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翰和他的入党介绍人毛泽东

2018-09-29 01:48徐嘉
湘潮(上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何叔衡罗纳夏明翰

★ 徐嘉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就义诗,字字带血、笔笔惊心。以诗观人,犹如见作者之凛凛威风、浩然正气。以诗传情,感受到的是作者在生死考验面前的镇定自若、威武不屈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贞不渝、矢志不移。

诗的作者是烈士夏明翰,湖南衡阳县人。他出身豪绅地主家庭,却从小痛恨黑暗的社会制度,在心中萌生出革命的火种,因而与贫苦工农打成一片,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砸碎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伟大斗争,并由此结识毛泽东。

★ 初识毛泽东

1917年,17岁的夏明翰怀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学习。在校期间,他暗中联络蒋先云等进步学生,成立了秘密革命团体“砂子会”。

在五四运动和湖南驱张运动中,夏明翰均表现得相当出色。

驱张运动后的一天,来到长沙的夏明翰怀着激动的心情,由何叔衡引见,在长沙文化书社一间简朴而雅静的小住房里,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何叔衡微笑地给毛泽东介绍说∶“他就是衡阳飞来的雁。”毛泽东怔了一下,问道∶“你就是夏明翰?”夏明翰轻轻地答道∶“是的。”何叔衡曾向毛泽东专门介绍过夏明翰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毅然投身革命的情况。

毛泽东赞赏地对夏明翰说∶“何胡子(何叔衡)说,你在衡阳搞得不错,不仅与军阀、奸商斗,还和疼爱自己的爷爷唱对台戏,不怕被爷爷关黑屋,不怕被爷爷沉潭。你能从一个富裕的大封建家庭中冲出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和何胡子非常欢迎你啊!”

夏明翰听了,既激动,又兴奋,有一种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畅。同时,夏明翰为自己认识了毛泽东这位好老师,为自己刚刚走向社会就遇到了这么好的引路人而倍感庆幸。

此后,夏明翰经常向毛泽东请教,直接聆听毛泽东的许多富于启发性的论述,对革命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渴望、新的追求。

1920年10月下旬,毛泽东在夏明翰的陪同下,乘船由长沙来到衡阳。到达衡阳后,毛泽东随即深入到省三师、省立三中、省立三女师、三甲种工校,详细调查了解衡阳开展新文化运动和基层普通工农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思想情况。夏明翰是毛泽东在衡阳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在三师一间普通的教室里,毛泽东对300多名满怀救国热情的进步师生作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问题》的演讲。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对中国历代农民起义进行了深刻剖析,一针见血地指出∶历代农民起义因为没有一个先进阶级和政党的领导,结果都失败了。于是,他大声疾呼,要唤起民众,必须建立起工人阶级的政党。夏明翰同不少热血青年一样,听了毛泽东的演讲,深受教益,感慨万千,提高了思想境界,增长了革命才干。

1920年冬,陈独秀、李大钊分别在上海和北京酝酿创建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11月底12月初,毛泽东与何叔衡在长沙酝酿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长沙筹建党的早期组织的同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为主体,成立了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毛泽东任书记。夏明翰加入了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衡阳籍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之一。

通过在自修大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经过革命斗争实践的锻炼,夏明翰的思想进一步成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了。有一天,夏明翰鼓起勇气来到何叔衡的办公室里,向他倾诉了自己想加入共产党的心愿。何叔衡听了,对夏明翰说∶“你有这个愿望我很高兴。”夏明翰又对何叔衡说∶“我要求加入共产党,不是考虑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我痛恨封建家庭,不要祖宗遗产,唾弃纨绔生活,讨厌官场钻营。我这样做,只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工农的翻身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生。”何叔衡及时把这事告诉了毛泽东。过了一些日子,毛泽东在自修大学找到夏明翰,专门与他谈了一次入党的事。之后,夏明翰经常去找毛泽东、何叔衡,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夏明翰在衡阳求学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冲破封建桎梏的斗争意志和强烈的革命精神,来长沙后,直接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工作。毛泽东与何叔衡在参加中共一大回湘后,即亲自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夏明翰由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成为为数不多的湖南地区较早入党的党员。

