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电影”在电视节目中的文化担当

2018-11-07 03:27王小利
新闻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微电影电视节目

王小利

【摘 要】从传播学视角来说,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媒介颠覆了传统电影的传播模式,从传播主体到传播方式,都改变了受众对于电影的传统认识。基于视频传播多元化,受众结构和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微电影的传播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媒介文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这种媒介文化正与传统的电视媒体走向融合,为人们提供一场参与式、分享式的视觉盛宴,并担当传播社会文化的角色。

【关键词】微电影;电视节目;文化担当

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平台的开放,微电影一时成为炙手可热的视频传播模式。各种微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但在”微电影热”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将微电影成功打造成一道文化大餐,一直是媒体人探索的问题。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各种媒体之间正在努力趋向融合,新媒体的产物微电影与电视节目的联姻,如青海卫视的《幸福微剧场》、重庆卫视的《微电影》、江西卫视的《家庭幽默录像》等电视栏目,无疑是微电影华丽转型的典范,给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探索路径。

一、“微电影”栏目开播现状

2012年10月,陕西卫视在全国开设了第一个微电影电视栏目《华夏微电影》,该节目旨在结合微电影的形式,每天为观众展示一部故事性强、电影元素丰富、内容时尚、兼具娱乐趣味的微电影,用丰富的视觉元素、极强的故事性来打动观众。无独有偶,重庆卫视也开播了电视节目《微电影》《星电影》,以“梦想照耀现实,电影与我同行”为宗旨,用理性的态度、文化的视角和鞭辟入里的观点,打造高品质的微电影。其题材朴实无华、公益性强,用平民化、大众化的视角来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同年8月,青海卫视的《幸福微剧场》开播,栏目整合了电视、互联网、新媒体、杂志等资源共同推广微电影运营模式,集合知名电影人、专业电视编导、广告创意人,精选微电影作品。在內容上紧贴微生活话题,打造全新的微电影。也是在同一年,江西卫视推出的一档集脱口秀、风趣幽默于一体的大型生活类节目《家庭幽默录像》,走的是全民参与的草根路线,节目内容主要是集纳各种搞笑微电影(微视频)演绎当今热门话题。视频内容题材广泛,既有普通老百姓用DV、手机拍摄的生活记录,又有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搞笑短剧,同时还引进了国外的一些幽默视频。这档节目刚一播出就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并创下收视高峰。这些电视节目创新模式的成功,充分说明人们对微电影文化娱乐消费形式的青睐,也说明微电影创意文化对繁荣我国文化产业有着特殊的魅力。正如有学者所说:“品牌卫视推出的这个微电影栏目,为传统电视媒体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不同凡响的视觉盛宴,而且还整合了多种媒体资源,升级了微电影的运营模式,有利于传统媒体更快、更稳、更健康地发展下去。”[1]电视台开办微电影栏目,实现了网络、电影、电视的三方跨界融合,既给了微电影发展的平台,又拓展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

二、“微电影”在电视节目中的文化担当

(一)微电影提升了电视栏目的互动性和亲和力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普通百姓也能够掌握简单的视频制作技术,积极参与到各种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如江西卫视的《家庭幽默录像》迎合了现代人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时代要求,给百姓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分享生活乐趣的平台。如每期节目都有一个“拍客面对面”环节,栏目组会邀请优秀视频的制作者来到节目现场,与观众互动。这些拍客中,有高校大学生,也有普通市民,还有身怀绝技的特技达人,节目让各行各业的拍客从幕后走到台前,分享视频制作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拍客们的参与积极性。这种全民参与的制作方式,接地气、传递人间温情,反映了小人物的命运,实现了情感共鸣。电视栏目将微电影这样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形式搬上荧幕,其广泛的参与性、分享性让草根民众有了满足感,实现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节目中的很多“微视频”都是来自平民百姓。如宝宝成长记录、儿童经典语录、家庭成员活动等;动物的各种喜剧片段、特长表演等;户外活动趣味集锦;创意整蛊、命题短片以及各类无意中捕捉到的精彩视频片段。而被称为“搞笑哥”的刘仪伟倾情加盟,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天马行空的活跃思维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更增添了此节目的喜剧元素。栏目在视频编排上主打“幽默”风格,征集了海量爆笑幽默视频;在制作技术上表现有力,充满节奏感、时代感和主题性,把各种视频用一个主题串联起来;节目录制过程中力争在播放视频的同时与观众亲密互动,“幽默等级考”就是对视频中的故事预留悬念,让现场嘉宾与观众猜测结果,模仿节目中微电影的搞笑片段。

