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促用机制探析
——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2018-10-09 07:0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侯志华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资源库学分资源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侯志华

1 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贡献,在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持久独特的作用,成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也成为高职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靓丽名片。应用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和根本所在,也是考核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的手段。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受思维限制,教师主体地位仍很明显。教学实践中往往是教师过分注重教学环节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流程是以教师预设流程与问题为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被动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而缺乏自主提问、自主讨论和设计的权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受条件限制,线上线下课堂没有衔接。因信息化技术和条件有限,理想化的“课前自习→课中训练→课后复习”教学流程难以落地,导致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没有有效衔接,学生学习效率不高。30人~50人的班制,教师1人~2人,学生主体数量大,学情分析以整体为主,学生自己无法掌握课堂学习进度,易使掌握快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生又跟不上。

(3)受课时限制,过程评价很难落到实处。近年来,学习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尤其是学生动手能力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但是,因为课时有限,不能每个学习任务或每个训练项目都搞一次考试,知识掌握的评价还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容易出现学生平时学习松懈,期末突击学习的现象。

2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促用机制探析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专业教学资源库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提升作用,下面以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介绍专业教学资源库促用机制。

2.1 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流程

使用专业教学资源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增加师生互动,提高课堂趣味性,便于对学生加强考核和评价。在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院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图1),即“课前导预习、课上导学习、课后导拓展”。

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基本框架

在课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向学生的手机客户端推送消息,明确学习任务,布置学生课前的学习内容。学生根据教师推送的消息,领取学习任务,阅读学习手册,观看微课视频和相应的操作视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以在学习平台的互动论坛进行提问。互动论坛的参与度也作为考核项目,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质疑,更鼓励学生协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提问的内容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作为面对面授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进行数据统计,查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准确把握其行为和趋势。另外,教师还需要统计在线测验各个题目的错误比例,以确定哪些知识点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课后教师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评价范围涉及资源浏览、在线测验、互动提问、课堂签到、小组实训、拓展学习等项目,每个项目设置固定的比例。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相应内容的横向拓展或者纵向拓展。

2.2 强化职业特色,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资源

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与课程改革为基础,以专业教学标准为线索,强化职业教育特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突出网络“教”与“学”特点,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丰富、功能完善、质量可靠、特色鲜明。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汽车维修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按照“解构工作,重构学习”的建设思路,将工作分为主观要素(知识、能力、素材)和客观要素(对象、条件、环境),主观要素成为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客观要素成为选择案例、教学方式方法、实训内容及实践教学指导的参考。对不同的学生用户、企业用户和社会用户逐一定制典型学习方案,基于学生用户的“翻转课堂”学习方案,基于教师用户的“虚实结合”开放式教学方案,基于企业用户的“合作互助”典型学习方案,基于社会学习者的“一站式学习”典型方案,基于“职业场景,任务对接”的虚拟仿真学习方案,基于“VR智慧教学”的APP随行学习方案。在此基础上,探索资源体系建设的新路径,参考MOOC建设理念,建设网络课程,实现优质资源便捷检索、轻松调用、智能推介。

在学习手册、项目训练手册中利用二维码技术、扫图识别技术,直接将微课视频、操作视频、演示动画、实训仿真进行链接,学生可以通过扫二维码、扫相关图片直接打开上传到平台素材库里的微课视频、操作视频、演示动画、实训仿真,让学习更便捷、更流畅。

创设基于知识管理的生成性学习新模式和交流共享环境,促进教学资源应用,提高显性资源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对教师和学习者身上的各种经验类隐性知识进行挖掘、共享,最大限度地推动知识在学习者之间的流动和创新。

为了满足各类用户对资源通用性、趣味性和技术性的学习需求,更加强调动态资源在概念可视化、知识迁移应用、仿真教学环境创建和学习反馈中的应用,开发了包括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和虚拟仿真类等丰富多样的资源类型。

在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线上资源的开发关注线下课程的应用,线下资源的建设考虑线上课程的实际,实现线上课程资源与线下课程资源一体化设计,重视视频、动画、仿真等非图文素材的开发,让课程学习更加形象,让教学组织更加流畅。

2.3 完善相关制度,为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保驾护航

(1)通过以点带面,梯度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推广工作。围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两个基本目标,通过班级试点、实验探索、培育典型、总结经验梯度推进资源库推广工作。对完成某门课程学习的学生颁发“课程结业证书”,每月定期公示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应用的“学习之星”,每季度发布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最受欢迎课程”。

(2)稳步探索网络课程管理模式。完善课程学分计算制度,对本资源库的课程均设置“在线学习学分”与“现场面授学分”,实行“网络学习学分+现场面授学分=课程总学分”的计分规则;优化课程评价与课时量计算制度,对申请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课程,允许调整固定课堂教学课时,以生均课时费为单位、以学生考核结果为依据,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绩效,实现“我的课程我做主”;建立校际学分互认制度,对非本专业的汽车类专业学生,取得本资源库课程结业证书,联建院校均按照选修课程计入学分。

猜你喜欢
资源库学分资源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