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2018-10-30 08:0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0期
关键词:缝隙净化血液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血液净化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方法。血液净化包括免疫吸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血液净化治疗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高。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操作技能[1]。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血液净化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工作,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和护理不良事件[2]。为了明确无缝隙护理管理对于血液净化患者的实际效果,本研究共计选取96例患者作为对象。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每组各48例患者。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对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知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8∶20,患者年龄为34~60岁,平均(46.03±9.8)岁。10名护理人员年龄21~45岁,平均(28.82±2.56)岁。管理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7∶21,患者年龄区间在35~60岁,平均(46.94±9.9)岁。10名护理人员年龄21~44岁,平均(28.56±2.71)岁。常规组患者和管理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患者指标(血小板、PT、APTT等),为患者讲解用药事宜和注意事项,提醒定期复查。

管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加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具体步骤为:第一,组建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督导为病区主任,组长为护士长,组员为护理组长。第二,明确成员任务。结合小组成员工作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特长明确成员任务,督导负责制定护理质量目标,并且解决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对护理措施进行审核。组长负责召开会议总结护理问题,并且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组长负责解决突发护理问题,做好协调工作,并且对护理记录进行整理和统计,定期向组长汇报护理情况。保证护理流程层层督导和层层监控。第三,细化衔接过程。护理人员在患者床边放置一张护理工作交接单,对护理人员交接班内容进行细化,交接单上包括患者信息治疗方案、血管通路位置及类型、个人信息、置换液配方、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信息。第四,充分重视护理安全问题。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安全保障,在患者床头贴上护理风险提示,告知患者防止导管脱落,防止管道移位等。定期组织讲座,积极开展教学查房、研讨会等工作。对不良事件进行定期分析并且及时整改。

1.3 观察指标

病区主任和护士长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包括护理态度、病历书写、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3]。组织两组患者填写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得分判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体标准为:非常满意(80~100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0~59分)[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常规组10名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为(83.02±8.9)分,管理组10名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为(95.63±9.4)分。管理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更好,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相关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8,P=0.00<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常规组48例患者中,共计36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75.00%;管理组48例患者中,共计46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95.83%。常规组和控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3 讨论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疾病治疗过程中常运用血液净化的方法,血液净化具有平衡酸碱、平衡电解质以及清除毒素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救治率,因此被广泛运用[5-6]。然而,患者和医护人员均不能忽视血液净化的危险性,血液净化对于医护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对护理人员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目的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避免患者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护理事件[7-8]。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无缝隙护理管理就被应用到了美国的医疗机构管理中,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各个护理环节中质量缝隙进行减少,最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10]。在开展无缝隙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成立管理小组,对成员任务和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实现逐层管理和监督[11-12]。

本研究结果与薛箫,吴桂明,林朝霞等人[1]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管理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并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常规组患者,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无缝隙护理管理对于血液净化的显著效果。因此,应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不断推广和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方式。但应注意在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且严格按照血液净化护理流程和规定开展护理工作。此外,还要注重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促使护理人员能够对血液净化基础护理知识进行巩固,并且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以及操作技能,力求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

猜你喜欢
缝隙净化血液
雨的缝隙
空中翱翔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多彩血液大揭秘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