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唯物史观培育策略

2018-10-31 10:29雷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教学培养

雷鹏

摘 要 科学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灵魂,也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因此,要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就要做好科学唯物史观的研究和教学。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如何做好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史论结合 唯物史观 培养 方法

新课改开展以来,高学历史尤其是高中历史的教科书编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涉及的史学指导观念也有一些改变,比较明显的是按照世界主流的史学观念将历史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史来叙述。这种分类对于我们长期以来赖以指导的科学唯物史观来说并没有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唯物史观的作用,体现了它的价值所在。因此,在新形势下还是有必要再次对科学唯物史观给予重视,让它更好为高中历史教學服务,从而推动历史教学发展。

1要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应予以一般性的解释。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已经画龙点睛了。当然,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应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概念。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如“1919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辛亥革命》一章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2唯物史观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性的变革,而且在哲学世界观上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变革中的主要理论价值在于:他首先实现了哲学从科学逻辑向历史逻辑的转变,从科学思维向历史思维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了以“人的逻辑”(历史逻辑)取代“物的逻辑”,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现实的道路。他仅仅自然界和人;但在他那里,自然界和人都是空话。无论关于现实的自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们都不能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要实现从抽象的人向现实人的转变,“就必须把这些人当作在历史行动中的人去研究”;“对抽象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恩格斯讲的就是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怎样超越费尔巴哈并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个人怎样的,决定于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的个人,都是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解正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而得以形成的。

3要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性质”是某一历史事件区别于其它历史事件的根本属性,对历史事件作出定性分析,是揭示事件的本质;“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总结发现的。胜利了的有胜利原因,总结出经验。失败了的有失败原因,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就要实事求是。“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局限性是潜伏着的,很难被人为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地具有两重性,在革命的危机时刻,它的软弱妥协性就表现出来,导致革命失败,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副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不是丧权辱国、加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危急。

4要认真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和习题

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前言、引语和思考题。前言在每章开始部分,对本章内容作提示,分析背景,阐释难点,揭示重点,引导深层次的思维,是导读文章,可以指导教学;引文或引语,是原始史料,增加教材信息量,有利于思维扩展和散发;史料与思考题结合妙趣横生,是史与论有机结合;每节课文后一般都有两道习题,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联系习题,对习题进行答题指导,然后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作业。新编的中国历史教材习题充分体现了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原则,偏重能力,这体现了素质教育基本思想。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摸索史论结合的方法,强化理论教学,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唯物史观的形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历史教学培养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