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探讨

2018-09-26 11:14金秀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金秀英

【内容摘要】作为新课程方案中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显得尤其大胆和创新,不同于传统学科课程的照本宣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跳过原有的知识总结,学习者通过回归生活,结合自己原有认知对自然人文以及社会进行探索,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寓教于乐,再引导学生得出经验并进行整合和系统归类,从而达到获得自我思考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从综合实践课程和学科课程的本质,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是否能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来探讨两种教学方式的关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两者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项新开设的独立性课程,无论是在教学本质,教学过程方式,还是在教学目的上都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模范教学模式。当今国内外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知识技能竞争,在促使着每一个拥有自主教育权的国家去思考和尝试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加大人才储备,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了当代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不同,教学内容方式的跳跃性和授教对象存在的差异,导致课程在开展过程中面临了诸多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强调综合和实践的同时,还提倡自主和自由,两种方式既有相同之处,又互相对立,下面我们将进行简单分析,探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能否相互交融。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本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成果。由原来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向以学习者为主导的方式转变,学生通过接触更多的学科背景,结合生活和科学,亲身经历,去探求知识和自我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能发展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兴趣,通过结合生活常识,生活经验等知识,对问题现象进行发现和探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通力合作,明白道理,增强学生的发现能力,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独自面对并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科课程又称为单科课程,主要特征为针对性和单一性,它以一门学科为中心,在相应领域选取所需知识进行编排和教学。学科课程在学本课程原有的经验总结基础上,通过教师授教,对学生进行单个学科统一授教,统一测试的形式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科课程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拥有重要地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1.综合实践课程包罗万象,学科课程一枝独秀

每门独立学科,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语文学科除了基础的文字认识,还包括一定的历史、人文、甚至是科学的结合,所以在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这些东西的积累是任何单独一门学科所不能解决的。

与发散性逻辑的综合实际活动课程相比,学科课程的逻辑呈单一纵向性,它把每门学科划分归类,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系统的课本内容,和教师的转述来完成教学任务,接受程度存在个人差异。总体来说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都是学生发展,只是存在价值分野,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科知识的基础铺垫,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认知能力才能完成自我探索;而在学科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其它课程的知识,实现共同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授教和受教。

2.综合實践活动课程直接获取经验,学科课程间接获取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最终目标,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现象和生活经历出发,通过观察发现,自我探索,再进行经验整合,不断锻炼学生能力,积累经验;过程强调亲身参与,教师在教学任务中下发课程安排,并适当进行协助和引导,提高课程教学的专业性。整个课程需要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才能从中获得经验,重叠经验。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发点都是学生发展,但是因为学科课程的体系化,学生可以从现有的经验中直接提取所需知识,为认知世界、认知自我和社会提供了基础,利用完整的体系化知识理论的基础,用“符号世界”去感知“现实世界”。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互通互融

受到现代主流学习观念的影响,真实情景教育被越来越多人提出,这种实践课程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问题,开放思路,课程逻辑呈发散状,于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应而生;这门课程所承载的是最新的课改理念,为了长期有效地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加强与传统学科课程的交融,从课程的整体理念,到课程内容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入手,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地进行,尽量消除被学科课程霸占实践课程、任务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与教师缺少反馈和交流的现象,同时学科课程要承担起更完善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多维度融合,让学科教师也参与到实践课程活动中来,与学生一起体验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并尝试给自己的学科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从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教育方式,在充分理解和认清其教育的本质的同时,更需要看古观今,不能单方面排斥、抛弃学科课程,也不能只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忽视给学生打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学科课程在摸索了许久后才形成如今完善的教育知识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型课程,须参考前者的经验,结合自身条件,两者通过磨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学科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学科,相得益彰,共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立岩. 互通互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协同发展之我见[J]. 东方教育, 2015(9).

[2] 明志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5):55.

[3]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J].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13(11).

[4] 张恩茂, 吴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的“分”与“合”[J]. 巢湖学院学报, 2011, 13(1):115-119.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桓台县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洞悉榜样的力量
关于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思考
对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初中英语的实践活动课程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初探
让语文插上综合实践的翅膀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综述
为学生的阳光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