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临床处理分析

2018-10-21 10:57朱国民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不良反应

朱国民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处理分析,以此探讨合适的化疗方案。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80例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回顾统计病案中记录的不良反应观察表,并观察记录好病情严重特征变化规律。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后得出不良反应率较高的主要为消化系统,且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纳差、腹泻、脱发、手足综合症等,不同化疗药物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结论:肿瘤化疗药物应用引发不良反应概率高,且毒副作用大,在了解化疗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护理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化疗手段本身是在医术上的一个进步,在临床的应用上比较广泛,相对于传统的手术切除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消除微小病灶、诱导亚临床肿瘤细胞凋亡。虽然现在化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化疗药物本身具有强烈的毒性,治疗中会杀死正常细胞,导致不良反应。甚至部分患者因为自身体质较弱,有时候不得不中断化疗。现代社会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更多医疗希望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来进行诊断,然后再治疗的,帮助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180例肿瘤患者化疗相关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180例肿瘤患者病历、化疗资料等进行研究和统计,包括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化疗方案、化疗时间、化疗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等信息,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计算,分析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进而相应地调整肿瘤患者化疗治疗方案。

2、结果

2.1肿瘤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分析:对180例患者化疗资料信息统计后,结果如下:12至29岁之间的肿瘤患者56例,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31.11%;30至47岁之间的肿瘤患者72例,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40%;48至67岁之间的肿瘤患者52例,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28.89%。

2.2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分析

2.2.1肿瘤化疗中不良反应分析:180例肿瘤患者中出现恶心不良反应68例,脱发8例,纳差74例,手足综合症66例,腹泻28例,外周神经毒性86例。

2.2.2不同化疗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常出现不良反应的是消化系统。铂类药物(顺铂、奥沙利铂)引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概率为56%;抗微管类药物(紫杉醇)引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概率为55%;拓扑异构酶类药物(足叶乙苷)引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概率为21%;抗代谢类药物(替加氟、氟尿嘧啶)引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概率为65%等等。

3、讨论

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肿瘤细胞杀伤力强、见效快等特点,能在一段时间内有效地控制病情,但由于化疗药物也会伤害正常细胞,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医疗技术创新,提高化疗水平,真正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同时实行化疗、手术等联合治疗,在帮助部分肿瘤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命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抗肿瘤药物配合化疗,在保證化疗根本上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发现,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出现很多不良反应,特别是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①抗肿瘤药物多为西药,有效成分多且杂,难以正控制。②很多抗肿瘤药物是复方制剂,药物过敏反应。③抗肿瘤药物中含有微粒,对身体有较大的伤害。总之,抗肿瘤药物本身就存在引起不良反应的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用药。

本研究对我院180例肿瘤患者化疗报告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有不良反应的48岁以上的肿瘤患者为52例,占所有肿瘤患者的28.89%。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①肿瘤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肝肾功能衰退,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分泌能力下降,致使流经肾上的血液明显变少,给人体中抗瘤药物排泄造成一定的影响。②肝功能的衰退,致使肝血流量逐渐减少且肝药酶活性不断减弱,致使肝解毒功能弱化,不能对抗瘤药物中的毒素进行相应地解毒。③由于患者年龄、身体素质等不同,自然药物用量、用法也就不一样,进而让药效临界值(即阈值)日渐变窄,致使药物在患者体内蓄积。针对这个问题,在化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老年肿瘤患者的用药,避免造成安全事件,减少医疗纠纷。

研究表明,肿瘤化疗药物在应用中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患者身体素质不同、用药剂量不同等,自然不良反应程度也就不一样。但通常情况下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因此在肿瘤化疗药物应用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用量和控制化疗时间,严禁随意减少或增加用量、提前或延后终止化疗时间,提高化疗水平及质量,减少用药不良反应,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此外,医院要建立健全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不良反应报告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出现。同时要构建联合机制,加强医护人员、患者、临床药师等之间的联系,及时进行信息共享,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临床药师责任重大,要定期对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追根溯源,为化疗药物治疗提出更好的意见,提高肿瘤化疗水平。

总而言之,不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不一样,对人体器官的伤害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必须了解化疗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相应地为患者选取合适的化疗方案,提高化疗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并提高对患者的护理,在手术中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4]。本次调查中相关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等各方面对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取得较好的护理结果,患者满意度94.0%。可见在腹镜腔手术实施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对保证手术效果、提升医护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小芳,陆关珍.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1): 132-135.

[2]黄玲炜,杜小平,周珍.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护理比较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2):4521-4523.

[3]黄远霞,黄日花,黄雪梅.引导性路径护理在妇产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 22(12):76-78.

[4]石映芳.手术室细节护理在妇产科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4).

作者简介:

邹雅婷,性别:女,籍贯:江苏吴江,所在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

庄云娟,性别:女,籍贯:江苏吴江,所在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不良反应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