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生优质绿茶新品种湘茶研2号选育研究报告

2018-11-08 07:01李赛君黄飞毅段继华康彦凯陈宇宏张曙光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18年3期
关键词:福鼎春茶抗寒性

李赛君,雷 雨,黄飞毅,段继华,罗 意,康彦凯,陈宇宏,丁 玎,张曙光,董丽娟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农业部湖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 长沙 410125)

茶树遗传育种的发展和技术现代化是茶产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1]。根据育种目标,科学选用亲本,人工或自然杂交,发生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可能会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2]。云南大叶茶和福鼎大白茶是我国红、绿茶类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3],董丽娟[4-6]等通过云南大叶茶和福鼎大白茶杂交,选育出了湘红茶1号[7]、碧香早和茗丰等茶树良种,成为了湖南和江西等地区的主栽品种[8]。本研究从1978年起,以云南大叶茶为母本、福鼎大白茶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授粉,从其F1代中经系统选择,选育出茶树新品种79-6-16(命名为湘茶研2号)。

1 选育过程与方法

1.1 选育过程

1978年秋,以云南大叶茶(实生优良单株)为母本和福鼎大白茶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授粉,1979年10月,所得F1茶籽播种育苗,1980-1984连续4年进行实生苗选拔,1983-1984年进行无性系扦插苗比较试验。1988-1994年连续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1-1996年在郴州茶树良种示范场和岳阳黄沙街茶叶示范场布置并完成省级区试。在茶陵县洣江茶场、长沙县金井茶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高桥及马坡岭试验基地进行了生产示范。2010年起继续进行品质及相关性状鉴定并繁殖推广。

1.2 试验方法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种植规格为单行双株,行距1.4 m,穴距0.33 m,长10 m,小区面积为14 m2。试验设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参试品种(系)均为一足龄无性系苗木。

1.3 鉴定内容

1.3.1 植物学特性

观察其植株形态、叶片与芽叶性状等。

1.3.2 营养芽物候期

1994-1996年,连续3年进行春梢物候期调查。每年3月初在品比试验区分区分别选取剪口下越冬芽10个,挂牌固定观察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期,以达到30%为标准,参试品种(系)三次重复观察,每个品种共30个芽,每隔2~3天观察一次。

1.3.3 产量鉴定

茶树定植第四年,春茶采一芽二叶,夏茶采一芽二叶、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第五年和第六年采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按小区记载产量。

1.3.4 生化成分测定

1991-1993年,每年采春茶第一批一芽二叶和夏茶第一批一芽二叶制蒸青样,测定氨基酸、茶多酚和水浸出物。

1.3.5 品质鉴定

1993年开始,春季采第一轮第一批一芽二叶制烘青绿茶,夏季采第二轮第一批一芽二叶制红碎茶,进行感官审评。

1.3.6 抗性鉴定

采取大田自然鉴定法,按5级评分制,取三次重复(每小区10个点)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特性

湘茶研2号属小乔木,分枝角度49.8°,树姿半开张。叶长10.7 cm,叶宽4.2 cm,叶面积31.5 cm2,属中叶类。R值2.6,长椭圆形。叶柄长0.48 cm,叶脉对数9.6对,锯齿4.7个/cm,密;叶面微隆起。叶尖渐尖,叶缘平,叶齿深度中,叶齿锐度中。叶基楔形,叶色绿,叶片着生角度48.9°,稍上斜着生。芽叶黄绿色,茸毛多。

2.2 营养芽物候期

经连续3年观察,对照福鼎大白茶一芽一叶初展期为3月30日;湘茶研2号一芽一叶初展期在3月27日,比对照早3 d,为特早生种。福鼎大白茶一芽二叶初展期为4月11日,湘茶研2号一芽二叶初展期在4月5日,比对照早6~7 d。

2.3 产量性状

2.3.1 发芽密度

观察结果表明,湘茶研2号为芽数型。

2.3.2 百芽重

测定结果表明,湘茶研2号一芽二叶长5.8 cm,一芽二叶百芽重25.18 g。

2.3.3 鲜叶产量

1992-1994年,对湘茶研2号产量连续进行测定(表1),结果表明,第四年、第五年生茶树产量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当,第六年比对照高27.64%,三年总体平均比对照高11.16%。对第六年春、夏、秋不同季节鲜叶产量进行测定(表2),结果表明,湘茶研2号春茶比例大于对照福鼎大白茶,为42.9%,是春制优质绿茶的特色品种。

