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古诗教学有效衔接策略

2018-09-26 11:14万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有效衔接古诗词教学

万华

【内容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古诗词方面,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开始接触这些优秀的古诗作品。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们对古诗的兴趣,有利于从小就奠定学生们的鉴赏能力。但是,对于中小学的古诗教学,总体来讲还是具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着脱节现象,使得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作为基础阶段的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负责,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地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新型的古诗教学模式,实现小学与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对诗词文化的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对此本文针对中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实现中小衔接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有效衔接 教学策略

一、中小学生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衔接问题

1.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性

中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出现脱节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出现了差异,对于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学生来讲,陌生的讲课速度、增加的学习量,使得学生产生极大的不是,尤其是对古诗词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方式之后,学生更加的难以适应,因此,不管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都应积极的转变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适应因教学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不适。

2.对于古诗词的考试内容存在的差异性

中小学古诗教学出现脱节的原因,还是因为古诗考察的方向不同。相比较而言,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考试,总体来讲,其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因为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问题,多是给出诗句的上句之后,要求默写下句,或者是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翻译,并且这些需要翻译的字词也都是来自课本上的。而中学则不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考试难度加大,不再是对单句诗词的考试,而是对整首诗的把握情况进行考试,其中最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对整篇古诗的翻译能力,另外还会涉及到一些古代字词的专门用法,比如通假字翻译、被动用法等。同时,要求学生的记忆量也增加了,从而导致中小学古诗教学出现脱节问题。

二、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衔接

1.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更加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但是注意力容易涣散的阶段,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好相应的学习基础,减轻中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脱节的问题。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积极的进行情景创设教学,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状况,让诗歌更易于理解,并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导古诗词的教学。

2.启发学生想象力,加强鉴赏能力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脑洞大开的时候,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在进行语文古诗教学时,要注意不能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不能将学生禁锢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的引导并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古诗词的教学都是建立在想象力、发散思维的基础上的,故事我所描绘的画卷都是在学生脑海中加工、形成的,这样学生才会对古诗产生自己的理解。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不要果断的扼杀学生所描述的想象画面,而是要对学生给予肯定,在引导学生弥补其中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3.找准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够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中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来讲,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朗读、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古诗产生连贯性,还能够让学生从朗读、诵读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并让学生在朗读、诵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融入到诗的意境当中。另外,引导法也是必不可少,教师现对古诗词进行整体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这其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流程,先是通读,然后精读,然后联想等,让学生知道学习古诗该有的步骤和层次,可以让学生有条理的展开学习。

4.注重前期引导,逐步增加学习难度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加强,教师教学的难度也在逐渐递增,但是由于在中小学的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当中,有很多的学生因为刚来到陌生的环境,在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大量知识的灌输,往往会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为了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小学教师应当在平时的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而中学教师,则要注意学生的这一问题,要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总之就是教师要学会去适应学生,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能力,进行不同的古诗词教学尝试。所以,中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前期,要集合教学的实际问题,一边锻炼学生的思维,一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适应时间,再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知识。

5.关注教材知识的变化,实施有针对性教学

语文教材内容的脱节是导致中小学古诗词教学难以顺利衔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语文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当时刻关注教材知识的细微变化,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弥补。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所要教授的知识难度也是逐渐上升。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查询相应的教学资料,或是与其他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分析语文教材当中的细微变化,从而及时查缺补漏,尽量使学生接受到的古诗词教学信息更加全面。

结语

总之,中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出现脱节问题的原因众多,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学会发现细微变化,做好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衔接工作。要学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关注教材知识的变化,实施有针对性教学。另外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衔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汤世峥.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教学[C]// 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 2016.

[2] 王艳华. 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过渡[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18):93.

[3] 刘向飞.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z1):52.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南鹰学校)

猜你喜欢
中小学语文有效衔接古诗词教学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