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18-10-20 03:14胡新伟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

胡新伟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内容。为让学生在三年级能够更加轻松的学习作文相关知识,在作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进行练习,来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发展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习作的起跑线上能够体会到乐趣。让学生更好地迈入习作之门。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起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29-01

引言: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必须对写作教学引起足够重视,这个起步阶段都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那么,教师怎样更好地组织三年级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呢?下面,笔者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浅见:

1.以说促写,减少习作难度

“说”是写的条件,“写”是说的最后结果。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所以,针对中低年级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比书面语言更好的特点,在学生起步作文教学中,可以以口头作文为先导,让学生先会说,在会说的前提下再让学生写。例如,小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和事件尤为感兴趣。写作文时,教师可以《我最喜欢的xxx》为作文题目,引导学生从日常出发,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呢?有的说喜欢小动物、有的说喜欢玩具、有的说喜欢植物等等。然后教师问大家为什么喜欢这些呢?它们什么地方让你喜爱呢?这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用途或者动作、神态等方面。说的形式也是多种的,有自由练说和同桌互说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篇作文。由于先说后写不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更让习作变得更加容易,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觉得写作文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把想说的东西变成文字就行。

2.先做后写,调动习作兴趣

做就是让参与其中,做是学生积累习作材料的最好方法。为了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为让学生更好掌握第一手写作资料,根据学生爱动、好奇心非常强的特征,在日常中,教师要重视多让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搞一些小实验或者小发明,如果遇到了麻烦,也可以让家长一起帮忙,但学生必须参與全过程;制作确实有难度的学生也可以在家做做家务等。再把自己做这些事的经过说出来再写下来,最终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训练目的。如此一来,学生就有了兴致。放学后,学生利用家中现有的东西,经过自己设计,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在作文课上,学生带着自制的东西,从构思再到材料的准备,再到自己操作的顺序,同学们讲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讲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后来怎么解决的。因为学生经历了活动全过程,体验到了其间的乐趣所在,他们当然可以做到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这样子的作文训练,寓观察、想象、表达在动手操作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训练了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他们习作的积极性。

3.指导观察,发展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生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假如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没有直观感性的认识,教师就让他们去描写和评论,这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可以有利于学生解决写作文“言之无物”的缺点。比如指导学生写“小动物”的作文,在习作前,老师从集市上买来了两只鸡宝宝:一只是黄色的普通鸡,一只是黄黑相间的小山鸡。老师提问大家:大家喜欢这两只小鸡吗?最喜欢哪只?为什么呢?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鸡的大小、形状、神态、颜色、动作等等;接着,教师让学生摸一摸小鸡,说说自己什么感受。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把看到的、摸到的、和想到的都表达出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无形中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观察的顺序和观察中的重点,观察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学生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整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形成了轻松的教学环境。这对,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把这些用文字写出来。因为学生通过观察,有了真实、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学生就会减少有“没东西去写”或“写出来没有意思”这种感受了。

4.依托教材,学习写作方法

书本上的课文,都是非常经典的,不少名家名篇,内容上极富情趣,形式上灵活多样,都是学生的好范例。所以,对于作文的起步教学,教师一定要依托教材上的课文,认真组织阅读教学。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去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是怎么写的?通过熟读或者抄录或者背诵精选佳段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课文丰富的语言、清晰的语意、恰当的修辞、规范的语法,让学生多去了解课文中遣词造句、课文布局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课堂练习,比如:仿写、续写等方法,把学课文和习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习作中可以运用课文中所学到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习作水平。

5.重视讲评,体会成功喜悦

学生刚接触写作没有足够经验,也写不出多少东西,甚至还会记成流水账,错别字较多,这都是很正常的。这对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要求不能太高,否则学生就会丧失对作文的兴趣,教师要帮学生树立起“我能写好作文”的自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学生写完一篇作文之后,老师可以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大声读出自己的作品,这在学生心中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然后,师生在一起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在讲评时,教师除了要表扬写得好的,还要表扬修改后取得进步的同学。尤其是对一些写作较差的学生,要坚持正面地引导,以鼓励为主,作文中他们哪怕只是用了一个好词、好句,老师都要给予及时地表扬,充分去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作文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经常把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或者是有进步的同学的文章拿到班上来朗读,或者张贴在板报上,或打印出来给同学们交流,或和家长进行沟通,或鼓励学生多向报刊去投稿……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6.结语

总之,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到写作,水平不高,教师应该多表扬、多鼓励,增强学生的写作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习作的起跑线上能够体会到乐趣,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萍.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实践体悟[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07+112.

[2]陆晶晶.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三年级英语对话课错例分析及评价作业探究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