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散交联PMMA微球的制备

2018-11-07 06:46李哲
生物化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胶体微球转化率

李哲

(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

分散聚合通常是指溶解在有机溶剂(或水)的单体,在稳定剂的存在下聚合成不溶性的聚合物而分散在连续相中。分散聚合体系起始组分由引发剂、单体、稳定剂(分散剂)和分散介质四种基本成分组成。有时为特殊需要,还要加入交联剂、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等组分。目前,对分散聚合体系中各组成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展,各种新的单体、稳定剂、介质、引发剂和功能助剂日渐增多。而且国内外学者还开发出多种行之有效的分散聚合方法及相关技术,如种子聚合、开环聚合等技术应用到分散聚合中。可以说,分散聚合目前已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直至应用研究都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本文就单分散交联PMMA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1 单分散交联P(MMA-HEA)微球的制备

取110g去离子水和一定量已精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加入到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冷凝管的2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分散并开始加热,到达一定温度后加入一定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交联剂、引发剂、pH缓冲剂,继续水浴加热至78℃反应3~5h,即可出料。

1.1 测试与表征

1.1.1 红外光谱分析

将干燥后的粉末样品和干燥后的溴化钾粉末于玛瑙混合均匀后,研磨成更细的粉末,然后压片,最后把压好的片置于红外光谱仪中,扫描观察。

1.1.2 UV-vis分析

将载玻片至于一定浓度的乳液中,在50℃的条件下成膜,烘干即得胶体晶体薄膜。在Tu-1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观察胶体晶体薄膜的UV-Vis谱图。

1.1.3 转化率的测定

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为取一定量的聚合物乳液(W1)放入已准确称重的表面皿(W2)中,而后放入50℃的烘箱中,干燥12 h后称重(W3),按式(1)计算聚合物的实际固含量Gu1,然后按照配方计算乳液的理论固含量Gu2,按式(2)计算聚合物的转化率C%: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的影响

2.1.1 引发剂用量对体系转化率的影响

引发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的趋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引发剂用量较少时,无皂乳液聚合的最终转化率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用量达到0.35%时,转化率达到最高为95.3%,而当继续增加引发剂的用量时,转化率反而下降。随着引发剂用量的提高可以加速体系中自由基的生成速率,从而提高了自由基在水相中的浓度,增加了自由基向胶束扩散几率,因此生成的活性中心增多,转化率提高。而当引发剂用量达到一定值后,增加引发剂的用量,使得自由基浓度过大,自由基之间的偶合终止反应加快,链终止速度增大,转化率降低。因此,当引发剂的用量为0.3%~0.4%较为适宜。

图1 引发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2.1.2 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的趋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当聚合反应较短时间时转化率较低,反应进行到100 min时,转化率只有5%;随着反应的进行,在120~140min时,体系转化率迅速增大,当反应进行到150min达到95%左右,且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转化率没有太大的变化,聚合反应接近聚合完全。

图2 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2.2 红外光谱分析

谱线a、b均在1730cm-1处都有明显的吸收峰,这是由C=O的伸缩振动引起的;在1150、1190、1240、1268 cm-1处有由C-O-C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峰,这都表明了PMMA的存在。b在3550~3700 cm-1处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这是由-OH所引起。这说明了HEA成功的进行了共聚,见表1。

表1 吸收峰及化学键

2.3 UV-vis分析

图2a和2b分别是PMMA和交联P(MMA-HEA)胶体晶体紫外-可见光透过光谱图。如图所示,谱线a、b分别在549nm、548nm处的吸收峰为胶体晶体薄膜的Bragg一级衍射的结果。

图3 胶体晶体薄膜的紫外-可见光透过光谱图

根据Bragg方程,胶体晶体的一级衍射波长为:

式中:na是胶体晶体的折光指数;Ф为入射光线与晶平面法线的夹角。

如果假定微球的堆积密度为74%,则na=1.489;考虑到面心立方紧密堆砌结构的晶格常数(a或b)的关系为:d111= d111= (2/3)1/2a (2/3)1/2 a,则式(3)可写成:

将λmax=549nm,na=1.489,Ф=0(即入射光垂直入射(111)晶平面时)代入式(4)可求得a=225nm。

通过UV-Vis谱图得到的胶粒粒径增大与从SEM照片上观察到的PMMA微球粒径基本吻合。可见制备的胶体晶体中微球是紧密接触的,晶体的晶胞尺寸约等于微球的直径。

图3b是交联P(MMA-HEA)胶体晶体紫外-可见光透过光谱图。同样,可以由Bragg方程可以算出微球的粒径为225nm且与从SEM照片上观察到的交联P(MMA-HEA)微球粒径基本吻合。这说明当HEA用量不大时,HEA的引入对微球粒径的影响不大。

3 结语

通过对聚合条件的研究可知,引发剂的用量为0.3-0.4wt.%较为适宜;反应150mins时转化率达到95%左右,且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转化率没有太大的变化,聚合反应接近聚合完全;75℃为聚合反应的适宜温度;TMPTA共聚单体的引入对于体系的转化率影响不大。

根据红外图谱我们可以看出,交联P(MMAHEA)的红外谱图相对于PMMA的红外谱图在3550-3700cm-1处的吸收峰明显变强,这说明HEA在体系中成功进行共聚。

通过对胶体晶体紫外-可见光透过光谱的分析可知,PMMA胶体晶体以及交联P(MMA-HEA)胶体晶体在549nm处均发生了Bragg一级衍射;并通过Bragg方程算出微球粒径的大小于SEM照片上微球的粒径基本一样。

猜你喜欢
胶体微球转化率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悬浮聚合法制备窄尺寸分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微球
黄河水是胶体吗
曲料配比与米渣生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的相关性
TiO2/PPy复合导电微球的制备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可吸收止血微球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