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渴望朋友

2018-10-18 11:15苏恭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辅导个案人际交往高中生

苏恭华

〔摘要〕人际交往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人本主义疗法,对一名有人际交往困扰的高中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人际交往;高中生;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7-0044-03

一天上午,我突然接到黄老师的电话:“我们班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小美突然不想读书了,家长和老师们怎么劝说都无效,该怎么办?”

听完,我非常惊讶。据我所知,黄老师是位经验非常丰富的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非常强,没她解决不了的问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据黄老师介绍,高二文理分班后,学生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小美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总爱独来独往,一声不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刚上高三时成绩居班上前列,但后来逐渐走下坡路。黄老师与她谈话,她总说没什么。那天突然跑到办公室对黄老师说不想读书了,而且表示已思考再三,无须大家理会。在黄老师的多次劝说下,小美答应来找我聊聊。

听完黄老师的述说,我暗暗地担心起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和家长往往对心理教师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我能够说服小美重新回归学习。然而,我非常清楚,小美表面答应和我见面,内心对我是非常抗拒的。因此,我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不劝阻不评价,只关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她慢慢接受我。

一、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建立关系,收集资料

正如我所想的,第一次咨询时,小美表情淡漠,难以亲近,摆出一副旁观者的姿态,整个咨询过程中都没有主动谈论自己的情况。我采用了开放式提问,从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了解她的状况。当她在某些问题上回答得比较具体时,我就及时地就着那个话题深入提问,表达我对她的关注。

結束前,我问小美退学后的生活计划,她低声说“没有”。我趁机对她说:“可以一个月后再考虑退学吗?在这个月里每周来和我见一次面。”她思考了一会儿,答应了我的请求。

第二次咨询:继续收集资料,加深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二次咨询刚开始时,我询问小美最近一周的情况,她说刚参加完月考,她像完成任务一样将试卷做了。接着,我们深入地探讨了月考和高考。

师:你说像完成任务一样做完了,可以详细说说这个任务吗?

小美:就像你很讨厌一件事,但你又必须做。

师:本来讨厌但又要做,那是什么感觉?

小美:无奈、厌恶。其实我觉得考试挺奇怪的,尤其语文阅读,很多答案都有问题,感觉和文章毫无关系。我都懒得去做了,即使自己明白平时考试是必要的练习,但我就是无法认真对待。

师:嗯,如果我是你,也会觉得很无奈。

小美沉默。

师:对高考,你是怎么看的?

小美:我没有想过读什么大学,过一天算一天。

……

在咨询过程中,以小美个人倾诉为主,我一边倾听,一边适时回应,鼓励她宣泄情绪,以便我对她有更多的了解。其间采用自我暴露的方法,分享自己高三时的感想。

第三次咨询:明确问题和状况,深入探讨

经过了两次咨询,我和小美已经建立了良好关系。在这次的咨询过程中,小美终于吐露了自己性格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初中时受到同班一位男生小东的欺负。小东性格非常暴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多次打其他同学。小美以前是比较外向的,但由于受到他的欺负而性情大变,变得冷漠悲观,逐渐远离人群。初中时所交的朋友都非常真诚,到了高中,她觉得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而且升入高三,同学们都只顾着自己的学习,她身边缺少知心朋友。

师:听起来,你心里是渴望朋友的。

小美沉默。

师:你想到了什么呢,可以和我说说吗?

小美:我也试过和别人好好相处,但是上了高中,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

师:你说的朋友是怎样的呢?

小美:初中时还好吧!那时大家都很单纯。但是上了高中,我觉得朋友只是基于共同利益和兴趣建立起来的。

师:哦,共同利益和兴趣?

小美:嗯,我说话比较直,女生都不怎么喜欢我。而且我喜欢安安静静的,发发呆读读书也好。她们和我不一样,她们聊天我插不上话。

师:你说的“她们”是指谁?

小美:宿舍里的多数女生。

师:她们喜欢做什么?

小美:讨论班上一些八卦以及明星的生活和化妆。

师:你感到难以融入。要怎样才能找到和你有相同爱好的人?

小美:不知道。

师:初中时的朋友呢,是怎么找到的?

小美:刚开始都是他们找我玩,后来才慢慢好起来。

师:他们有在我们学校读书的吗?

小美:没有,和我交好的都不在。

师:那你一定感到很难过吧!

小美:(低声)嗯。

师:没有朋友和不读书有什么联系?

