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毒病发生概况及综合治理初探

2018-10-15 00:49牛晓杰王文进王健
农家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耕高温辣椒

牛晓杰 王文进 王健

根据近几年对我们当地辣椒病毒病的调查研究,结合有关资料,对该病在我们当地的发生概况,及综合治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我们当地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一、辣椒病毒病危害概况

我们当地辣椒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几万亩,迅猛发展到今年的近50万亩,成为我们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大经济作物。但近年来,辣椒病毒病频繁发生,已成为辣椒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到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我们当地辣椒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辣椒病毒病症状、常见的传播途径

病毒病症状:病毒病常见的四种症状花叶型、黄化型、坏死型、畸形型(丛枝型),在我们当地都有发生,其中以坏死型表现最普遍,危害最严重,其次为花叶型、丛枝型、黄化型。时间上在花蕾期即6月份坏死型表现重,发病急、速度快、危害大,7-9月份花叶、丛枝型表现重,这段时间往往几种症状混发。

病毒病传播方式主要有:种子带毒、土壤带毒、病残体带毒、水源带毒、昆虫介体传毒、农事操作传毒。

三、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探讨

1.和气候的关系。在高温、干旱、日照强度过强的气候条件下,辣椒抗病毒的能力下降,易导致病毒病的发生。一般温度超过33℃,相对湿度低于60%,光照较强的条件下病毒病呈加重趋势。其次温差较大,气温忽高忽低,并有适量降雨,而整个夏季气温偏高的年份发病也重。

2.长势和辣椒病毒病的关系。定植偏迟,或植株长势弱,高温强光季节来临时不能封垄的田块发病重,反之则轻。

3.传毒昆虫介体多少和辣椒病毒病的关系。我们当地病毒病重发区域,胡集镇、卜集镇早春大棚甜瓜蚜虫发生早,部分购买日光温室瓜苗的会随瓜苗携带白粉虱,4月份随着气温升高,风口加大,蚜虫、白粉虱等传毒昆虫会从风口向大田逸散,加重了传毒风险。

4.毒源和辣椒病毒病的关系。上述瓜区,象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等病毒,不但可以侵染甜瓜也可侵染辣椒。这种种植模式也给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提供了丰富毒源。

5.品种和辣椒病毒病的关系。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长势旺、叶片深绿的品种抗性强些;早熟型辣椒品种相对晚熟型品种发病轻;尖椒品种较甜椒品种抗病。

6.重茬和辣椒病毒病的关系。随着重茬种植,近两年辣椒病毒病也呈加重趋势,特别是坏死型表现严重。

7.其他因素和辣椒病毒病的关系。低洼地、缺少、缺肥、管理粗放、苗弱等等也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四、辣椒病毒病的综合治理措施

辣椒病毒病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治虫防病,发病初期提前药剂预防,以及健身栽培以提高植株的抗耐病能力等等多方面,减轻病毒病的发生程度,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

1.栽培防病。总的原则促使辣椒早起身、早坐果,力争在夏季高温来临前开完花、坐住果,减轻病毒病的危害。

(1)争取早定植、早结果、进入病毒病盛发期时,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病能力增强。

(2)重施提苗肥。 辣椒移栽缓苗后,浇蒜时适量冲施化肥,或氨基酸、腐殖酸、磷酸二氢钾等肥料,特别是勿忘大蒜临收獲前一遍水,随水冲施15-20斤尿素作为提苗肥。大蒜收获后,如无雨,建议及时浇水施提苗肥,最好在10天左右的时间连提两遍苗,肥料建议施用高氮高钾含硝态氮的冲施肥,最好沟施,或顺行间撒施,每次每亩30-40斤。

(3)中耕松土。大蒜收获后中耕松土,改善根基的氧气供应,特别应注意雨后或浇水的中耕,是提高植株抗病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中耕应掌握前期宜深,松土透气,纳雨蓄墒,中期宜浅,防治伤根,封垄后停止中耕的原则。

(4)打顶。8-14个叶都可打顶,以11-12个叶打顶最佳。打顶可促发侧枝萌发,提早结果,减轻病毒病的发生程度。

(5)夏季高温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可减轻病毒病的危害。夏季浇水应注意避开高温时段。

(6)辣椒田套种玉米。一般隔4米种植一行玉米,最好利用畦埂。玉米选用大穗型品种,播期掌握在6月10日前后,可条播或点播,点播穴距20-25公分,点双粒不间苗。基本不影响辣椒产量,利用玉米遮阴,可减轻中后期病毒病发生程度,减轻日灼病,一般亩可增收玉米400斤左右。

2.治虫防病。

(1)用锐胜喷淋苗床。在辣椒移栽前2-3天,用锐胜(噻虫嗪)一袋,最好再加一袋阿米西达,或者用海力佳、易施邦、沃家福、旱地龙等好叶面肥,兑水30-40斤喷淋15-20个平方苗床,接着用清水喷淋一下,防止锐胜在高温下灼伤嫩叶。通过近两年的试验和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可显著减轻病毒病发生程度。

(2)从苗期提早用噻虫嗪、或吡虫啉、烯啶虫胺等,防治蚜虫等传毒昆虫,切断病毒传播媒介,可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喷药时要包括田间地头的杂草。

3.锌元素在防治病毒病中的应用。锌可以增加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对病毒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喷施0.1%的硫酸锌,或市面上的一些螯合态锌肥,能促进提早开花,增加结果率,起到防病增产的作用。

4.药剂防治。由于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该病的防治一定要从苗期或发病前期,提前预防,一旦发病,药剂治疗效果很差。近年防治实践证明,抗病毒制剂和优良叶面肥配合使用,两者相辅相成,抑病和健体于一体,抗病增产效果好。常见抗病毒制剂有:毒氟磷、香菇多糖、病毒A、植病灵、病毒必克、甾烯醇、病毒唑、氨基寡糖素等。

猜你喜欢
中耕高温辣椒
全球高温
望火兴叹
辣椒之争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烤”问城市
马铃薯中耕施肥机的研究与应用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
简述玉米标准化生产耕作技术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