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韵

2018-10-29 02:24陈曦王孝平
少儿美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古玉良渚专家组

陈曦 王孝平

良渚,美丽的水中绿洲。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的良渚文化在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200年,主要分布在环太湖流域。从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中,玉器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大多制作精美,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

良渚玉器器型丰富。依器用分,有琮、璧、钺等礼器;环、镯、管、珠、璜、带钩,柱形器、锥形器、冠形器、三叉形器等装饰品;以及人形、鱼形、蝉形、鸟形、龟形等其他器类。

良渚古玉器无论在数量上、种类上,造型纹饰上以及制作工艺上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玉器的制作工艺,在史前时期居于领先地位。其表现手法有圆雕、浮雕、透雕和细若发丝的繁密阴刻线等。尤其在刻有纹饰的器物上,神徽纹、鸟纹等纹饰图案频频出现,不仅具有装饰意义,显而易见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

良渚文化大量玉器上都刻有一个统一的图案,样子非常奇怪。这个图案有个名字叫"神徽纹",神的徽记。

教学目标:

1.了解良渚文化的历史内涵,探究和发现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

2.通过对良渚玉器在材质、造型、纹样等的研究,尝试以水墨的方式表现良渚玉器,提高造型表现和审美能力。

3.激发对良渚古玉的探究兴趣,培养热爱古老文化的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对文化遗址的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了解良渚古玉的造型、质地、纹样以及历史文化特征。

难点:用水墨的语言表达良渚古玉的美感。

教学准备:

(王)彩色打印相关图片、微视频、手提电脑(1台)、书、学习单、切割玉器的工具、题板(4块)

(陈)课件及多媒体设备、水墨工具、玉器实物(7件)、体验用硬质肥皂及骨头、放大镜、铲子、刷子、手套、考古泥土堆、手提电脑(3台)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1.聊一聊五千年前的人的发型头饰、穿着方式等

陈老师:“同学们的衣服很时尚很现代,那么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人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场景?发型和穿着又是怎么样的呢?老师也很好奇。”(聊得具体、接地气,对接学生的情境)

学生回答。

2.“刚才同学们的猜想非常有趣,今天我们的课堂学习就和五千年前杭州附近的一个地方有关,名字叫良渚,我们的先人在这样原始落后的生活方式中,却创造了一种伟大的艺术。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千年前(强化)那个神秘的世界,有请王老师!”

一、初步探究发现

1.王老师:“今天我们以一种怎样的学习方式走进那个神秘的时代呢?老师是有要求的,我将同学们的二排分成两个组,这半边的同学是‘考古组’,你们喜不喜欢考古呀?为什么喜欢呀?你们要拿出考古人的专业和态度对待接下来的任务哦!另外半边的同学是‘专家组’,非常厉害!谁都想做专家,看看你们今天的研究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小专家。”

2.“下面,我们就将要进入两个非常好的学习场景:考古组的同学将进入模拟的良渚考古现场,看那边,那里有专业的考古设备和我们今天要考古的对象。专家组要进入的是学术研究室,那里有几个经典的良渚文化器物、专业的书籍资料以及电脑。希望两组的同学们能通过发现、探索,找到五千年前的远古密码。”

3.各自行动:(各组进入学习场)

考古组要思考和完成的任务是:挖出来的是一个怎样的器形?可能叫什么名字?可能是干什么用的?有可能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并尝试体验制玉。

明确任务:先让学生说该怎么考古 —— 然后老师简明概括(轻声引导、一步一步讲解。)

专家组要研究和完成的任务是:器物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用的?用什么做的?是怎么制作的?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第一,明确资料收集的方法:书籍查找、电脑关键词搜索——第二,明确研究的任务:名字、作用、用料、制作方法、新发现等——第三,完成学习单和题板——小组代表展示题板结合学习单进行反馈,其他队员可以适当补充。

4.小组派代表汇报。

陈曦老师带领学生以考古发现的形式研究良渚古玉的历史与文化

“陈老师,你们考古组本次活动好了吗?(陈老师简单反馈小组学习情况:好的,我们考古组刚才进行了考古活动,有了重大发现,并针对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有了初步结论!现在派出代表……进行汇报。)请派代表进行交流。”

(1)陈老师派学生代表交流(同时将考古中发现的器物展示),教师及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与肯定。

例如:各位专家组的同学们,我们考古组在考古现场共发现____件器物,其中有两件器物外形是方形的,中间有一个圆形的镂空。(也可称为内圆外方),可能叫……可能是……(干什么用的?)

(2)王老师:看来你们考古组真不简单,在本次考古组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你们点赞。很有考古人的专业了。了不起!

(3)专家组派学生代表交流,教师即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与肯定。

我们专家组在本次研究中共对____件器物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这件方形的器物名叫玉琮,我们的研究依据是(出示书本)。根据我们的观察,考古组挖掘的器物中有几件也是玉琮的一种。我们通过对玉琮的作用研究(通过百度或知乎搜索)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

5.王老师总结表扬:

通过刚才两个小组的汇报,我们了解到良渚人在原始落后的生活方式中,用玉制作了各种玉器。除了刚才我们发掘和研究的,良渚玉器还有很多精美的造型,你们看(出示PPT)!

这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发现,这可是五千年前我们先人的古玉哦!那一定有着许多的神秘与故事。你们想不想再进一步地去研究?有请陈老师。

学生用水墨表现对良渚古玉的感觉与理解

二、研究纹样

陈老师:“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良渚玉器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也发现这些玉器上大多都有一个神秘的纹样,看到这样的一个纹样,你想研究什么?

