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

2018-11-05 08:0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血气证候注射液

郑州市中医院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慢阻肺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其致死率逐年上升[1]。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指的是原本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因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突然急性起病,其不仅严重损伤患者肺功能,且可危及生命。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以缓解患者咳嗽、憋喘症状为主,尚无对因治疗方案,因而存在病情易反复,且呈现进行性加重的不足[2]。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渐趋显现,且获得认可[3]。基于此,本研究就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我院82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7~84岁,平均(65.36±13.72)岁;病程3~14年,平均(8.46±2.13)年。观察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49~84岁,平均(65.51±13.88)岁;病程3~13年,平均(8.34±2.0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4]:①主要症状为气促加重,常伴喘息、发热、胸闷、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及黏度改变、咳嗽加剧等;②可出现疲乏、全身不适、心动过缓、失眠、嗜睡、呼吸急促、抑郁、精神紊乱等非特异性症状;③运动耐力下降,X线检查异常。中医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5]中痰热壅肺证:①主症:喘息,胸闷,咳嗽,咳痰不爽,痰多,白黏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②次症:发热,口渴喜冷饮,胸痛,大便干结,舌苔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研究符合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可能影响治疗结果的其他疾病;②精神异常者;③孕期或哺乳期女性;④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

1.5 方法 两组均接受抗感染、解痉平喘、氧疗及对症治疗,氨茶碱注射液(扬州中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039)0.5 g+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d;头孢曲松钠(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527)2.0 g+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d;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046)100 mL静滴,2次/d。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治疗,药用:桑白皮15 g,麦冬15 g,黄芩12 g,栀子12 g,陈皮10 g,桔梗9 g,茯苓9 g,浙贝母9 g,瓜蒌仁(炒)6 g,知母6 g,甘草5 g。水煎,1剂/d,分2次温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8 d,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

1.6 观察指标 肺功能:使用st-150肺功能仪(厂家: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测试患者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血气指标:使用ABL80灵动血气分析仪(厂家:雷度米特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7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评估本次治疗效果,首先对患者主、次症进行计分,按其症状严重程度分为0~4级,分别计0~4分,各项症状积分之和即为患者证候积分,证候积分下降>70%为显效;证候积分下降50%~70%为有效;证候积分下降<5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比较 疗程结束后,两组FEV1、FEV1%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 (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PaO2上升,PaCO2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mmHg,±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将慢阻肺归属于“咳嗽”、“肺胀”、“喘证”等范畴,慢阻肺急性发作以标实为主,病机为痰湿、痰热或痰浊互阻,痰热壅肺证为常见证型[7]。痰热壅肺型慢阻肺急性发作的诱因为空气污染、外感六邪、哮喘、吸烟、细菌或病毒感染等,肺气不足,感受外邪而发病;肺失宣降,津液失常,停聚为痰;痰郁气滞,损肺功,致血瘀;瘀血内阻,津液运行不畅,痰饮内生,终致痰瘀互结,更易复感六邪,致病情加重。因而中医认为该病治疗宜以祛邪宣肺、降气化痰为主[8]。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EV1、FEV1%、PaO2、PaC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更利于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进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西药氨茶碱、头孢曲松钠、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联用可扩张支气管、控制感染、祛痰,但反复长期用药存在耐药性增加、疗效降低等不足[9-11]。中药中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可化痰止呕、润肺清心、泻热生津、治嗽行水;黄芩味苦,性寒,归胆、脾、肺、大肠、小肠经,可定咳止喘、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咽利肺;栀子可凉血解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陈皮可燥湿化痰、理气健脾;桔梗可利咽排脓、宣肺祛痰、补气养气;茯苓可健脾宁心、利水渗湿;浙贝母可开郁散结、清热化痰;瓜蒌仁可宽胸散结、清热化痰;知母可清肺化痰、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滋阴补肾;甘草可祛痰止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健脾宁心、利水渗湿、止咳止痛之功。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且疗效佳。

猜你喜欢
血气证候注射液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