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疗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8-11-06 11:28金明实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疗效评价护理工作心理护理

金明实

doi:10.3969/j .issn.1007-614x.2018.3.83

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心理护理运用的效果评价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收治的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指标的评定,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主观体验和满意程度与护理目标的实现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对心理护理的疗效造成影响的因素是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时间因素、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结论:将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具有一个动态性的和综合性的评价,同时,受到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时间因素、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护理;疗效评价;护理工作;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发展到新的阶段,医学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心理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将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能够给予患者一个比较好的心理支持,有助于患者对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缓解,具有药物没有的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对心理护理疗效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精神科患者565例,神经内科患者1 052例。所有患者均属于住院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分析,主要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指标的评定,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主观体验和满意程度与护理目标的实现现状进行分析。

方法:①满意度评定: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是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定的主要系数,所以,选择“患者满意度”对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特别是比较适合在无意识的心理护理中的效果评定中进行运用。②量表评定:护理人员利用心理测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量表评定是对心理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保障的前提。在临床中运用比较多的是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还有艾森克的人格问卷等,都会产生很好的自评效果。对心理护理的实施前后和过程中都可以选择比较适合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情绪状态的测量,把量化评定的结果看作是对心理护理进行评价的依据,能够比较客观和公正地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有助于运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目标评定: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之前,要对其心理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目标,对患者的行为和目标进行观察,对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定。对存在焦虑、恐惧与抑郁等负面心理的患者,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评定。

结果

对心理护理疗效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时间因素、客观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因素。

讨论

时间因素:所谓时间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生理节律展开护理的新学科。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可以看出,人类每天在上午9:00-11:00、下午的16:00-17:00以及晚上19:00-21:00这几个时间段的精神活性最高,显出精神振奋和善于和人接近以及乐意回答与提出问题等,是心理状态的最佳时间点,在这一时刻实施心理护理[1],患者可以很快地进入到角色中。比较好的心理护理的時间是晚上的19:00-21:00。所以,护理人员如果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时间节律之间的关系进行掌握,选择最好的时间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客观因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密切配合是保障心理护理的前提,如果没有患者给予的合作,就算有比好的对策,也不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2]。

环境因素: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背景下,环境对于人们的健康所产生的影响逐渐加大,不良环境的存在会导致人们出现紧张和焦虑等类型的负性情绪,会对心理护理的效果产生影响[3]。所以,实施心理护理要做到因人而异。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因素:①业务素质:因为家庭和经济等方面不同,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就不同,在承受能力上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按照心理学理论与技能,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当前在岗的护理人员很多都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培训,严重缺乏护理心理学知识,也没有熟练的技术,同时,也不能更好地和患者进行交流[4]。很多护理人员心理护理意识非常淡薄,还没有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所以,并没有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自身的工作态度进行积极调控,其表情和手势与目光等非常随意,在无意识中增加了患者本身的心理压力。②政治素质: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在护理工作中积极、热情,要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现阶段因为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冲击,多数护理人员专业思想并不牢固,也不能在工作中产生一定的积极性,因此,导致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大打折扣。③心理素质:护理人员在情绪上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护士的热情微笑、举止文静、态度谦和以及操作认真,会在潜移默化中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抚,使患者战胜病魔的自信心有所增强,也就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心理护理。国外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护士存在“心身耗竭综合征”,也就是自卑和厌恶工作,并失去同情心。我国对此的报道也有很多,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抑郁发生率47.7%。因为很大一部分护理人员自身的负性情绪很强,没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不能摆脱心灵深处存在的焦虑不安,所以,要设置心理护理的专业教育课程,有助于对优秀的、称职的护理人员的培养,保障心理护理的临床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全科护理> 2015年第13卷总目次[J].全科护理,2015,13(36):1-24.

[2]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总目次[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4):1-40.

[3]中外医疗2015年第34卷总目录[J].中外医疗,2015,34(36):199-232.

[4]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13年文题索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1-37.

猜你喜欢
疗效评价护理工作心理护理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探究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