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艺术自媒体与城市空间下的艺术传播

2018-11-07 03:27程粟
新闻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城市

程粟

【摘 要】新媒体技术改变了艺术传播的方式,艺术传播媒介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自媒体。近年来,基于城市空间下的地域性艺术自媒体对所属城市的文化艺术推广与形象建设、艺术家创作交流与市民审美生活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微信公众号“苏州艺术志”为对象,通过对公众号在传播内容、形式与效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苏州市艺术活动现状和市民对艺术传播的接受行为。另外,本文从加强艺术机构与自媒体平台的整合传播、平衡学术性与大众化、丰富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方面对地域性艺术类自媒体的发展提出初步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苏州艺术志;艺术自媒体;城市;艺术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苏州艺术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7LX016)阶段性成果。

艺术传播不仅深刻影响着艺术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推动艺术家群体所属城市的文化及形象建设,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新的传播媒介的兴起,这种紧密性愈加明显。近年来出现很多依托地方城市艺术资源的地域性艺术自媒体,比如苏州的“苏州艺术志”,这种地域性艺术自媒体在移动互联网端的传播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对于所属城市的艺术家、市民、城市文化形象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地域性艺术自媒体推动城市文化内涵的建设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地域性差异明显的城市文化或者说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是非常重要的。[1]依托地方资源的艺术自媒体与当地城市的文化艺术传统以及当代公共文化艺术活动紧密结合,广泛的与市民建立起快捷有效的互动,将城市的文化艺术通过移动互联网广泛、即时传播至大众,同时借助受众的转发对外扩大影响力。这种具有城市文化差异性的自媒体艺术传播能构建出所属城市的文化特色,促进城市精神内涵发展,给予市民城市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与传统的艺术传播媒介不同的是,新媒介环境下的艺术传播活动从线下转向线上,艺术品的呈现形态也由实地实物转为网络图像,更重要的是新媒介通过对场景的重构削弱了有形地点与社会地点之间曾经非常密切的联系。[2]因此,地域性的艺术自媒体能更即时广泛地传播城市的艺术文化讯息,更有效的将城市空间下的艺术家、艺术机构与普通市民联系起来,同时推动市民审美水平的提高。地域性的艺术自媒体平台所构建出的艺术空间、知识场域,对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丰富市民审美生活、提升艺术家创作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苏州艺术志”公众号始建于2015年2月28日,是以与苏州城市相关的各艺术资讯活动、艺术家、艺术品、工艺类非遗传承等为主要传播对象的艺术类专业自媒体平台。其内容多来自原创和采编,涉猎艺术领域多个层面,采选的信息紧跟热点,通常编选与市民生活相关,关注度较高的展览活动、艺术家、作品以及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相关资讯。同时还与苏州各美术馆、博物馆等保持合作,积极联合苏州各大美术馆、美术学院、传媒企业共同举办艺术展。经过3年来的努力拥有了较为固定的受众群,且受众达到了一定的粘度,已成为苏州文化艺术新媒体领域的中坚。

二、“苏州艺术志”的运营模式与推文分析

“苏州艺术志”公众号分为每日内容推送和另外三个大版块。每日推送版块的推送内容包括苏州本土艺术品艺术家介绍、艺术展讯的通告、作品征集的信息以及苏州近日的文化艺术热点,内容扎实有独创性且扣住热点和受众需求。另外三大版块分别是栏目、艺邻里和微店。艺邻里版块贴近民生,标题大多充满趣味,可读性很强,对受众的专业性和艺术鉴赏力的要求不高,接近民生的内容面向更为广大的受众。而微店版块是公众号的艺术市场衍生版块,作为纯艺术的自媒体平台,受众范围较小,无法达到社会媒体类公众号的粉丝量,商业运作广告收入少,微店版块试图结合文创产品开发,面向文化艺术市场。三大版块中的栏目板块下设美术、工艺、视界和展讯四个小版块,是公众号的主要版块结构。

