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新探

2018-09-26 11:14丘程思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物理教学高中物理

丘程思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要求教育工作者改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式教学体系,从而让学生不仅以学习知识为目的,更重要的是建立學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适应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也提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教育教学树立了一个终极目标,要求教育工作者改变教育模式,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更要求全体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体会到科学的精神与态度以及对所学科学知识的应用。

一、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

“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教学理念的升级,它要求教育工作者改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式教学体系,从而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以学习知识为目的,更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适应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促进个体终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下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物理观念以及应用、科学交流和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创新、科学态度和责任。这不仅仅是对于一个物理教学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技能、实践等等等等的综合表现,是对传统教学的矫正、完善和综合性整合。

二、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转变

1.转变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以及应用能力

物理概念是指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理解物理学科的特性,对物理形成了一定的概括性认识,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灵活应用物理思想、方法和概念,在解决身边和物理学科相关的问题时,能够自觉地观察和思考,运用物理思维的方式方法,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转变以应试为最终目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工作中可能遇见的各类问题,把物理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们活学活用,引导并培养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习惯性的物理观念。例如在教学工程中,物理学科中和生活中最普遍相关的电路、密度、熔点等,这些都要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交流能力

学习的主体是“学”,而不是只依靠教师的“教”,只有转变以往不重视实际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知识点结合现实生活形象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引导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和交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完全摒弃传统中概念大于实践的应试教育方式,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勇于探究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高一物理学习“相互作用”这一章节,其中包含了重力、摩擦力、弹力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还讲到了合成和分解。这些知识都是非常虚化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实验以及论证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对这一章节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再一一进行解答,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也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让学生通过已知的知识举一反三从而自主解决问题,这种活泼轻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印象深刻,也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锻炼了学生们的科学交流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施策略

1.组成学习小组,团结合作

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应用非常广泛,高中物理教学也可以组队学习,合作解决学习中的各类问题。

学生组成物理学习小组,在物理实验中尤其能突出其优势,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可以是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弱的平均分组,也可以根据不同性格进行分组,分组的形式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调整。例如对“光”这一章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组成小组,做一些关于光的实验,从具体的实践中体会光的奇妙,形象的理解光的折射、反射等概念,让抽象化的书本知识变成手里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实验。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特别关注各种现象,养成善于观察,用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2.结合日常生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找到物理知识可以解释的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例如,学习“恒定电流”章节,讲到串流电路和并联电路,这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遇见的情况,要求学生们对串流电路和并联电路进行区分,例如商场闪烁的彩灯是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的,家里的家用电器大部分都是并联的等等,这种结合能够让同学们回归到现实中来学习物理,学生在学习了物理知识点以后可以及时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真正的实现了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实现学生智力、品德以及价值观全面发展的科学之路。不论是教学思想的转变还是教学方式的优化,都跟教师的自身修养密不可分。所以教师应该牢记核心素养的要求,积极提高自身素质,逐步完善自身素养,将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对于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程甚至是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下功夫,在教学中用于创新,更好地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带领学生实现高价值的学习过程,走出一条提升核心素养的一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鲁斌, 徐志长, 龚长流. 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J]. 物理教师, 2017, 38(4):23-27.

[2] 江山, 张平昭.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拓展物理实验课程[J]. 物理教师, 2016, 37(11):35-37.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物理教学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