(二)微电影丰富了电视节目的文化样式

“《华夏微电影》规定,微电影在电视平台上播出,必须满足三个要求: 电影的画面质感,电影的形式美感和电影的表达情感,而符合主流价值观则成为先决条件。”[2]由于网络微电影缺乏完善的审核制度,所以还处于一个自由无序的发展状态,依然有一些视频存在着以暴力、低俗做噱头,屡屡碰触底线的行为。所以微电影融入电视媒体,应该以整合平台资源为基础,走专业化发展路子。微电影与电视这个“全景式媒体”的联姻,再加上真人秀的表演,这种多元化的方式正好契合碎片化、快节奏的时代特征,满足了受众对于精短快捷的视觉体验的诉求,弥补了传统电视剧和电影在这方面的不足。微电影与电视节目的结合,使它实现了从“草根”到“精品”的蜕变,也同样丰富了电视节目的文化样式。电视栏目把碎片化的微电影视频,用主题融合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把微电影的灵活性、参与性、平民性、多元性、艺术性、公益性与电视栏目巧妙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一场参与式、分享式的视觉盛宴,充分展现微电影的传播魅力。

(三)微电影增强了电视节目的公益引导力

娱乐节目也同样承担着社会监督者和守望者的功能,如重庆卫视的《微电影》《星电影》中的微电影,所包含的主题丰富多彩,具有时代性。它迎合了观众个性化的审美需求,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将娱乐精神与社会担当相融合,在幽默中彰显公益性。节目中的公益微电影视频有很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内容,旨在分享关爱,传播公益,其丰富的公益内涵与独特的感召力,体现了微电影对社会公益的倾情奉献。另外,从宣传式的理性说教转变为关注受众情感诉求的人性化的情感表达,节目也有对食品安全、 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关注,运用幽默的手法,将严肃的行为规范、道德教育通过轻松诙谐的形式进行传播,使受众在愉悦的心情下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公益微电影传递的信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唤醒人们心中的良善,让受众在情感深处获得共鸣,凝聚社会正能量,提高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度,使公众明确自身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提高公众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自觉性,进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幽默娱乐到热心公益,完成了此类栏目社会功能的深度嬗变。

(四)微电影延伸了电视节目的社会反思性

新媒体时代,文化环境日益多元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糅合到一起,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微电影不但追求美学传播效果,更注重人文关怀,并一直努力探寻现实生活的真谛,挖掘真善美的资源,唤起人们的理性思考。江西卫视的《家庭幽默录像》虽然主打幽默风格,但节目把很多富有思想内涵的微电影用一个主题串联在一起,这些主题浓缩着人生哲理,或赞美,或批判,或鞭策,追求着独立的品格,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栏目每一期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深刻反映着社会现实,如“电视农民工的心酸历程”,道出了新时代电视媒体人工作的酸甜苦辣,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了解电视工作者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一面,让观众深感电视媒体人光鲜亮丽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艰辛付出;另一期节目“光棍节狂欢夜”,为单身男女列出了各种创意求爱攻略,让大龄剩男剩女深受启发;还有的调侃酒后驾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都可以让受众产生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结语

微电影短小精悍、节奏明快、叙事性强、结构精巧,电视栏目利用自己的平台,将微电影的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一种超脱了精英与大众,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娱乐,主流与草根区隔的文化传播模式,同时担当起文化传播的责任,引导文化发展。

注释:

[1]何孟霞.论微电影中的文化体现及其传播[J].青年文学家,2013(30):75-76.

[2]徐小兰,李荣.空间理论视角下微电影电视化的范式——以陕西卫视《华夏微电影》为例[J].现代传播,2013(07):93-95.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微电影电视节目
中国微电影的发展生态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