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对白玛咖中玛咖酰胺含量的影响研究

2018-11-07 06:46木积成王石华兰玉倩和智坤
生物化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亚麻酰胺海拔

木积成,王石华,兰玉倩,和智坤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 674100)

玛咖(Lepidium meyenii Walp.)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秘鲁的安第斯山区[1]。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玛咖在安第斯山区具有长期的种植和食用历史。近20年来,许多研究证明了玛咖具有提高人畜生育能力、改善性功能、抑制前列腺增大、抗疲劳、抗抑郁、改善骨质疏松和提高记忆力等作用[2]。玛咖中含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玛咖酰胺为目前仅在玛咖中发现的一类化合物,作为玛咖特有成分而备受关注。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神经细胞保护和神经系统调节等生物活性,并推测是玛咖提高生育能力的主要活性物质[3-6]。

我国于2002年开始在云南丽江进行育种和种植实验,主要种植于海拔2600m以上的高寒山区,成为丽江市政府重点支持扶持的生物产业。2011年,我国卫生部批准玛咖作为新资源食品(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3号),进一步促进了玛咖种植面积,玛咖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壮大,在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等地种植成功。玛咖行业有这样一种说法,种植在高海拔区域的玛咖品质最好,然而此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基于此,本项目以不同海拔产出的玛咖为研究对象,对主要活性物质玛咖酰胺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明晰种植区域海拔对玛咖品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玛咖原料

实验材料包括在丽江玉龙县太安乡(海拔2820m)、玉龙县文笔山(海拔2904m)、玉龙县太安乡(海拔3040m)、玉龙县南溪村(海拔3105m)和古城区后山村(海拔3191m)共5个不同海拔区域玛咖种植地中采集到的新鲜白玛咖,采集时间均为2016年1月,5个海拔区域直径最大相差9.6km。新鲜玛咖采集后运回实验室进行清洗、自然晾干,实验前用粉碎机打粉,放入密封袋封存。

1.1.2 试剂

玛咖酰胺对照品:间甲氧亚麻酰胺、亚麻酰胺、间甲氧亚油酰胺、亚油酰胺、十六烷酰胺,由北京中科健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石油醚(分析纯)、乙腈(色谱纯)。

1.2 仪器与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60 LC)、智能超声波超声清洗机、旋转蒸发仪(LabTech EV311/341)、离心机、电子分析天平(MS205DU)等。

1.3 方法

1.3.1 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1g玛咖粉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35mL石油醚后用封口膜封口,置于超声清洗机中,200W、50℃超声提取15min。超声完成后摇匀,将提取液和玛咖渣一同倒入50mL离心管中,用石油醚清洗锥形瓶3~4次后,5000r/min离心10min。将上清液倒入圆底烧瓶,旋转蒸干后加入10mL乙腈,充分摇匀溶解提取物后吸取至25mL容量瓶,再加适量乙腈至圆底烧瓶摇匀后吸取至上述烧瓶3次后,取适量乙腈定容至25mL。

1.3.2 检测条件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色谱柱:Waters Xterra C18;流动相:等度洗脱,乙腈∶水为90∶10,其中水相含0.2%苯甲酸;流速:0.6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

1.3.3 检测指标

根据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玛咖干制品》(DBS53/001—2015),本实验主要检测间甲氧亚麻酰胺、亚麻酰胺、间甲氧亚油酰胺、亚油酰胺、十六烷酰胺共5种主要的玛咖酰胺成分,检测方法与该标准一致。

1.3.4 玛咖酰胺对照品配制

称取间甲氧亚麻酰胺、亚麻酰胺、间甲氧亚油酰胺、亚油酰胺、十六烷酰胺标准品24.77mg、21.57mg、23.37mg、10.03mg、10.31mg,分别用使乙腈溶解并定容于10mL的容量瓶,再分别取1mL、2mL、1mL、5mL、5 mL混合并定容至20 mL,成为5种玛咖酰胺混标的标准使用液。取0.25 mL、0.50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mL、3.00 mL、4.00 mL,用乙腈定容为5 mL,同标准使用液形成标准系列各浓度用于液相检测。标准曲线制作结果,间甲氧亚麻酰胺y=2.1857x+17.38(R2=0.9956);亚麻酰胺标准曲线y=5.1675x+7.0847(R2=0.9973);间甲氧亚油酰胺标准曲线y=5.9281x-5.6309(R2=0.9872);亚油酰胺标准曲线y=32.407x+18.362(R2=0.9984);十六烷酰胺标准曲线y=10.291x-37.589(R2=0.996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海拔种植的玛咖其酰胺成分方差分析

