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笋期至幼竹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2018-10-31 03:04许春枝
世界竹藤通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节数石竹竹笋

许春枝

(福建省三明市国有林场工作站福建三明365000)

石竹 (Phyllostachys nuda),又名轿杠竹、石竹仔,系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地下茎单轴型[1-2]。福建省大部分县 (市、区)均有分布,皆为散生。其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林期短;材色洁白,材质优良,可用于造纸、棚架、钓竿、家具、围篱等;石竹笋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笋质优良,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3-4]。研究石竹笋期至幼竹的生长规律,可为石竹的速生丰产提供技术依据,对利用荒山、荒地、房前屋后发展石竹,开展多种经营,发挥林区资源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郊国有林场列东管护站047林班30大班150小班。地处东经117°38′、北纬26°15′,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4℃,最高月平均温度 (7月)28.6℃,最低月平均温度 (1月)8.9℃,极端最高温度40.6℃,极端最低温度-5.5℃,年降雨量1 728.6 mm,雨量分布不均,4—6月份为雨季,年相对空气湿度79.4%,年蒸发量为1 504.1 mm,无霜期308 d。

试验地处长坡中下部,坡向西偏北10°,坡度16°,土壤为山地红壤,腐殖质层较薄,土层中残留许多未风化的母岩。植被有铁线蕨、藤本,乔灌木以青冈等壳斗科树种为主[5-7]。试验地中的母竹皆为散生,平均胸径4.2 cm,平均高8.5 m,竹林面积0.26 hm2, 立竹度950株/hm2。

2 研究方法

在试验林中设置3块样地,在每块样地中选择20株样笋作为观测调查竹笋,共计调查60株样笋。从竹笋出土5 cm时开始观测记录,每天9时观测记录竹笋高度 (幼竹高度)、地径及放叶情况,到幼竹放叶停止生长时停止观测记录,共观测33 d。

观测竹笋成竹后,在试验林的3块样地中,取竹笋高度平均值,每个样地选取1株平均样竹,测量其各节间长并记录;取这3株样竹的平均节间长,绘制节间长与节数递变曲线图,分析节间生长与节数的关系。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生长规律

观察记录显示 (表1),石竹从笋期到幼竹的高生长可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末期4个阶段。石竹的高生长规律和其他竹类植物一样,表现为“慢—快—慢”直至停止生长的变化规律。

表1 石竹笋期高生长情况

3.2 高生长方程的拟合

从以往各种竹类的研究发现,逻辑斯蒂方程与竹类的生长方程较为接近[8-9]。因此,以观测样笋的生长时间 (t)与相对生长率 (H)进行逻辑斯蒂方程拟合,拟合结果见图1。其中,相对生长率(H)= (日生长高度/总高度)×100%。

经拟合得到方程:

图1 石竹生长方程拟合曲线

方程相关系数r=0.995 303 8,协方差s=0.345 265 6。

经检验,拟合所得方程达到显著水平,表明以逻辑斯蒂方程模拟石竹笋期至幼竹生长规律是适合的。

3.3 石竹生长达最大速度的时间

对上述拟合的生长方程求导,可得石竹达最大生长速度的时间为12.76 d。亦即,石竹在出笋后12 d左右高生长速度达到最大,据此经营者可对竹林进行相应的管理,以提高竹林经营效益。

3.4 节间生长与节数的关系

节间长度与节数关系的统计结果见图2。可以看出,石竹从基部向上竹节节长的变化呈抛物线型,其生长节律和毛竹相近[8]。

图2 竹秆由基部向上节间长度的变化

根据节间长度,将竹节大体分为短、中、长节。统计显示,石竹由基部向上1~4节为短节,平均节长6.9 cm;随着节数的增多,节长愈来愈大,5~12节为中节,平均节长16.0 cm;13~23节为长节,节间的长度最大,平均节长23.2 cm;24节以后又为中节,节间长有所下降,平均节长15.1 cm。

石竹这种节间生长规律是由于节间生长靠居间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活动来实现的,各节间的生长并非同步,而是从基部向上逐节开始生长,也是从基部向上逐节结束,各节的生长速度也呈慢—快—慢”的规律,直至停止。同时,各节间的生长量也不一样,基部和梢部的分生组织活动期短,生长量小,所以节间也短。中部的各居间分生组织活动期长,生长量大,所以节间长。但后期的节间生长量明显比前期递变率小,这可能是由于竹林后期的营养条件所致[10-13]。

4 结论与讨论

1)石竹的高生长及各节间的生长均呈现 “慢—快—慢”直至生长停止的变化规律。

2)石竹笋期至幼竹高生长的相对生长率适用于逻辑斯蒂方程。

3)石竹出笋后12 d左右高生长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据此,在石竹幼竹生长过程中,可适时进行强化管理,以提高经营效益。石竹林抚育每4~5年应对竹林深翻1次,在当年12月至次年1月份进行,深翻时辅以施肥,施用复合肥 (N∶P∶K=3∶1∶6);同时,可在每年5—9月份结合锄草抚育进行施肥、埋鞭、加客土,做到以草代肥,清除小老竹,加强竹林卫生管理,促使竹鞭分布加深。

4)关于病虫害防治。通常石竹林病虫害不严重,不影响石竹的正常生长[11]。在遭受严重病虫害时,可施加石灰,即在9月份时给竹林施加石灰,以防病虫害的发生;在发现个别竹株受病虫危害时,也可及时砍除并放在竹林外烧毁,以防止病虫害在石竹林中蔓延。对于如何提高防治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节数石竹竹笋
石竹茶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自由基清除作用
冀东地区不同插秧方式对甘薯植株性状及商品薯产量的影响
石竹属植物染色体倍性、花粉活力及种间杂交结实率研究
4种不同石竹属植物的抗旱性分析
竹笋
竹笋
小竹笋的梦
挖竹笋
齐白石为什么“画错虾”?
齐白石画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