它是什么?又代表着什么?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没有金属工具,他们是如何把这些这么精美的纹样雕刻在坚硬的器型上?接下来我们继续分组研究。”

“刚才你们这半边是考古组,而你们这半边是专家组。专家组是不是很羡慕考古组?考古组是不是很仰望专家组呢?要不接下来的任务我们相互转换下身份好吗?”(两组身份角色转换)

考古组任务:

A.“用放大镜仔细认真观察纹样,讨论猜想纹样的形象是什么?古人为什么要刻这样的纹样?他们是如何刻?这样的纹样带给你怎样的艺术美感?”

B.体验刻,研究纹样。

专家组任务:

“继续搜索资料,用放大镜仔细认真观察纹样,研究纹样的形象是什么?古人为什么要刻这样的纹样?他们是如何刻?这样的纹样带给你怎样的艺术美感?”

两组研究完成后填任务单。

“考古组”

纹样的形象(简单画局部即可)这样的纹样带给你怎样独特的美感?为什么要刻这样的纹样?如何刻?

备注:放大镜仔细认真地去观察器型的纹样,讨论、猜想、分析,通过体验猜测、想象。感觉器物的特征和美感。

“专家组”

纹样的形象(描写出来)为什么要刻这样的纹样?如何刻?这样的纹样带给你怎样独特的美感?

备注:观察讨论、资料查阅、网络搜寻、认知理解判断。感受经典器物的特征和美感。

交流整合:王老师

两个组同时上来,平行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进行补充和表扬。

(1)考古组反馈:根据学习单进行反馈。

专家组反馈:根据学习单进行反馈。(2)相互质疑提问——你们对对方组刚才发布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还有什么疑问或者质疑,现在也可以提出。我们可以请对方来回答。

教师小结:

从刚才两个组的反馈中我得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许多良渚文化的器物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神秘纹样,有的在正面,有的在转角,它们繁简不一,和谐工整,精美无比,后人把这个纹样称作“神人兽面纹”。

这样一个蕴含神秘密码的纹样,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接下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近去看看!——播放美感视频!

三、良渚尝试水墨表现

(王老师)

1.摸一摸、贴一贴,交流水墨联想:

(1)“同学们,良渚古玉独特的韵味美不美啊,看看就这么美,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学生体验)——如果让你用墨线来表现的话,你会用怎样的墨线来表现?

(2)请你再用脸贴一贴,你又有怎样的感觉?(学生体验)——如果让你用墨色来表现这种感觉的话,你会用怎样的墨色来表现?为什么?

(3)小结反馈:看来,每个人对古玉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各自用不同的笔墨方式来大胆表现。

2.尝试探究:

现在我们同学们的桌子上有几件古玉,老师要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用水墨来画出它们的表面质地;第二组来画画它的色泽;第三组就画它的纹样;第四组最具挑战,来画画它的历史古韵,据考证,良渚古玉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哦,想象一下怎么画?

各自的任务都明白了吗?好,时间两分钟,现在开始!3.开始作画(播放音乐)(陈老师)展示交流:

(1)谁能上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学生展示)——你是怎么表现的?你为什么这样表现?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表现得怎么样?”

(2)陈:老师也选了几张我认为非常智慧、有中国画独特韵味的作品,看,这位同学的色泽……这位同学的古韵……(巡视时各组找代表性的几张)

(3)老师觉得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棒,我们来看看艺术家是如何表现的,好吗?——请看微视频

微视频旁白:

画家今天演示的是画一个“玉琮”。

起笔勾线,将玉琮的造型以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玉器上的纹样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同学们可以进行精细的刻画。

勾线完成后,可以先用枯笔进行皴擦,将玉器上斑驳而古朴的年代感呈现出来。

接着,可以用水或淡墨润色,使玉器的质感显得润洁、晶莹,生动迷人。润色时要注意留白。最后,找合适的位置落款。

4.我们来看几张同学们的作品:

(1)几张学生作业(同一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你们看,同样的玉璜,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他是白描勾线,表现出古玉的简洁和质朴;他是淡墨晕染,表现出古玉的润泽柔雅;而他则用了皴擦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古玉的历史痕迹和沧桑岁月;这张巧妙地留白,让古玉更显光华!

(2)几张完整的学生作业,着重讲构图和落款:“再来看几件完整的作品,它用综合的技法也表现了一个玉琮;这件作品,先勾后染,墨色沉郁,画面简练,充满古韵:创作时一定要注意根据纸形巧妙构图、落款!

相信同学们能画出比他们更精彩的作品,下面开始创作!

每个人从毛毯下拿出一张参考照片,开始画!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

五、展示评价:

学生完成作品进行集体组装

王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作品我很感动,觉得好美!让我们的思绪再一次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请灯光师把灯关一下(关室内灯,打背光灯)——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升华:

陈老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有自己的收获。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由选择一个关键词,用一句话来谈谈这节课你自己的收获或学习感受。哪位同学来选?

(1)良渚文化

(2)良渚时尚

(3)良渚博物馆

(4)学习良渚

七、总结语:人文历史类。

(王)是呀,同学们,五千年前良渚先人跨过一道时代的分水岭,他们走出蛮荒,迈进文明,创造了彪炳千秋的文明。

(陈)五千年前,良渚先人在此繁衍生息,耕耘治玉,所创造的伟大成就永恒地融入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合)良渚——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东方文明的曙光。

学生展示与评价自己的水墨作品

猜你喜欢
古玉良渚专家组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良渚古城
良渚人有文字吗?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制度研究
牛 人 荆歌
溥仪的本领
怎样养护古玉
买古玉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