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追逐意境赏析关注意象

2018-10-21 10:52曹亚琴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曹亚琴

【摘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实际学力展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文字,对典型语句展开深度解析,对古诗词主旨情感进行感知体悟,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认知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意境意象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存在不少认知短板,大多停留在写写背背的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特殊意境和意象展开认知,已然成为语文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体悟文字、推敲名句、把握主旨,可以从不同视角展开古诗词鉴赏活动,帮助学生顺利接近古诗词特有的意境和意象。

一、体悟文字,创设诵读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古诗词学习要求不高,主要是培养学生古诗词的诵读语感,体悟古诗词的语言和意境之美。在平时教学设计时,教师大多不会对古诗词展开逐字逐句的赏析,这势必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停留在低品质水平。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古诗词的基本意思,这样的背诵就失去了价值。因此,让学生在理解上诵读、背诵,已经成为古诗词学习的重要共识。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诵读的环境,以激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登鹳雀楼》,教师先为学生示范诵读全诗,让学生体会诵读节奏。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确定了节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学生诵读之前,教师让学生先找出古诗中不懂的字词。学生开始了自主阅读学习,很快就给出一些质疑:“依”“尽”“欲”“穷”“千里目”各是什么意思?教师给学生以详细讲解:“依”是依托的意思,“尽”消失、落下,“欲”就是想,“穷”尽的意思,“千里目”就是千里眼,看得很远。教师让学生串讲古诗的意思,学生对古诗有了更全面了解,教师再发动学生展开诵读活动。学生对内容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诵读情感、节奏、顿挫等把握才会更准确。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古诗诵读节奏,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然后和学生一起对古诗进行逐字讲解,学生对古诗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这时启动诵读训练,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说明学生对古诗情境有了一定把握。

二、推敲名句,追逐特定意境

古诗词大多有流传百世的经典名句,这些诗句之所以能够称为经典,是因为其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教师在进行具体学习引导时,需要让学生对这些名句展开深度探析,找出名句构成特点、语言特点,并在不断探索中,追逐到特定意境,实现诵读学习的跨越式进步。古诗词名句往往是“诗眼”所在,其丰富内涵值得我们反复推敲。

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庐山瀑布的相关图片信息,让学生对古诗描写意境有了初步认知。在诵读阶段,教师让学生经过反复对比,找出这首诗的名句。学生自然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认定为名句。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这句古诗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我感觉这句古诗运用了比喻,把庐山瀑布比作天上的银河,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显得非常宏伟。”“‘飞流直下,说明瀑布流水很急,‘三千尺,说明瀑布太高了,这样的情境应该非常壮观。”教师给出总结:作者将庐山瀑布作为重点描写对象,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将庐山瀑布的特点都写出来了,水流湍急、瀑布又高又长,肯定很远就能够看到瀑布的身影,能够听到那隆隆的水声,这是多么奇妙的意境啊。

教师以名句解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名句描写意境进行分析感知,学生受到了触动,赏析内容也道出了心声,说明赏析获得了丰富成果。让学生顺利走进诗词意境,不仅激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对学生情感世界造成了冲击。

三、把握主旨,关注个性意象

古诗词不仅有特殊意境,还有丰富意象,这些都属于古诗词特有的属性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主题展开探析时,主要从理解其特殊意象层面展开。古诗词大多借助自然景色表情言志,透过意境探析意象,是从作者心志角度展开感知。从古诗词主旨探索角度展开赏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渠道,对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有重要帮助。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学生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早已熟悉,在赏析学习时,教师主要从探索古詩主题角度展开设计:我国北方有壮丽富饶的大草原,这也为民歌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源。这首北朝民歌,给我们展示了大草原的辽阔景象,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首民歌主要表达了什么呢?特别是去过大草原的同学,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发言也非常踊跃:“大草原上非常开阔,真的是一望无际,和这首诗描写的一样,所以我认为,这首民歌要表达的就是对大草原的赞美之情。”“大草原上有无数的牛羊,这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蓝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原,还有成群的牛羊,这才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让人赏心悦目。”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给出了肯定评价,并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背诵训练。

上述案例中教师不是让学生开展熟读背诵,而是让学生探索大草原的壮美情境,特别是让去过大草原的学生说感受,学生生活认知与诗歌内容实现了顺利接轨,促使学生有感而发,对古诗主旨有了深刻认知。此时发动学生开展熟读背诵学习,学生的认知会更深刻、更鲜活。

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经典的古诗词内容,给学生赏析带来了丰富机会。教师要在学法上给出更多指点和帮助,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其深远意境,通过发挥想象,感受其意象,以此获得丰富的学习认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