1921年10月10日,中共湖南支部成立,毛泽东任书记。夏明翰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中共湖南支部成立会议。

中共湖南支部成立后,在夏明翰的陪同下,毛泽东乘小火轮来到衡阳。在衡阳期间,毛泽东听取了革命团体“心社”(其前身是“砂子会”,1920年7月由蒋先云等发起改造成为“心社”)负责人蒋先云等的汇报后,认为“心社”的宗旨和主张,大体与新民学会相仿,在实际斗争中表现甚好,是很好的党团组织基础。“毛泽东就在‘心社’最早的成员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已树立了坚定信仰的蒋先云、黄静源、唐朝英、蒋啸青等四人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共衡阳早期地方党组织的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湖南省立三师党小组成立。同时,毛泽东在省立三师又发展了一批进步青年师生入团,并建立了衡阳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在此期间,夏明翰协助毛泽东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 共同参加反抗军阀赵恒惕的斗争

1922年1月,夏明翰在毛泽东领导下,参加了反击军阀赵恒惕(湘军总司令兼湖南省长)对工人运动高压屠杀政策的斗争。

湖南工人运动最早的领导机关是劳工会。劳工会是湖南工业学校毕业生黄爱、庞人铨在1920年11月21日组建的,拥有7000余名会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黄爱1919年在天津读书时是五四运动的激进分子,曾两次被捕入狱。他受陈独秀、李大钊的影响较深,在陈独秀的支持下,黄爱邀庞人铨在湖南创办劳工会。毛泽东对劳工会十分重视,给予了很大帮助。1922年1月16日晚,赵恒惕派出军警将黄爱、庞人铨逮捕,17日凌晨惨杀于长沙浏阳门外,随之封闭了湖南劳工会。

一时间,长沙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夏明翰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和毛泽东一起,组织长沙工人和各界代表,举行黄爱和庞人铨的追悼大会,并带领群众进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不久,毛泽东、何叔衡分赴上海、广州,向各界介绍黄、庞被害经过,发动新闻界弹劾赵恒惕。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召开追悼会。夏明翰满腔悲愤,怀着对黄、庞两位无产阶级勇士的无限深情和对赵恒惕政府的无比憎恨,挥泪写下了题为《江上的白云》的长诗一首。

夏明翰这首诗刊登在1922年2月10日上海的《劳动周刊》上,是湖南早期工人运动中一首悲壮的战歌,是沉痛悼念革命先驱的最真挚的一首挽歌,也是夏明翰在革命洪流中表达自己献身革命的最纯真质朴的志愿。这首诗鼓励和号召广大群众为革命事业前仆后继、无畏无惧,坚定革命胜利就在前方的信念,引起人们极大的共鸣,并广为流传。

1922年9月,按照党的安排,湖南自修大学增设补习学校,何叔衡任主事(校长),毛泽东任指导主任,夏明翰任教务主任。补习学校招收年长失学和有志向的革命青年,为湖南培养出一大批党团骨干。

1922年10月,夏明翰受党的委派,领导长沙人力车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当时,长沙人力车工人在千人以上,有历史悠久的行会。行会的权力操纵在车主和代表车主利益的封建把头、总管、值年手中,行会有许多严厉的封建行规,违反行规要受到严厉处罚,再加上车租高,兵差多,人力车工人生活痛苦到了极点。夏明翰身穿粗布衣衫,脚登笋壳草鞋,深入工人当中。他同工人们一道坐茶馆、拖车子,主持开办人力车工人夜校,积极进行罢工宣传和组织工作。他代表人力车夫向长沙县当局严正表明∶“我们反加租,我们要活命。”人力车夫李福根,被赵恒惕的兵抓去拖沉重的子弹,由于又饿又渴,拖不动板车,被兵痞一脚踢死。夏明翰知道后,把自己身上的钱,全部送给李福根家属,还动员人力车工人发扬阶级友爱精神,把李福根安葬好。由于夏明翰的精心组织,这次长沙人力车工人的罢工斗争终于取得胜利,迫使长沙县知事答应“减少车租”“释放被捕工人”。

