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兴趣培养

2018-09-25 06:11刘立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历史素养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刘立

摘要:历史教学对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培养正确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信心,培养历史学习能力是一个重要教学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历史素养

因为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学科特点,考核方法,社会看法等因素的影响,历史这一科目在初中教学中往往被学生和家长们看作鸡肋学科,在传统观念里长期是考试之前死记硬背就够的科目,因此会有学生不爱学习,家长相对不够重视的情况出现。但是随着如今对于历史的考试要求越来越高,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核也愈发深入,针对目前这种两难的情况,这对于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是非常大的挑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怎么让学生改变陈旧的观念,培养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历史素养的问题,摆在了历史老师的面前。另外,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历史教师,通过历史课让学生从历史中吸取力量,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习分析问题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影响了该科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发展历史学习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认真备课,打牢基础。

想要上好一节课,对于教师最大的要求就是有扎实的底蕴和基础。所以对于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对于老师的第一步就是提高自身的历史水平和历史素养。平时多看历史相关书籍节目杂志等,了解关于历史各方面的知识,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这样才能在上课过程中信手拈来学生喜欢的知识,也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体系。

这是对于历史老师平常的历史素养的累积,而在针对某一课时,更需要历史教师充分备课,弄懂关于这一课上的每一个知识点,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不上没有准备的课,这是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点,才可以在课上清楚明了的讲清楚问题,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产生一种很全面很万能的崇拜感,因而对历史产生兴趣,认真学习。

二、重视历史,培养信心。

作为历史老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学科位置,不能因为社会舆论和学生观点就放低自己的位置,要做到自己重视自己的学科,绝不轻视。摆正自己的位置,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这一观念要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许多历史教师从不重视历史的日常训练,用陈旧的方法考试之前背诵让学生产生一种厌恶感。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笔者采取每个单元后都进行一次单元测验,并认真批改试卷,对于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大力表扬。因为初中生仍然处于需要教师肯定和表扬的年龄阶段,多多鼓励可以让学生获得信心。不管历史学科的地位如何,最终都是要面临考试的,所以日常的考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另一方面通过表扬,除了分数的表扬,可以针对某道题某一区块表现优异的学生同样进行表扬,让学生们获得一种肯定感,对于学习增强了兴趣和信心。当然也可以适当的一些小的物质奖励,让学生们进一步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

除了考试以外,还有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重视历史,比如课前抽背。这一方法让学生可以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改变考前才背书的观念。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难度的问题,也让差一点的学生培养起我也能背到,我也可以通过努力学好的信念。

三、探究教学,调动积极性。

初中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基本的常识观念,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可以独立的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给一些材料让学生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而不是一味老师教授或者书上找寻答案,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获得的答案学生会在脑海里深刻的印象,而且在攻克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以后,学生会在内心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得到老师和自己的肯定。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多给予肯定,增强信心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起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历史解答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历史思维,这一点无论对于考试还是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语言风趣,贴合实际。

虽然初中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但是针对某些生僻的历史概念也会产生茫然的情况,对于某些枯燥的历史史实也会感到烦闷,除了要求历史老师在上课之前充分准备以外,也需要教师用一些贴近生活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比如:工业革命在英国产生的原因学生大多时候会觉得内容太繁琐,笔者在上课过程中用“开一家面馆需要什么条件”引入问题,学生们基本上都会分析出: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等条件。针对这些条件再一一分析,学生就可以把该知识牢牢记住,就算不能记住,考试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这一方法分析出需要条件。

五、结语。

除了上面所说的方法,其实培养学生的兴趣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各种情境导入新课教学:诗歌导入,故事导入,歌谣导入等方法。利用多媒体视频和课本的图片教学,还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带学生参观相应的历史博物馆,古迹遗址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离不开作为历史教师本人的积累,只有厚重的历史知识積累,才能把这些问题融入历史教学中,才能信手拈来,博古通今,以史为鉴。

老师要进行自我修养,改变自己,让自己提升,让自己成为学生认可的人?教师需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历史知识,真正的去了解历史,吸纳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的大环境虽不尽人意,教师可以增强历史学科的导研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成绩切实提高?

总之,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有学习的欲望,高效的课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2014.教育教学论坛

[2]赵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08)

[3]周晓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7(04):96-97.

[4]于立军.探究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64-65.

猜你喜欢
历史素养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注重引导,有效培养初中生历史“问题意识”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鼓励创新思维, 关注学科素养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