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年级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8-11-07 04:47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纸鹤大班算式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中心小学)

解决低年级实际问题的教学,就是要联系学生实际并且和生活紧密结合,从亲身体验中总结出计算方法。想要提高小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就要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但由于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一些需要逆向思考的题,思维跟不上,脑子转不过弯;并且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语少,语言单调,即使明白了算理,有时也不会表达。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引导,并让学生用数学性的语言叙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对实际问题的理解。

一、以图代字,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解决实际问题是从以直观的图为主到半图半文,逐渐过渡到完全用文字显现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开始,又是进一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基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很重要比重。因此,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理解题意,弄懂数量关系时,再让学生复述解题思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一年级上册第36页自主练习第5题,这是两道以图代字的加法、减法数学题。

这是两道看图列算式题,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的意思,然后用上原来有________又________现在一共________只?这是第一题的含义;第二题的含义是:用上原来有________跑了________现在还剩________只?最后引导学生套上模式复述。还可以让学生上来表演这一过程。左图是原来有三只小鸡在吃虫子,就在第一个框子里写上数字3,又跑来两只,就在第二个框里写上数字2,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就在第三个框子里写上数字5,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口述,同桌或全班交流。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说说右图中画的是什么?一共有几只鸭子?跑了几只?还剩下几只?这是一个减法算式,图上共有的鸭子数写在第一个框里,它表示一个合数,跑了一只鸭子数写在第二个框里面,跑了的数就是减去的数,这样长期训练下去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提高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图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图文结合非常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学生愿意解决这些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从而理解题意。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由于新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以图画形式呈现,学生必须先看懂图,如第二册63页第八题折纸鹤。

这是一道图和文字相结合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阶段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学生初学有点抽象,难度较大。怎样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呢?我首先尝试让学生反复读题、仔细揣摸,然后再提出问题加以引导,达到人人能口述解题思路的目的。提问:左图题里告诉我们什么事?(小红和小丽折纸鹤)知道了什么?(小红折了37只,小丽折了25只,)这也就是题里告诉我们的两个条件,求什么?(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用什么方法才能求出?用加法算式。37+25=62(只)。这是一道求和的实际问题,求两个折纸鹤的合数用加法计算。提问:图里告诉我们什么?(送给幼儿园小班23颗,送给幼儿园大班45颗),这就是图里告诉我们的两个条件,求什么?(送给大班的小星星比小班多多少颗?)用减法算式。这是一道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求送给大班的小星星比小班多多少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用送给大班的颗数45减去幼儿园小班颗数23,算式是:45-23=22(只)。再让学生反复练习口述,指名口述,同位互相练习,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争先回答教师的提问,学习效果显著。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动了脑,还动口,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一年级开始打下牢固的基础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关键。

猜你喜欢
纸鹤大班算式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怎么写算式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迷上千纸鹤
纸鹤的声音
好玩的算式谜
千纸鹤能不能有一千种样子
一道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