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国家剧院新版《自由射手》:乏善可陈的导演使表演黯然失色

2018-10-27 10:56董雪
歌剧 2018年7期
关键词:圆号差评射手

董雪

在此次维也纳国家剧院《自由射手》新制作的首演中,导演团队、指挥和歌手们收到了一些少有的差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维也纳国家剧院的观众们经常会给出类似于《编排太过保守》《早已熟知原剧而对新版本理解不到位》的评价。此前约瑟夫·克普林格的《丹东之死》虽然引起了口碑热潮,但依然存在差评也是事实。就算可以找评判失误等各种借口,但观众也没必要对不满意的表演照单全收。

这种不成功或是担心,在《自由射手》的制作中也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其导演克里斯蒂安·哈特在执导期间,不仅要专心于热烈的旋律以及《飞舞》的音符,还要面对针对他的、从未间断的同性恋传闻的困扰。哈特认为,年轻猎手马克斯对于试射的恐惧,是作曲家灵感枯竭的重新詮释。尽管这么说可能不是特别恰当,但在他的舞台上却多次表现出了这一观点。

导演的这种想法是好的,至少是可以让人理解的,但在舞台转换方面却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一个可以猎杀鹿并挖其内脏的乡野青年,与一个内心敏感的、从不知道该怎么拿枪的作曲家能有什么共通点呢(普契尼除外)?

在执导上,他尝试将人造景色与自然景观、城市与森林相结合,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偏见。因为他将剧中梦境(噩梦)的场景设置为黑暗恐怖的,布景以鸟类来装饰(加里·麦凯恩负责设计道具),至少在视觉上会有一些弥补,而且也呼应了阿加特(剧中女主角)不祥的鸽子胎梦这一情节。但这一鸟类形象的出现,又不由自主地让观众感到有些滑稽:剧中的狼洞则真的是在舞台上设置了一个洞:而隐士们在水晶灯下飘来飘去的表演,则成了当晚最滑稽的高潮。

乏善可陈的导演功力使得演员们的表演黯然失色,尽管整个演员班底都很优秀,但整体表演却毫无亮点。尽管如此,演员马克斯·冯·安德烈亚斯·沙格(Max von Andreas Schager)终于在家乡的舞台上担任了重要角色,并且得到普遍认可。他的嗓音很有穿透力,嗓音中表现出的甜美是人们所熟悉的瓦格纳作品中的感觉。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尴尬的德古拉的扮相,他也许会表现得更好,演唱也会更优雅。

由丹妮拉·法拉斯(Daniela Fallys)扮演的身着丝质西装的阿宁一角,让人不禁想起了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Ariadne auf Naxos),同时也有一些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中帕克的感觉。这种对角色性别中性化的诠释(可能是为了建立阿宁和阿加特之间的一种吸引力),尽管表现得非常出色,但还是招来不少批评的声音。卡米拉·奈伦特(Camilla Nylund)将阿加特演绎成了神经质的沙龙女郎。表现不尽如人意的还有艾伦·赫尔德(Alan Held),他在扮演卡斯帕尔时竟毫无掩饰地操着一口美国腔。也有一些正面的声音,比如阿德里安·艾里德(Adrian Erod)扮演的福里斯特·奥特卡尔。汉斯·皮特·卡梅尔(Hans-Peter Kammerer)和克莱门斯·乌特海涅(Clemens Unterreine,饰库诺)对两个有挑战性的角色诠释得都很到位。卡梅尔所饰演的萨米尔,声音洪亮,余音绕梁。阿尔伯特·多门(Albert Dohmens,饰隐士)的声音也很有震撼力,但他的表演就不尽如人意了。

合唱的表现也不佳,新娘花环的那一场,全部是由女高音刺耳的高音和大音量所表现出来的。管弦乐团的演奏也常常是犹犹豫豫,感觉像是他们并不了解作品似的,韦伯的作曲功力因而并未得到展现。尽管有漂亮的独奏,但在其之后是时不时混入的圆号声,圆号手并没有鼓起腮帮子自信地炫耀自己的技能,而是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开始装腔作势。托马斯·内托皮尔(Tomas Netopil)试图在指挥台上发力,但他在除了序曲结束时得到了些许掌声外,剩下的全部都是嘘声。

会有这么混乱的一晚并不奇怪,但也不应该对这部歌剧在未来存在偏见。正如理查德·施特劳斯所说,太阳会再次照耀明天,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好的创意与更棒的舞台。

猜你喜欢
圆号差评射手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大胖子“暖男”——圆号
从差评垫底到好评第一
试论圆号在交响乐中的作用
超级射手
英国圆号(节选)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花生射手
差评
鱼会爬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