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提取再加工,高效寻求课堂“真金”
——以我的几节语文阅读教学课例谈

2018-11-07 04:47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真金淘金者金子

(南京市东山小学)

一、搜寻信息,快速串联文本

1.教学片段:《金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下同)

师:同学们,文中多处出现了题目“金子”这个词,请你找一找,并圈出来。

生: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生:他们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

师:淘金者蜂拥而至结果却(板贴:扫兴离去)

师:对在这段里,我们知道了淘金者(读两个词)蜂拥而至结果(生齐:扫兴离去)。

生:彼得弗雷特不甘心落空,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

生: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

生: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师:你觉得此时的彼得是什么样的心情?(骄傲 自豪 高兴)

过渡:淘金者蜂拥而至却扫兴离去,关注这三段,彼得在淘金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板贴:不甘心 失望 若有所悟 不无骄傲)

过渡:看来大家掌握这个本领了,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就能很快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哦。

为提前引导学生找寻有关线索“金子”的句子,我设计了以下自学导航,引导学生先学后教。

2.教学思考:文章题目或文章关键词是连串文章的关键

考虑到记叙文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较多,兴趣也较浓。因此,教学时抓住题目“金子”这个关键词理清文章脉络,并通过学生自学找出表述主人公心情变化的词语,随机板书,以学定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组织学生读书讨论,顺理成章地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教学时这类课文时,老师应该给学生这样的一根线,学生提取信息时能够迅速找到文本的线索,在初读感知时能够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二、依托信息,感受人物特点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白衣战士——叶欣。请看学习任务(出示ppt,请学生完成相应填空:在我看来,叶欣是______的人,因为______。)(学生默读语段,并开展深入思考,并对对应文本进行批注,为小组合作轮流发言集体展示做准备。)

生:我觉得叶欣是个舍己为人的人。因为课文中提到“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做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

生:我从“科室里似乎仍然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春风般的抚慰和温暖。”这句话中感受到叶欣是个乐观爽朗的人。

师:是的,同学们能从围绕叶欣的事例中感受到人物的品质,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概括,这是一种能力。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五小节,试着像刚刚两位同学说的那样,想象叶欣抢救病人时不顾一切、奋不顾身的样子。

生:老师,从叶欣一系列的动作中我也能看出叶欣的技术高超。

师:你很会读书,往往动作词语的精准考验一个人写作的功力。你读出了哪些动作的词语呢?

生:我从“迅速赶来”“娴熟摇高病床”“给予面罩”“注射”“监测”等词语中看出叶欣的技术娴熟。

师:是呀,这些医学术语,我们阅读时还会有些困难,可是叶欣能够非常熟练地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可见她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做到了抢救病人时的争分夺秒,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护士长。

(4)环网柜处还需设置电压互感器,根据安装地电气条件和安装要求,选择电压互感器型号为JDZ9-10Q,高压侧电压为10 kV,低压侧电压100 V。绝缘性能优良、耐潮湿。

……

2.教学思考:重点段落细节描写是感悟人物品格的钥匙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影响学习的条件包括外部输入信息的组织,在短时记忆加工中的新旧信息的相互作用以及伴随而来的知识编码。所以,学习的重点不在记忆而在编码。批注、做笔记这些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而且可以为他们在今后的回忆提供线索。学习人物传记等文章时,提取信息需要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特点。

三、整合信息,填补对话空白

1.教学片段:《金子》

过渡:几年后彼得回到家乡,当年的淘金者问他:“彼得,你淘到金子了吗?如果你是彼得,你会怎样回答呢?同桌两人讨论一下

师:彼得,听说你发大财了,你淘到金子了吗?

生:我找到了啊!

师:(追问)淘金者:你找到多少金子了啊?(夸张)

生:不是那种金子,我找到真金啦(那你是怎样得到的呢)

师(继续追问)啊?你没挖到金子,你怎么又得到唯一得到金子了呢?你怎么找到真金的呀?

生:我是通过种花得到的金子。

师:你原来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找到了真金啊。(板书:劳动)你怎么知道要种花呢?

生:我看到了一场大雨过后,土地长出了绿茸茸的小草(板书:思考)

师:我们真后悔啊,当年我们都扫兴离去,你当时怎么没跟我们一起离开呢?(板书:坚持)

师总结:彼得,原来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是靠这些找到了真金,实现了你的梦想,你可真是我们村的骄傲啊。(掌声)

2.教学思考:省略号留白是信息再加工的训练阵地

《语文新课标》指出,中年段学生在口语表达时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课上笔者创设情境,让孩子在对话中体会文章表达的道理。本课的板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中,提炼出关键词:“劳动、坚持、思考”了解彼得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劳动,积极思考才获得了属于他自己的“真金”。预设外的生成即课堂中的生成在课前的预设之外,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预约型生成性教学资源,借机施教,把生成性教学资源点“石”成“金”。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预设之外的是学生能主动提出除了他的辛勤劳动,我觉得还有他的“思考和坚持”,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精彩之处,这些文字为寻找“真金”真是锦上添“话”。

四、提取信息,需循序渐进开展

1.明确具体要求

在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先扶后放的过程,因此一开始需要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即告诉学生老师想要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搜索提取哪些信息,否则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因毫无目标而效率低下。因此在初读文本后,教师可以将信息问题抛给学生,这样无形中就可以聚焦学生思维能力。

2.历练筛选能力

信息往往很多时候是不可以直接使用的,特别是学生到了中高年级,他们遇到的考试题目也从一开始的照抄信息逐步变成概括信息。因此只有在必要的筛选和再组织才能清晰地总结概括人物特点以及展开合理的想象。

3.不断强化能力

学生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不仅在课堂中也需要在阅读课外文本、考试试卷分析等各个渠道去不断强化,这样能力才能在反复的训练中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才会逐步呈现螺旋式上升,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真金淘金者金子
农民培训花样新 创业创新取真金
挺为劲草 淬就真金
边境往事 霍尔果斯“淘金者”
黄金时期真金行动——2017年全国各省交通运输工作盘点
大数据“淘金者”曙光发布方舟平台
春天的早晨
把铜当金子卖
一个接一个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