对在5个不同海拔种植地采集的玛咖酰胺成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海拔对间甲氧亚麻酰胺、亚麻酰胺、间甲氧亚油酰胺、十六烷酰胺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对亚油酰胺具有显著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海拔种植地的玛咖酰胺成分方差分析

2.2 海拔对玛咖酰胺的效应分析

通过图1可以看到,在研究的海拔范围内,间甲氧亚麻酰胺、亚麻酰胺、间甲氧亚油酰胺、亚油酰胺、十六烷酰胺以及五种酰胺成分含量之和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在3040m海拔各种酰胺成分含量最低;之后随着海拔的升高急剧增加,间甲氧亚麻酰胺、亚麻酰胺、间甲氧亚油酰胺、亚油酰胺共4种酰胺在3105m海拔升至最高,十六烷酰胺在3191m海拔升至最高。

图1 不同海拔种植的玛咖其酰胺成分示意图

2.3 不同海拔种植的玛咖酰胺差异性分析

对在5个不同海拔种植地采集的玛咖酰胺成分进行比较,见表2。在3105m海拔生长的玛咖间甲氧亚麻酰胺含量最高达到1161.72mg/kg,极显著高于在其他4个海拔生长的玛咖;其次是在3191m海拔生长的玛咖,间甲氧亚麻酰胺含量为866.46mg/kg;间甲氧亚麻酰胺含量最低的是在3040m海拔生长的玛咖,仅为266.41mg/kg。

在3105m海拔生长的玛咖亚麻酰胺含量最高,达到5135.50mg/kg,极显著高于在其他4个海拔生长的玛咖;其次是在2820m和3191m海拔生长的玛咖,其亚麻酰胺含量分别为4362.97mg/kg和4113.46mg/kg,两者差异不明显;亚麻酰胺含量最低的同样是在3040m海拔生长的玛咖,仅为2070.33mg/kg。

在3105m海拔生长的玛咖间甲氧亚油酰胺含量最高,达到603.15mg/kg,极显著高于在3191m、2904m和3040m海拔生长的玛咖,但与在2820m海拔生长的玛咖间甲氧亚油酰胺含量差异不明显;甲氧亚油酰胺含量最低的同样是在3040m海拔生长的玛咖,仅为303.64mg/kg。

在2820m海拔生长的玛咖亚油酰胺含量最高,达到975.94mg/kg,显著高于在3040m和2904m海拔生长的玛咖,但与在3105m、3191m海拔生长的玛咖亚油酰胺含量差异不明显;亚油酰胺含量最低的同样是在3040m海拔生长的玛咖,仅为562.36mg/kg。

在3191m海拔生长的玛咖十六烷酰胺含量最高,达到1779.34mg/kg,极显著高于在2820m、2904m和3040m海拔生长的玛咖,但与在3105m海拔生长的玛咖十六烷酰胺含量差异不明显;十六烷酰胺含量最低的同样是在3040m海拔生长的玛咖,仅为1071.69mg/kg。

在3105m海拔生长的玛咖其酰胺总含量最高达到9386.75mg/kg,极显著高于在其他4个海拔生长的玛咖;玛咖酰胺总含量最低的是在3040m海拔生长的玛咖,仅为4274.43mg/kg。

3 结论与讨论

在研究的海拔范围内,5种酰胺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在3040m海拔各种酰胺成分含量最低;之后随着海拔的升高急剧增加,在3105m或3191m海拔升至最高。在不同海拔种植的玛咖中,间甲氧亚麻酰胺、亚麻酰胺、间甲氧亚油酰胺、亚油酰胺、十六烷酰胺含量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明确了种植区域的海拔对玛咖品质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并非海拔越高玛咖的酰胺含量就越高,两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前人研究表明不同海拔玛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具有显著差异,但干物质积累并不随着海拔增高而增高[7]。玛咖行业一致公认的种植在高海拔区域的玛咖品质最好这一说法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当然,由于本实验在每个海拔点选择的样本相对单一,研究结果可能还受到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表2 不同海拔种植的玛咖其酰胺成分多重比较

猜你喜欢
亚麻酰胺海拔
高海拔的甘南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英公司推出亚麻-碳混杂纤维预浸料系统 模具生产成本降低15%
新申亚麻&孙林:亚麻时尚的民俗融合
“逐梦森林”:新申亚麻&孙林时装发布会
国外二硝酰胺铵的发展现状
脂肪酰胺型季铵盐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