1922年12月至1924年11月,夏明翰先后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湘区第一、二届执委会委员。

1924年12月,夏明翰与田波扬、潘心源受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派遣,到浏阳开展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先后介绍一批先进分子入党,并于1925年5月在安源工人周克明等人的积极配合下,在浏阳北乡毛公桥刘家庵建立了浏阳农村第一个党支部。夏明翰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说∶“我们这个支部命名为浏阳特别支部,这是浏阳农村党支部建立的开始,不久的将来,中国农村将要掀起个大革命风暴,因此要积极发展党和农民组织,进行各种斗争,迎接革命新高潮。”

★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此后,在夏明翰主持组织下,沙蕉、东山里和北盛高小等中共基层组织相继建立。

1925年,夏明翰兼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农民部长、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5年10月,夏明翰兼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为加强基层的农运工作,他动员自己的弟弟夏明震、夏明霹和妹妹夏明衡回到衡阳县开展农民运动,使衡阳县农民运动迅速发展。1926年11月统计,全县成立区农会23个、乡农会244个。到1927年4月,衡阳县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60万人,成为湖南省农会会员最多的一个县。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夏明翰陪同毛泽东,步行1400多里,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5个县的农民运动情况,并承担了大量的组织协调、调查研究、文书起草等工作。2月12日,毛泽东带着考察湖南5个县的农民运动的丰富资料回到武昌,满怀激情地赶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当时,正忙于在武昌筹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全国农民协会的毛泽东,急需得力助手。毛泽东曾同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入党,对夏明翰十分熟悉,回湘考察5个县的农民运动期间,又对夏明翰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于是向组织上提出∶希望调夏明翰来汉相助。

1927年2月,夏明翰回到长沙不久,收到毛泽东的邀请信,并受组织指派,来到武汉,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的秘书长,兼任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秘书。夏明翰首先住在武昌三道街,后来搬到武昌都府堤41号,与毛泽东一家住在一起,朝夕相处。夏明翰有着在湖南从事农运工作的丰富经验和对农民大众的深厚感情,因而在工作中与毛泽东配合默契,得心应手。

1927年3月初,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夏明翰积极编写、印发农运教材和讲义,并在农讲所授课,有时还应邀到中央陆军军事政治学校作报告。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内景(资料图片)

1927年3月下旬,夏明翰协助毛泽东召开了湘鄂赣粤四省农协代表及河南武装农民自卫军代表的联席会议,负责办理会务。出席联席会议的代表,都是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后来,这些人有的参加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的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就在这次联席会议上,与会者推举邓演达、毛泽东等13人为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后,夏明翰又负责寻觅全国农协会址办公场所,选聘办事人员。4月上旬,全国农协在武昌抚院街挂牌办公。夏明翰协助毛泽东了解考察各方面的情况,整理农民运动的经验材料,不是撰写文稿,就是召集干部开会,实际上主持全国农协的日常工作。同月,他又同彭公达等受聘担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的顾问。他经常往返在武汉和长沙之间,指导农运,十分繁忙。

★ 在平江、浏阳活动支持、配合毛泽东

1927年6月24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组建新的中共湖南省委,由毛泽东等17人组成。毛泽东、何资深、夏明翰、李植、林蔚为常委,毛泽东任书记。7月初,毛泽东调回武汉,省委书记由易礼容代理。按省委成员分工,夏明翰任组织部秘书。7月下旬,省委对各部门负责人重新进行分工,省委书记仍由易礼容代理,夏明翰任组织部长。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后,为了加强对湖南秋收起义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中共湖南省委,指定彭公达为新省委书记,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回到长沙,协助彭公达改组中共湖南省委,贯彻中央新政策,领导湖南秋收起义。8月16日,彭公达在长沙北门沈家大屋主持召开中共湖南省委会议,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讨论并正式改组了省委,新省委由彭公达、毛泽东、易礼容、夏明翰、谢觉哉等9人组成。彭公达任书记,夏明翰任组织部长。