美术版块:所有的文章内容皆为原创,文字十分精炼典雅,内容结构简洁明了,文章配的图片也十分合题,整体风格统一,以典雅清淡为主,深受苏州艺术家及爱好者的青睐。

工艺版块:主要是推送相关工艺美术师和产品的介绍,文章依旧为原创,配图精致,展示效果不错,对于工艺类型丰富且技艺精湛的苏州工艺美术作品及工艺美术家的传播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视界版块:该版块主要以摄影作品的介绍欣赏和相关摄影征集活动为主,其还和一些固定的企业或工作室达成合作。

展讯版块:以介绍苏州籍艺术家的展览为主,对于推广苏州艺术家有积极作用。

“苏州艺术志”推文的内容大多由他们的工作团队自己采编,由团队成员对各个艺术家进行实地采访,将采编回来的信息整合,根据公众号中的栏目设置分别投放,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与众多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保持合作,获取最新的艺术资讯,在帮助其他机构宣传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公众号推广出去。因此相较于一些其他同类公众号直接转发信息,该公众号的独创性很强,例如“艺邻里”里面的内容都是实地采访与线下人物跟踪记录采访相结合,展讯栏目中的资讯主要通过和苏州各家美术馆、博物馆以及艺术家合作,获取展讯的实时信息,并加以推广。对于受众用户的管理,该公众号采用把关注平台的受众拉入交流群“艺术志后院”,并在群里定期抽奖发福利的方法,和受众进行良性的互动,以增加受众粘度。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苏州艺术志”在平台的结构设计上科学合理,各栏目版块条理清晰,而最主要的是在内容上下足功夫。“苏州艺术志”的推送内容紧扣城市的文化艺术,定位精准,寻找能与市民建立互通感的信息与表达方式,详实且具有独创性,能契合市民審美的需求,同时公众号为本地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建立起了推广平台,因此“苏州艺术志”这种运作专业、定位精准、风格鲜明的运营模式深受市民的喜爱,成为苏州艺术传播的主要媒体。

一个城市中具代表性的艺术专业自媒体平台的推送文章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城市艺术活动现状及发展空间,同时也能看到新媒体平台上的艺术传播对这个城市市民的审美鉴赏和艺术消费生活的影响。由此,笔者以公众号“苏州艺术志”在2018年5月所推送的有效文章为统计样本进行调查,来分析其中的文章主题类型以及接受度等数据。

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该公众号2018年5月推送的有效内容达到50篇,包含了展讯、艺术家、音乐、摄影等10类文章,基本将5月份苏州具一定影响力、较高艺术价值的资讯涵盖在内,同时推介了一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推文中以画展资讯最多,有18篇,占据了总量的36%,体现出苏州近年来的艺术家创作的活跃度,以及展览机构与艺术家的合作增多。如图1:

在上述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文章的阅读量作进一步统计,以期分析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对于苏州各艺术门类的喜好度和接受度。从统计数据来看阅读量最大的文章是:“静中:流连网师园20载,风景每天都不同”,达到了10678次,可以看出名家的知名度与艺术创作水准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度。阅读量在6000至7000次的有2篇(金鸡湖双年展、灵湖村水墨邀请展)内容均为展讯的推文;阅读量在5000至6000的共4篇,其中有3篇是展讯类(江南名仕尺牍展、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毕业设计展、曾小俊艺术展);另外阅读量在4000至5000的文章共有8篇,其中有4篇是展讯类文章。各类作品展览的资讯的阅读量总体上高于其他推文,在5月份所有阅读量达到4000+的15篇推文中有9篇,占比60%。

