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成长小档案”助力复习课教学

2018-10-16 11:42麦晓燕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复习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麦晓燕

【摘要】教师借助“成长小档案”进行复习课教学,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取与应用,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逐步形成梳理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成长小档案” 复习课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A-0038-02

当前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一般是每学完一个单元,就进行单元复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在当前的单元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这种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把本单元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接着一个知识点接着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复习,再配以相应的习题让学生训练,加深理解和巩固。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心理疲劳,而且认知水平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笔者认为,这样的复习课成效不大,达不到复习提高的目的。如何改变这种“教师讲、学生听、做试卷”的单一的复习课教学模式呢?

通过教学新人教版教材中的整理与复习,笔者找到了很好的完成数学单元复习的“宝贝”。回想起刚开始接触这套教材时,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练习题比较多,有些练习与例题所表达的方法不仅联系不大,还比例题复杂,从中也可以看出新教材所传达的一种理念——教师要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再看看每个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好像与旧版教材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先厘清本单元的知识点,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其实,新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后面都设置了一个“成长小档案”——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看到这个内容,笔者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多余吗!老师已经指导复习了,在课堂又讲一遍,不就是知识点的内容吗,让学生把这些内容读读背背不就行了,会背会用不就是收获了吗?因此,笔者没有认真对待这个“成长小档案”。

随着时间推移,又一个单元学习完了,笔者还是按以往的“讲授”为主进行复习,这样的复习课还是千篇一律,连自己也觉得枯燥乏味。但笔者还是没有讲解如何完成教材中的“成长小档案”,因为笔者觉得它是多余的。在做复习练习时,有学生突然问:“老师,这个‘成长小档案你没有讲,怎么写呀?”“写什么写,你能把练习写完就不错了!”笔者粗声粗气地回答。该生无奈地低下了头。笔者继续进行自己的教学预设。

课后,笔者认真地思考刚才那个学生的话,觉得这个“成长小档案”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进行复习,把老师解放出来。因此笔者认真研究如何让“成长小档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思考过后,笔者认为可以把“成长小档案”稍作改变,设计以下的内容:本单元的知识点、我掌握的知识点、我还不明白的知识点、我觉得较难的知识点、我今后改进的地方等。为什么不让学生根据这样的“成长小档案”自己进行复习呢?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笔者带着疑问,决定放手一试!经过几个单元的试验,利用“成长小档案”进行复习课教学效果极佳。

一、在复习中学习

“成长小档案”用一句“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简单的一句“你有什么收获?”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因此,笔者在进行单元复习时,常常用“成长小档案”让学生自己去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刚开始时会出现不少问题,如有的学生不懂得如何整理,有的学生整理不够全面,有的学生只是把知识点的标题写出来……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再次进行指导。如在整理复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时,这个单元知识点比较多,笔者就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这个知识点,我們不仅要整理它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的和是多少),还要整理分数乘整数的方法(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引导学生利用“成长小档案”进行整理之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整理的方法与技巧,这样他们在整理单元知识时就会很全面,并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在反思中巩固

“成长小档案”中“整理本单元知识点和我掌握的知识点”,是让学生在自我复习的过程中再次重现单元知识要点,那么在“我不明白的知识点以及觉得较难的地方”就要求学生开展自我反思,收集信息,进行查漏补缺。笔者会根据学生整理出来的觉得较难的知识点,或进行再次讲解,或个别进行辅导。这样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使“潜力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在应用中提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反思,这样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因此,“成长小档案”中“我今后改进的地方”,就要求学生不断地总结提升。如“我自己在做分数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认真读题,把题意理解错了。我觉得我以后在读题审题时,要小心一些。”“我在做判断题的时候,往往不认真读题,没有根据相关的知识点来答题。我觉得我必须改正这个不好的习惯!”“化简比和求比值,其实不难,可我就是粗心,把这两个搞混了。我应该看清楚题目要求再解答。”……这些都是学生写在自己的“成长小档案”里的真心话,也是学生认真思考后收获的感悟。笔者相信,这些学生通过反思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然后自觉地进行纠正,一定会完成得更好。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明确:数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思想方法等都需要学生亲身去经历、去感悟、去发现、去总结、去归纳……只有这样,他们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数学思想才能得到发展。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复习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