1927年8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派省委组织部长夏明翰、省委特派员李六如到平江发动、组织秋收起义。夏明翰、李六如和中共平江县委负责人毛简青、罗纳川为配合毛泽东发动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成立了平江县秋收起义委员会,罗纳川任总指挥。

1927年9月20日,夏明翰、李六如、毛简青组织输钟、梅仙、思村、安定等地数百农军举行起义,围攻了县城。9月21日夜,在夏明翰、李六如的领导下,六路起义武装一齐冲向献忠镇,喊声震天,把全镇紧紧包围。接着,起义人员像潮水似地涌进镇内。冲在最前头的是10多个大汉,他们一手擎着火把,一手拿着大刀。罗纳川手执驳壳枪,指挥着大队人马冲进警察所,缴枪3条(其中有1条是坏枪),缴获逃亡恶霸遗留的一只皮箱,箱内除契券,还有400块大洋和1只金钏。当晚,起义武装还冲进厘金局,逮捕了作恶多端的厘金局长及劣绅数人。第二天,平江县秋收起义委员会在献钟镇河岸的沙滩上,召开了几千人的大会,公审和处决了两名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

1927年9月22日夜间,夏明翰、李六如与罗纳川一道总结了攻打献钟镇警察所的经验,决定趁热打铁,夺取辜家洞泰安挨户团的枪,扩大起义成果。辜家洞离献钟镇有10多公里,大地主、大恶霸比献钟镇多。刚开始,罗纳川只知道挨户团有4条枪,没弄清还有30多条枪散藏在地主恶霸家里。这晚,起义武装准备兵分三路攻打挨户团驻地时,还没来得及分开队伍,突然一阵雨点似的枪弹,从左右两面射过来。起义武装被包围了。罗纳川带领队伍突围。经过激烈拼搏,起义武装虽然突出重围,却有几个队员被敌人捉去,罗纳川下落不明。天快亮时,夏明翰、李六如才得到情报,二人直奔罗家洞起义指挥部,正好碰上脱险归来的罗纳川送来紧急情报:挨户团把捉到的起义武装人员送往县城,估计会走黄花潭那条路。

夏明翰、李六如当即组织了30多个精壮起义武装人员,由罗纳川率领,抄近路直插黄花潭,埋伏在险要处。一场伏击战,罗纳川他们不但把捉去的人救回来了,还夺得了3条长枪,俘虏敌人2名。夏明翰、李六如帮助罗纳川总结经验教训,并趁热打铁,组织起义武装捣毁了思村等地警察所,击溃了泰安等地挨户团,镇压了一大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

1927年10月,国民党反动政府四处张贴布告,通缉夏明翰。在白色恐怖面前,夏明翰丝毫没有退缩,坚持开展党的工作,怀着满腔怒火,挥笔写下一首短诗∶

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

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

这首诗表达了夏明翰追求真理、革命到底的坚定决心与信念。

这年10月,夏明翰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继续坚持开展省委的日常工作,并受命兼任中共平(江)浏(阳)特委书记。

1927年10月初,夏明翰来到浏阳北乡与潘心源取得联系,恢复了中共浏阳县委,潘心源为县委书记,慕容楚强任组织部长,聂永晖任宣传部长。

夏明翰在平江、浏阳的活动,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和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

猜你喜欢
何叔衡罗纳夏明翰
夏明翰妙对审问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何叔衡: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一件简简单单的毛衣
中国杂协代表团赴西班牙出席赫罗纳“金象”国际马戏节
奇异生物“赫罗纳矮人”
何叔衡,一个穷秀才的革命
荷兰「偷」车成风
奇异生物“赫罗纳矮人”
夏明翰诗讽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