“苏州艺术志”的受众主要为一些从事文化艺术相关工作、具有一定艺术鉴赏力或平日喜爱并关注艺术的人。在以上15篇阅读量达4000+的文章中均体现出了名家的知名度、科技和创新、热点和审美偏好这些共性,不难发现,受众更倾向于关注个性化、现代化、富有创新、知名度高、内容详实的作品。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苏州艺术志”公众号艺术传播中各类作品展出的信息是其最主要的传播内容。“苏州艺术志”公众号在一个月内推送了18篇展讯文章,其中体现出了苏州文化艺术创作及成果展出市场的繁荣和艺术家、艺术机构的活跃度,另外展讯阅读量之高,也说明苏州市民对艺术展览的关注度,艺术展览对市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苏州的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工作政务、艺术作品、艺术展演等信息通过“苏州艺术志”自媒体平台的传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也提供艺术交流的机会。

三、市民对自媒体平台上艺术传播的内容偏好

针对苏州的自媒体平台艺术传播的现状,笔者对受众对于传播的内容偏好做了初步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受众更偏好接受哪些艺术类型。在调查受众对微信平台的推文中哪类信息感兴趣时,我们发现美食、旅游、新闻类的推文最受关注,但艺术类的推文受关注的程度也很高,达到了40.58%。这说明苏州市民具有较好的艺术审美能力,对艺术人文的欣赏及消费层次较高(如图2)。

另外,苏州的艺术门类丰富,对于受众偏好于哪一类也做了数据分析,根据结果可以看到(图3),传统工艺与绘画更受市民喜欢,从中也可以看出苏州的工艺美术的发达,与市民生活联系的紧密。自媒体平台上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手艺背后的故事,感受传统工艺的美,更好地推广和发展苏州的工艺美术。

四、地域性艺术类自媒体的发展对策

当下艺术在自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纷繁多样,对于艺术家、市民、城市文化形象等方面的提升影响非常显著,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内容的同质化、深度不够,描述性议题过多、传播主体与市民互动不够,存在疏离感等。所以对于地域性艺术自媒体来讲,其艺术传播不能只局限于艺术家群体、艺术机构之间的传播,更多的是要让市民大众参与进来,整体提升市民的文化生活层次和艺术审美素养,进而塑造地域性城市文化品牌形象。

(一)加强艺术专业机构与社会自媒体机构的整合传播

自媒体具有更丰富的表达手段,更精准的圈层定位以及更即时便捷的互动特性,但是因其公众号的影响力有限,除去强关系下对艺术信息关注度高的受众群外,主动订阅的用户较少,因此虽然很多城市中的艺术机构运营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但是都很难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所以,城市艺术类自媒体应积极与艺术机构进行整合传播,以艺术机构为艺术资讯的主要“生产”者,以艺术类自媒体为主要的传播平台,从而更即时地传播更丰富的艺术讯息。

(二)协调艺术传播的专业学术性与大众生活化的关系,提升艺术传播的沟通策略

艺术传播不能只在艺术家或者投资收藏者之间进行,而是要渗透进普通大众市民之中。通常大众的审美水平不高,阅读方式碎片化,过于学术性的内容无法抓住普通受众,但如果将艺术与生活结合,让艺术走进大众的生活,将能更好地达到传播效果。比如“深度苏州CITYSUZHOU”微信公众号9月的一篇艺术资讯推送文章:《姚建萍:我用苏绣,讲述中国故事》,将工艺美术与大众结合起来,让大众走进艺术,具有亲和力、感染力,获得了非常积极的受众反馈。过度的追求学术性会降低用户的粘度,原因在于普通受众在专业上的层次较低,无法参与进来,但是片面的追求艺术的商业化和生活化又容易导致艺术的低俗化,所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另外以苏州各类艺术资讯为例来分析,传播的内容中各类展览信息居多,大部分为描述性的议题,很难吸引受众,可以在沟通策略上改进,避免单一的文字叙述,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多使用图像、视频、音频等手段提高受众的关注度。

注释:

[1]梁笑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传播与城市文化格调的提升——以重庆大型交响音诗画《清明》为例[J].艺术百家,2010(03):76-79.

[2]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

(作者: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城市
城市开发区土地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集中供热并网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研究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