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长需求的科学课堂师生关系改善研究

2018-11-06 05:50许文丽
山东青年 2018年6期
关键词:改善师生关系

许文丽

摘 要: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学习方式和内容已经具有自身具体的需求。教师应及时了解这些需求,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转型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成长需求;师生关系;改善

观看一台晚会或者一个综艺节目,人们希望看到嘉宾或演员更多的表演活动,希望主持人的话少一些,说清规则或者点到即止即可。在教学活动中同样如此,教师如同主持人,通过提供合适的道具和活动方式来主导推进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学生如同嘉宾,是整个课堂的主角、主体,是各项活动的承载者。但是事实上,喧宾夺主的现象比比皆是,往往有的教师眼睛不离教材,不和学生互动就能上完整节课,无疑这样的课堂是枯燥低效的。现在,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达,和计算机的普及,初中生可以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为了课堂上学生能够高效、愉悦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从行动上变革课堂教学,通过改变师生关系,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一、初中生在科学课堂的成长需求

何谓成长需求,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不像在小学时那样懵懂无知,教师教什么学什么,来自于父母或者自身或者受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会对自我的实现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同样,在科学课堂上,他们也有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对学校初一年级8个班学生进行的书面调查,统计分类出如下表所示这些需求:

教师行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错题的展示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设计一些小活动,吸引兴趣理论知识要多与实际生活结合

能够经常提问不举手的学生多去實验室亲自动手操作讲练习时要仔细分析学生做错的题目和不会的题目

不能偏心优等生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操作每节课要有总结部分

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讲解部分内容

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着强烈的需求,希望教师提供丰富的平台,展示自己。

二、基于学生成长需求,改善师生关系、变革课堂教学的策略

《教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在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主宰者和绝对的权威。经常满堂灌、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如何真正地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者呢?

(一)尊重学生,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对待。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自尊心强,敏感脆弱。笔者曾经在课堂练习时,直接拿起一位学生的错误答案进行展示说明,经过此次调查,才意识到当时的做法是有问题的。教师直接投影展示了他(她)们错误的答案,即使其他同学的笑声没有恶意,也会让他(她)们受到伤害。对此,教师可以复述错误的答案或将其复制到黑板上,不要具体指出是谁的答案。另外,在课堂上主动举手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受到教师的青睐,获得表现的机会,但不举手的学生可能由于胆子小,缺乏勇气,但却不希被忽视,内心同样渴望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教师要照顾到这一群体,满足其参与意识,给予发言权。

2.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公正。一些优等生由于在教师的心目中建立了较高的诚信度,所以他们偶尔没完成作业或者调皮时,能够轻易地免于批评,这让另外一些学生心理不平衡,认为教师偏心。所以教师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高效完成的先决条件。

(二)摒弃教师是绝对权威的传统观念,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设置悬念,让课堂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总是播放到最有悬念的时刻插播广告,这样观众不会离开。同样,如果整个课堂平铺直叙,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不妨设计一些有悬念的活动,让学生好奇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主动地融入课堂、积极地和教师呼应。比如酸碱指示剂可以设计“无字天书”,即用棉签蘸着氢氧化钠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喷上酚酞后,就呈现红色,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必定积极地参与到和教师的互动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环节也是同样,如果播放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新课,学生提不起兴趣,但是如果敲鼓,大鼓前面的蜡烛随之有节奏地跳动,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无从知晓,立刻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这样接下去的课堂他们的心再也不会离开。

2.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生成性的问题最让学生记忆深刻,最能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如实表达。比如在讲生命的诞生,胎儿被包裹在羊水中,马上有学生反问:为什么胎儿没被淹死。这时老师引导:胎儿在母体内是用肺呼吸吗?怎样获得氧气和养分?这样,氧气和养分从母亲的血液中通过脐带传递给胎儿这一知识点,学生便深刻地记住了。所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千万不能对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充耳不闻,相反要给予肯定,耐心解答,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民主的。

3.关注学生思维,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和活动。对于教材,教师可谓是烂熟于心,但是在讲授的时候,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在讲小肠绒毛特点时,大多数教师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或者直接出示图片,然后提问:小肠绒毛的数量有什么特点。学生齐答:多。这是教师设计问题的逻辑结构出现了跳跃,完全把学生当成了自己。事实上,如果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出绒毛,多数学生却不知道,很多学生在齐声回答时会人云亦云,从众心理强烈。再比如直接展示小肠皱襞,告知皱襞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学生其实是不理解的,他的思维过程出现了断层,教师可以用多次折叠再展开的白纸和一张未折叠的A4纸进行对照,比较两者表面积的不同,定会让学生恍然大悟。

4.找准切入点,设计丰富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才是绝对的主角。如何给主角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学生希望可以通过有趣的活动学习知识,而科学教材恰好有很多内容可以满足这种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多想、多借鉴,才能准确地设计出有效的活动。例如固体传声,教材设计的活动是敲桌子,教师可以引入“土电话”游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节,可以让学生吹大气球然后松手,思考气球为何向空中飞去,进而思考火箭发射的原理,寓教于乐。一些实验尽量让学生在实验室完成,而不是教师个人演示应付了事。学生自己动手做过,才能印象深刻。一些由于器材限制只能演示的实验,可以先讲清楚规则,让学生代表完成,这样其他同学抱着纠错的心理,反而更能集中注意力。比如酸碱溶液的腐蚀性,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可以教师演示,其余的锌粒、铁片和铜片可以让学生演示并亲自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是否产生氢气。在讲解作业课堂练习时,遇到难题,不妨让学生来充当小老师,效果往往出其意料地有效。建立起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高效完成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教师应及时地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改变师生关系,变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追求,最终达到教育的核心目标,即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2003年07月.

[2]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教育研究.2003年第04期.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新桥中学,上海 201612)

猜你喜欢
改善师生关系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