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事评论经历教育中提升学生法治素养

2018-09-26 11:14濮忠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时事评论法治素养教学策略

濮忠华

【内容摘要】时事评论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法规,对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进行评判与论断,在经历教育中不断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课程教学活动。时事评论是提升初中生法治素养的有效载体,是新媒体背景下法治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时事评论 初中生法治教育 法治素养 教学策略

随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出台实施,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已经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青春期,有了自主独立的思想意识,开始对一些时事新闻进行品头论足。但是由于法治素养的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了他们对时事新闻的准确判断,制约着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法治教育中创设“时事评论”教学环节,指导学生从法治的角度对时事新闻进行评判,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法治素养。时事评论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法规,对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进行评判与论断,在经历教育中不断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课程教学活动。

一、时事评论的教学价值

时事评论对于培养学生法治素养,促进法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

第一,时事评论是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有效载体。时事评论是初中生课内外围绕时事新闻展开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宣传法治理念,彰显法治思想。在开展时事评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强化法律效应。时事评论可以引导初中生准确理解法律,认识法律法规,提升法治素养,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第二,时事评论可以促进法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是初中生法治教育的课程资源之一。时事评论会引导学生把目光关注互联网,充分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资源,促进法治教育与网络科技的融合;基于互联网的时事评论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实现法治素养的自主建构。

二、时事评论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展时事评论教学主要围绕目标、内涵、形式三个维度。

1.注重目标引领

认真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认可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实现法治认同。教师可以精选时事评论素材,挖掘其思辨点。时事评论的重点在于“评”,因此教師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事实进行深入剖析,在深思熟虑和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运用法治理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不断强化对法治精神的认同。

2.提升课程质量

其一,时效性强是时事评论的重要特点,教师要精心选择最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作为时事评论的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当下发生的重大时事新闻、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运用法律法规开展评判。其二,开展时事评论的根据必须是正确的法律立场。凸显法治精神是时事评论的核心要求。时事评论不但要针对时事新闻表达观点,更要透过纷繁复杂的事实本身去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法治本质,并寻找相关事实和道理论据来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道德评判层面上。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素养,能够以案说法。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细致考虑问题,让时事评论表达符合最基本的法治逻辑,经得起推敲,彰显“依法评论”的严谨思维,竭力在教学中营造“以法说理”的语言氛围,潜移默化地把法治常识和法治思维渗透在时事评论中,实事求是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其三,时事评论要处理好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时事评论不仅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因为开展时事评论的主体是有情有义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关注并尊重时事新闻中的人,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时事新闻进行中肯评价。我们引导学生处理好情感、理性和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语言表达的语气、语调和措辞的贴切,把握好感性和理性的分寸,处理好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富有情感的评论,情理交融,有理有据,有礼有节,深入人心。其四,时事评论要遵循法定的程序规范。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时事评论,要把法定的程序规范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准则,其宗旨是在法律的框架中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宣传法治理念,在课堂上传递正义,不断在学生心中播下遵守规则和秩序的种子,不能受到媒体影响,保持评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组织形式多样

开展时事评论是学校法治经历教育中的补充和完善。学校开展的经历教育在初中生法治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开展时事评论依托于学校创建的各种展示平台。在海陵中学,除了课间十分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话题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我们还灵活创设了“海陵讲坛”“时政点评”“道德讲堂”等多种展示平台。其中,在法治课教学中引导时事评论是最为重要的形式。笔者开展的时事评论有以下三种形式:(1)课前播报时事新闻。由学生轮流担任播报员,上课之前播报时事新闻,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进行点评,教师最后进行总结。(2)课中穿插时事新闻。教师事先搜集整理时事新闻,形成课程资源,然后在课堂上相机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围绕时事新闻资源开展交流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3)呈现时事新闻碎片。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一系列没有逻辑关系的时事新闻碎片,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接着在班级内集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把课堂的话语权让给学生,促进学生法治素养的有力提升,最后教师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参考文献】

[1]杨忠明,杨强. 青年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路径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11-114.

[2]武兴华. 法治时评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12):24-27.

[3]刘炼. 法治教育及法治素养基本概念解读[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7):69-7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普教重点自筹课题,编号B-b/2016/02/79】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

猜你喜欢
时事评论法治素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