然后指导组长根据其组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以期保障学生都能发挥所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要得到高效、有序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书记员、检查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各负其责。更重要的是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不在混乱嘈杂,不再存在被遗忘、被冷落的盲点,体现了一种高效能、低耗时的课堂学习结构。

三、学习内容不合理

合作学习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但是,初中数学课堂中,许多一线教师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往往为了自己省事省力或者为了迎合时髦的形式而错将不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大家来进行小组学习。如:学相对较简单的“有理数加减法”内容时,如果让大家合作学习,则大家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没有用武之地;反之,若让学生探究比较抽象的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如:“二次函数及其图象”等问题时,如果没有老师引导,许多同学將不知所措,也会导致空浪费时间。 策略: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由学习主题、学生的心理情感和智力活动三个因素构成。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四、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因素,使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家长,有很多不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不好好学习也会有出路,因而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个别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好好学习,成天上网、聊天、玩游戏,也影响着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自制力差的初中生渐渐缺少了学习的动力,迷恋于网上游戏不能自拔,如果学生家长不配合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可以说社会与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也影响着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策略:学校要定时开学生家长会,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教育教学以及家庭教育的认识,让他们能够重视教育,为学校教育出谋划策。另外,初中的教育教学,应采用大循环,让所有的老师都得到锻炼,得到教师专业的良性发展,让学生融入到温暖的集体生活中,没特殊情况,不随意分班。作为班主任还应当通过班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集体主义责任感,懂得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道理。

以上是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小组低效合作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应的策略总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能还有许多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根据实际学情组建合理的契合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协作的学习小组,然后再加以积极指导,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习别人的长处,最终达到共同进步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樊兰蓉.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9).

[2]谢勤.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吉林教育,2011(z2)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