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构建快乐高中政治课堂

2018-09-25 06:11林梅金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态身体语言政治课

林梅金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只有构建快乐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舒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关键词:兴趣;寓教于乐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老套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很难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你的课感到枯燥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如何在课堂运用各种教学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一、以质疑、释疑来激发学生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质疑。质疑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思维的火花。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得,有得才有乐。其实,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设疑、学生质疑,通过思索,教师讲授,学生才会真正释疑的过程。正当学生质疑进入"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解惑,学生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的喜悦!如讲到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时,我举了"刻舟求剑"的例子,楚国有一个人在过江时,不小心把剑掉到水里,他立即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到了对岸停下时,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自然照不到剑。这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因而这个楚人被天下人嗤笑!

二、以联系的观点帮助学生激发兴趣

知识的结合点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从平时的观察得知,学生的兴趣往往产生于认识各种事物现象和事物本质之间的那些知识的结合点。如讲到事物联系具有多样性之必然性和偶然性时,我就举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为什么会贻笑大方呢?要求学生从联系的观点寻找答案。学生开始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位农人会守株待兔呢?最后经老师点拨,他犯了把偶然联系当做必然联系了,学生听后恍然大悟,顿感学哲学趣味无穷!

三、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经济学里有许多理论比较抽象,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当讲到我国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决定的。"生产力水平"好比我们长短不一的"脚板",,必须有尺寸不一的"鞋子"(比喻"所有制形式")与之相适应。我们不能用一个尺码的"鞋"去适应长短不一的"脚"一样。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恰如其分地阐释了我国为什么要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了。

四、以幽默的语言、滑稽的表演激发学生兴趣

政治课总给人一种严肃、枯燥、说教的感觉,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的语言功夫、表演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一个老师一堂课,从头到尾,语言平铺直叙,干巴巴的,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这样的老师无异于在给学生唱"催眠曲",久而久之,学生不昏昏欲睡才怪呢?相反,如果老師的语言幽默风趣,偶尔来一个滑稽的表演,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如我讲到"商品替代品"时,学生不理解,我边讲边仿照古代私塾先生摇头晃脑说:"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小菜一碟足矣!"一经解释,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且对"商品替代品"印像深刻。

五、以良好的教态、教姿激发学生兴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何传?如何授?如何解?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招数,也有不同的教态。其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的差别。良好的教姿、教态,生动形象的表演,即教师恰当地运用其自身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姿、教态、表情、手势等辅助手段。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知识的理解起着辅助作用,而且身体语言富有表现力,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比如当我讲到主观唯心主义时,学生很茫然,,我就讲了关于主观唯心主义典型代表者贝克莱站在悬崖边的一幅"漫画",并在讲台上表演,边讲边做,我闭上眼睛,一直脚跨出讲台做悬空状并口中念道:"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峭壁。"我再以唯物者的口吻说,"你"(指贝克莱)把另一只脚也跨出去吧,看世界上有没有"悬崖峭壁"。学生听、看后哄堂大笑,且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微笑,善意目光、优美的手势及身体语言发挥态姿在教学中对口语的补充作用,当好一个学生喜爱的"演员",寓教于乐。使教学有张有驰、有声有色,有形有态,妙趣横生,这样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原理、知识、观点,把枯燥无味的政治课上成生动有趣的兴趣课。让学生不把政治课作为一种负担,而是作为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

总之,构建快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思考的情境,根本上还要靠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博学多知,在备课、授课等环节上下工夫,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知识源于生活,平时留意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生活中获取新鲜素材,从而使教学既应用于实践又发展于实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这是每个政治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学技术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面对今天活泼好动的学生,作为教师再也不能板起脸孔说教了。要与时俱进,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又要经常创新技巧、模式、手段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积极性,愉悦性,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潜能,从而,真正达到"寓教于乐",以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态身体语言政治课
身体语言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论审讯中身体语言的运用与利用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身体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的情绪效益
身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