小美:(沉默良久,突然哭起来)很孤单,我在学校好像一个傻子一样。我不想读书了。

听到这里,我终于找到问题的关键——小美缺乏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技巧,想通过逃避上学来解决。接着,我认真地倾听她的诉说,引导她进一步宣泄内心的困扰和压抑。小美还向我袒露,从小她的父母都很忙,她经常独自一人在家,她是通过书本来认识世界的。

师:听你说了这么多,我感受到你的不容易。自己不善于人际交往,却努力在学校里生活。

小美:(睁大眼睛)老师,你说的和我爸妈说的不一样!

师:(笑了笑)哦?你爸妈是怎么说的?

小美:别人做得到,为什么你做不到?

师:要是我也会很伤心。

小美:没有人懂我,别人会做的,我真的不会。没办法。

师:高一和高二时没什么朋友你都可以撑过去,是什么让你在这时候不想读书?

小美:压力太大了,有时我想聊聊都找不到朋友。

我引导小美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人际交往困扰,并指出对于她来说其实是人生转折点,能帮助她进一步认识自己。结束前,我给小美布置了家庭作业:回顾初中时是如何和别人交朋友的。

第四次咨询:探讨人际交往技巧

本次咨询重点在于挖掘小美身上的资源,寻找适合她的人际交往技巧。

师:小美,上次我们布置了作业——回顾初中时是如何交朋友的,你想到了什么?

小美:初中时都是同学主动来找我的,大家后来慢慢熟起来。我真的不知道怎么交到朋友。

师:这么说,你挺厉害的呀!吸引了别人。

小美笑了笑。

师:你觉得是什么让你吸引了其他同学?

小美:不知道。

师:那你回顾一下,同学对你的评价如何?

小美:人好。

师:“人好”具体是什么意思?

小美:我经常帮助他们。

师:哦,你帮助他们,吸引了他们和你做朋友。

小美:嗯,他们遇到不懂的题,或者有其他需要我都会帮他们。

师:那现在呢?高中还这样做吗?

小美:不。

师:你说的“不”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小美:不做。

师:哦,没有表现出来。

小美:好像要别人主动找我才行。

师:要想交朋友,不能完全靠别人主动,有时你主动一小步,他人才能发现你对交友的渴望,不然他们可能会觉得你不需要他们。你觉得自己做点什么可以表达出交友的意愿?

小美:和座位周围的同学聊两句吧!

接着,我运用具体化技术,和小美探讨了人际交往技巧,借此机会让她认识自己的交友能力,并布置了家庭作业:记录这周和同学交谈的情况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第五次咨询:探讨交友行动,结束咨询

首先和小美一起探讨作业完成情况,询问她完成作业后的感受。

师:这周感觉如何呢?

小美:还好,感觉心情不一样了。

师:哦?可以具体说说吗?

小美:和座位周围的同学聊了一下,觉得还是挺有趣的。

师:你说的“有趣”是什么意思?

小美:以前觉得她们很吵,现在觉得她们挺活泼的。

师:前后想法不一样了。

小美:是的,多接触了就有了不同想法。

师:现在还想休学吗?

小美:很少想这个了。

师:嗯,从想休学到现在,是什么让你改变了想法?

小美:找到了可以聊两句的人吧!

师:你是怎么找到可以聊两句的人的呢?

小美:像我们上次讨论的那样,见面和他们打声招呼。

师:还有吗?

……

最后,我们讨论了小美在這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等问题。在这次咨询过程中,小美侃侃而谈,与第一次来访时判若两人。

二、评估和反思

(一)咨询效果评估

据小美本人反映,咨询以来,她的情绪慢慢变得积极了,平时会有意识地结交朋友,学习也逐步回归正轨。班主任黄老师说,小美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性格比以前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稳步提高。

(二)咨询反思

从刚开始表现阻抗到最后的侃侃而谈,小美逐渐融入高三生活和学习。个案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在第一次心理咨询时,被动求助的来访者往往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咨询师只是阻碍我的“帮凶”,你们都不懂我。我们必须注重咨询关系,时刻保持中立的态度,表达出对来访者的无条件关注和接纳。等到咨询关系稳定后,咨询师可以再根据来访者的需求进行心理咨询,如此才能贴近他们,真正做到以来访者为中心。

其次,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他教师会带着过高的期望,误认为心理教师是万能的。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专业定位,想清楚哪些是专业范围内可以做的。无论其他教师对来访学生如何评价,心理教师必须经过多次接触,充分了解学生后才能发挥专业影响力,更好地帮助他们。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第三中学,阳江529500)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辅导个案人际交往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创伤,是祸?是福?
走出自我否定的樊篱
寻找家的感觉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