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2018-10-27 18:03刘飞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

刘飞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育人规律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着眼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价值引领和行为引导,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教师要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那么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本人认为高效课堂不是单纯的说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课程就高效了,那是应试教育下的高效。在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善于创造条件,活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真学习、助学生真发展。本文以一年级上册《小心,别伤着》一课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情境和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育人规律、体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的学科。课程重在从学生的个体经验出发,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生活,以在生活中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为核心目标,遵循由浅入深、由我及他的思维逻辑,引领学生涵养生活智慧,强调变客为主知行统一,推动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實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和智慧成长;并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充满童趣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愉悦成长。教材注重以个体经验为起点,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以良好品德为核心,提升学生的基本文明素养;并以生活情境为支撑,引领学生的道德与情感发展,由此,在“生活”涵养其道德与法治素养。

小学生年龄幼小单纯美好,他们在这个阶段正处于儿童的发展初期,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开端,小学生才刚刚入学的时候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习惯尚不成熟,需要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成长。本人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详细地了解,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来获得生活以及道德方面的启蒙,从而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好孩子。

一、活用教学资源,促学生真学习

用巧教材资源。无论是任何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中的内容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就是也应当巧用教材上的内容,促学生真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小学《道德与法治》这个学科的教材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除此之外,教材上还有很多有趣的案例,这些案例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第三的主题《小心,别伤着》一课教材中就呈现了家庭安全旗的小游戏,学生们在判断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本课内容教材还呈现了小朋友被狗咬伤的案例,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特点,所以教材为课程的高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学生为中心,助学生真发展

(一)明学情定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的主要服务对象。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明学情定目标,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本人建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感受世界,感受生活,感受道德与法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合作与交流,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来积极参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活动获取成长。

(二)依学情创活动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创设情景要结合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学情,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情景,要以此情景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和激发学生。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来感知教学内容,从而获得道德认识。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

1.通过图片创设情景,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如果能在单调的课堂中插入几张精彩的图片无疑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2.通过多媒体视频创设情境,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视频,能直接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小学生充分享受多媒体带来的视觉盛宴,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高效课堂。如在讲《小心,别伤着》一课时,开头回顾生活的就是搜集学生的真实生活,制作成视频,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每个学生真实的快乐生活。上课伊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据学情设评价

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不应该是教师单独地评价,不应该是教师单调的传授知识,更不应该是灌输式的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强化,而应该是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学生思维发展为中心,依据学情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这种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而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教学行为发生转变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随之转化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那么课堂上的学生就会兴致勃勃,有积极性地发言,有激烈地争辩,有大胆地质疑,有实际地探索,这样能最大限度地确保高效课堂的生成。这种教学评价方式才是实践课程标准最为关键和最为核心的环节,这样才能创建《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对于教师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刻领会《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背景,即关注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又关注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德润心灵,法护成长,呵护孩子人生最美好的开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课标为指导,不断完善,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以此来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真学习,助力学生真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毛争艳,《略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小学生杂志2017.09;

[3]王崇相,《关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几点认识》,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1。

猜你喜欢
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