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品种创新步伐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2018-09-28 07:23汤义华孙统庆邵培珺江苏省种子南繁南鉴站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商业化种业种质

汤义华 孙统庆 邵培珺/江苏省种子南繁南鉴站

江苏省南繁基地 姜华/摄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品种是种业的“芯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良种的科技支撑和先导作用,加快品种创新步伐。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对品种更新换代提出新要求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实施新一轮品种更新工程,建立以高品质为导向的品种推广后补助机制,搭建全省商业化育种平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作物品种创新要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市场导向、绿色发展三大目标进行攻关。

育种攻关要坚守确保粮食安全的初衷。“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央对确保粮食产能的新思路,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中求进的基础。藏粮于地一方面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产能永续不废,这是对耕地量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通过轮作休耕调节粮食生产面积,维持供求大体平衡,提高生产效率。轮作休耕要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休耕并不只是弃耕抛荒,这就要求农作物品种多样化,既要有适合轮作的各类高效经济作物品种,也要有适合休耕的养地作物品种,如观赏性绿肥等,更要有能修复土壤的作物品种,如向日葵、印度草、印度芥菜等,这是对耕地质量的要求。藏粮于技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加快品种创新,选育出符合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的优良新品种。面对农村劳动力紧张、人工成本上涨的问题,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是大势所趋,在育种攻关目标中,不仅要高产,还要抗病、广适、适宜机械化,目前在适宜机械化生产方面,需要品种在早熟性、灌浆快、抗倒性、抗逆境等重要性状方面有新突破。

育种攻关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育推广优质专用品种一直是种业人追求的目标。新时代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农民增收为己任,积极扩大优质品种的覆盖率和专用品种的范围。主要农作物方面,水稻要更换为品质优、食味佳的品种,加强彩色大米、富硒大米、宜糖大米、高锌高铁大米等特色功能稻米的选育开发;玉米要在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品种的基础上,加大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青贮青饲玉米的选育攻关力度;小麦要选育推广强筋、弱筋专用品种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大豆要选育高产、高蛋白品种,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有700多种农作物,常用的有350多种,纳入统计的有68种,在非主要经济作物方面,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改良、提升传统作物和农稼品种,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端、健康、多样性消费需求。

育种攻关要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种业”是指未来的优良作物品种应在保持产量增长的同时,更加聚焦于综合绿色性状的提升,具有抵御非生物逆境(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异常气候等)、生物侵害(病虫草害等)、水分养分高效利用和品质优良等性状,从而大幅度节约水肥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一控二减三基本”的要求,在育种攻关目标中增加绿色品种,在现有水平上,节水5%,节药、节肥10%。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挖掘出了一批抗病、抗旱、抗倒、氮高效利用的优异种质资源,筛选出了一批抗小麦赤霉病和抗稻瘟病的新种质资源。

影响品种创新的制约因素

从目前情况来看,受思想解放不够、投入撬动不力、资源分配不均、人才流动不畅等诸多制约,江苏品种创新呈现出“四多四少”现象,即高产品种多、优质品种少,同质品种多、专用品种少,粮食作物品种多、经济作物品种少,资源消耗性品种多、绿色品种少。

推动商业化育种的认识不到位。商业化育种是以市场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多学科协作的育种科研平台。但目前相关人员对商业化育种的认识仍没有到位,公益性育种的惯性和品种审定的惰性仍然存在,导致目前江苏缺少商业化育种企业主体。

优质育种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优良的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重要基础,目前全省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并不充分。一是资源配置不均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育种资源众多,材料来源丰富;种子企业开展育种创新的时间短,搜集和拥有的种质资源及材料非常有限。二是资源保护重视不够。种质资源保护包括资源征集、整理、编目、发布、利用和保存,长期以来都是分散在各科研院所、高校,资源过于分散。三是资源共享不够充分。科研院校之间、科研育种单位与企业之间,缺乏新型协作攻关机制。

优秀育种人才流动不畅。目前高端育种人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校等单位,企业高端育种人才稀缺。由于各方面原因,育种领军人才普遍不愿意到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而是继续沿用课题组的方式,或者参与企业研发,通过品种出让的方式分享利益,导致优秀育种人才流动不畅,企业育种科研力量薄弱。

高新育种技术应用普及率不高。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与环境互作及气候环境分类、杂种优势预测、单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等已在跨国大型种子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江苏只有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等少数单位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种质鉴定、基因发掘、新材料创制,绝大多数育种课题组仍停留在以经验为核心的定向选择技术上。

加快品种创新步伐的对策建议

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品种创新激励措施。按照江苏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江苏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的具体要求,围绕江苏现代种业产值超千亿元的目标,加强调查研究,分析现状,研究问题,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克服传统路径依赖的惯性思维,从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提出鼓励品种创新的具体举措,加快推进江苏现代种业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商业化育种主体。一方面,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的投入,回归其公益性职能,促进其退出商业化育种领域;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种业发展专项和种业发展基金的撬动作用和传动力,集中资金进行战略性投资,引导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培育商业化育种主体,瞄准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精细设计育种方案,按标准和流程进行工厂化规模测试筛选,持续选育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商业价值的品种。

强化公益服务,搭建育种资源共享平台。搭建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种质资源调查,分作物指定科研院所承担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更新保护、引进与再创新,建立包括材料保存库、数据库、标准指纹图谱等在内的真正意义上的种质资源库,定期公布种质资源目录,供育种单位检索、共享利用。搭建技术支持平台,鼓励科研院所及高校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和设备等领域的公益性研究,为商业化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搭建南繁服务公共平台,充分利用省南繁基地平台,在科研用地、附属配套设施、机械作业、协调用工用水、纠纷处理等方面为省内育种单位提供长期稳定的公共服务,把资源、人才、技术、信息优势转化为种业创新的优势。

武进水稻研究所品种展示基地 孙晨/摄

加强协同攻关,促进优质育种要素集聚。针对目前产业发展急需的品种,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产学研结合的联合攻关协作组,按种质资源挖掘、分子检测、杂交创制、测试筛选的流程,建立定向投入、分工协作、目标考核、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整合省内种业创新链的优势资源,促进高端科研育种人员和优质要素合理流动,向商业化育种方向集聚,加快选育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市场需求的突破性新品种。

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完善品种审定、登记制度,拓宽品种试验渠道,规范联合体试验、绿色通道试验管理,开展品种综合性测试,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分作物分类制定高产、绿色、优质专用、特殊用途品种审定、登记备案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品种的特征特性,将品种入市权交给企业,品种评判权交给市场,品种选择权交给农民,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科技创新成果是种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力,应加大对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申请专利和新品种保护等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式,在对成果进行鉴定的基础上,明晰其知识产权归属,建立基因资源、技术、品种等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行有偿使用,并规范其转让行为,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商业化种业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