各区试点鲜叶产量见表3、表4。结果表明,在岳阳黄沙街和郴州茶树良种示范场,湘茶研2号的产量均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幅度为10%~60%。

2.4 生化成分分析

连续3年测定结果表明(表5):湘茶研2号春季和夏季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当,夏季茶多酚含量略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

表1 湘茶研2号品比试验区鲜叶产量 (kg/667m2)Table 1 The fresh leaf yield Xiangchayan 2 in comparison area(kg/667m2)

表2 品比区湘茶研2号六年生茶园各季节鲜叶产量 (kg/667m2)Table 2 Fresh leaf yield Xiangchayan 2 six year old tea garden of different seasons of in comparison area(kg/667m2)

表3 岳阳黄沙街、郴州茶试场湘茶研2号鲜叶产量 (kg/667m2)Table 3 The fresh leaf yield Xiangchayan 2 in Huangshajie,Yueyang and Chenzhou Experimental Tea Garden(kg/667m2)

表4 郴州茶树良种示范场湘茶研2号三至六龄鲜叶产量 (kg/667m2)Table 4 The fresh leaf yield Xiangchayan 2 at 3~6 years of age in Chenzhou Experimental Tea Garden(kg/667m2)

表5 1991-1993年湘茶研2号鲜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 (%)Table 5 The main chemical content of the fresh leaf Xiangchayan 2 in 1991-1993(%)

2.5 制茶品质

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湘茶研2号一芽二叶红碎茶和烘青绿茶均优于福鼎大白茶。湘茶研2号制红碎茶颗粒紧结尚重实,香气鲜尚浓(表6),汤色红亮,滋味鲜尚浓;制烘青绿茶白毫满披,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表7)。

2.6 抗逆性

2.6.1 抗寒性

1991年12月29日出现-11.7℃低温和0℃以下持续冰冻7天,湘茶研2号能安全越冬。1992年1月14日,三个区试点抗寒性调查结果表明(表8),湘茶研2号抗寒性较强,能耐-10℃低温,一般年份没有冻害,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抗寒性稍弱。

2.6.2 抗旱性

表6 湘茶研2号红碎茶感官审评结果Table 6 The taste result of Broken Black Tea Xiangchayan 2

表7 湘茶研2号烘青绿茶感官审评结果Table 7 The taste result of Green tea Xiangchayan 2

1992年8月中下旬高温后调查结果表明(表9),湘茶研2号和对照福鼎大白茶抗旱性均较强。

表8 湘茶研2号抗冻调查结果Table 8 Investigation results Xiangchayan 2anti freeze

表9 湘茶研2号抗高温干旱调查结果Table 9 Investigation results Xiangchayan 2 anti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3 小结

湘茶研2号植株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着生,呈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微隆起,叶尖渐尖,叶缘平,叶齿深度中,叶齿锐度中。芽叶黄绿,茸毛多。

早生。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试验茶场(长沙县高桥镇)春茶一芽一叶开采期在3月底(3月27日左右),比福鼎大白茶早3~4 d。

内含物丰富。春茶一芽二叶氨基酸3.29%、茶多酚21.6%、水浸出物36.9%。

适制性。红绿茶兼制。制红碎茶颗粒紧结尚重实,香气鲜尚浓,汤色红亮,滋味鲜尚浓;制烘青绿茶白毫满披,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

产量高。4~6年生茶园平均每667m2产鲜叶925.4 kg,比福鼎大白茶高11.6%;春茶产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79.5%,且春茶比例大,占全年产量的42.9%,是优质绿茶的特色品种。

抗逆性。抗寒性、抗旱性均较强。

猜你喜欢
福鼎春茶抗寒性
春茶不宜贪尝鲜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春茶不宜贪尝鲜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枣树抗寒性检测方法的筛选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巴梨的抗寒性试验情况初报
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抗寒性分析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