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杜甫研究综述

2018-11-13 05:26
杜甫研究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刊杜诗杜甫

陈 娜

一、文献史料

北宋以来,崇杜风起,至南宋,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千家注杜”现象。宋人对于杜诗的整理与阐释,为后人理解杜诗开辟了道路。继元、明两代后,清代再兴注杜热潮,杜甫形象及其诗歌作品内涵不断得到深化与发展。宋、清两代杜诗学成为2017年杜甫研究的重点。对宋代杜诗学的研究涵盖了大量杜诗注本与杜诗学理论,注意多角度深入地探讨某一注本,其中以郭知达的《九家集杜注诗》为代表。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涉及到杜诗未刊评点本以及各类杜集序跋文献的整理研究,主要学者有曾绍皇、孙微等。此外还涉及到明代和近现代的杜诗学研究。

杜注、杜集是宋代杜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九家集杜注诗》作为现存最早且最为完整的杜集编年集注本,历来受到杜诗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对《九家集杜注诗》的版本、注释体例等问题展开细致深入的探讨,如李伟《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版本辨疑》(《杜甫研究学刊》第1期)、杨陆陆《杜诗师尹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罗娇《〈九家集注杜诗〉中“杜田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等。2017年杜甫研究还涉及其他宋代注家的杜诗学理论、注本的成就及不足的分析,比如吕祖谦、方回、晁补之等人的杜诗研究,以及《补注杜诗》《杜工部草堂诗笺》等注本的分析。

与宋代杜诗学研究领域集中关注杜注问题有所不同,清代杜诗学的研究涉及到杜诗相关的评点、诗话问题。其中曾绍皇的相关研究引人注目。他指出,明清杜诗未刊评点文献是明、清两代杜诗学的重要资料。清代刊刻的杜诗评注是杜诗学传播的重要方面,而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家族化倾向的杜诗未刊评点也是清代杜诗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杜诗未刊评点对于杜诗学文献、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曾绍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未刊评点进行收集整理,探究杜诗清人未刊评点的杜诗学价值。具体涉及到:相关序跋的编年和分析,清人的杜诗研究视角,陇右地域视野下的杜诗文本,杜诗评点与杜甫诗话的发展演变等等。相关论文主要有《明清杜诗手批本书目著录的辑补与辨正》(《中国文学研究》第1期)、《试论清代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理论价值》(《文史哲》第2期)、《论杜甫陇右诗的清人未刊评点》(《文学评论》第4期)、《清代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著作关系考》(《文献》第4期)等。此外,孙微的《清代杜集序跋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辑录了清代各类杜诗相关文献的序跋,有助于了解清代杜集版本、杜诗理论的发展演变。孙微的《杜诗文献学史研究》(科学出版社出版)则从文献学史的角度,整体观照了历代杜注文献,理清了杜诗学的发展演变脉络。

刘明华《〈杜甫资料全编·唐宋卷〉整理札记》(《杜甫研究学刊》第4期),分析了编辑杜甫资料唐宋卷过程中遇到的资料处理问题,总结出资料处理的几个原则,如辨源流、定作者、调出入、删重出等,为杜诗学文献的整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对近现代杜诗学进行研究的有李诗白《民国杜诗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孔令环 《民国诗话中的杜甫评论》(《杜甫研究学刊》第2期)等。

二、地域文化

2017年杜甫生平的相关研究,倾向于贴近杜甫生活旅迹、家族世系及侧面性格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褪去了杜甫神圣化的形象,还原他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推动杜甫形象朝着立体、多维的方向发展。研究者立足于杜诗文本,参以新的文献资料,从新的视角细致考察了杜甫的家族文化背景、任职经历、朋友交往关系、生存与精神状态等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杜甫的“诗心”。相关论文有孟祥娟《杜甫与韦氏家族交游考》(《杜甫研究学刊》第1期)、胡永杰 《晋唐时期杜甫家族的播迁过程及其背景考论》(《中国文学研究》第1期)、孙微《杜甫的官阶变迁及其相关问题考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仲瑶《盛唐文士与魏晋风度——以杜甫及其〈饮中八仙歌〉为中心》(《文史哲》第2期)等。

杜甫一生四处漂泊、辗转各地,杜诗创作的题材、体裁、风格因人生际遇、行旅所至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其中的地域诗反映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相较往年,地域诗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以杜甫生平系年为脉络的发展特点。研究者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与杜诗文本,采取“诗史互证”的方法着重分析杜甫仕途生涯的转折点,如天宝六载制举的失败、华州任职、避难秦州等迁徙事件中杜甫的生活处境、心态变化及其带来的诗歌创作特点变化。主要文章如俞凡《天宝六载:杜甫诗歌嬗变的关节点(下)》(《杜甫研究学刊》第1期)分析杜甫天宝六载制举失败的人生经历转折点与诗歌创作的关系;魏耕原《杜甫华州诗论》(《杜甫研究学刊》第1期)分析了杜甫仕途及诗歌创作转型的关节点,即华州诗歌显示出的风格、题材及情感的变化;刘跃进《漂泊无助的远游——读〈秦州杂诗〉二十首及其他》(《中国文学研究》第1期)以《秦州杂诗》为中心,细致地分析了避难秦州后产生的从远游、到流浪、再到流亡的背景及心态变化。这些研究文章着力于发掘杜甫因漂泊流离而复杂多变的心态,以及由此带来的诗歌变化。若以此类论文为基点,或可构建杜诗的地域文化体系,有助于系统考察杜诗的发展变化。

三、语言艺术

杜诗涉及大量的人、物及事件,这些经艺术化处理后的诗歌题材,展现着诗人所处的时代变化及日常生活内容,同时杜甫诗歌创作讲求炼字、锻句的特点,使其部分诗歌具体内容的接受容易产生歧义。杜诗歧义的研究,不仅有传统的意象、典故考证,且涉及到创作时地、具体词义等方面。创作时地的歧义研究涉及到时代、文化背景的考证,如陈道贵《杜甫涉佛诗歧解辨证三题》(《杜甫研究学刊》第1期)分析诗中的佛教名词的文化与时代背景,认为杜诗中的“双峰寺”多指蕲州 “双峰”,“七祖”指神会,“天棘”指棘林香;路成文《“诗圣” 或曾咏牡丹———兼谈杜甫两首诗的编年问题》(《杜甫研究学刊》第4期)根据植物学相关知识考证《花底》所咏为牡丹,以及分析诗中的情绪传达,认为此诗作于长安的可能性最大且可能是杜甫旅食长安待诏阙下的那段时间。具体词义辨析的文章,如许松《杜甫诗“足茧荒山转愁疾”辨疑》(《中国韵文学刊》第1期)对诗句中“转愁疾”便是“愁转疾”的意义辨疑。从研究者对诗歌具体歧义的辨析中可知杜诗字词的锤炼功夫及其内涵的丰富。

谢思炜发表了《从有“来历”到“没来历”——试析杜诗语言运用的创新》(《杜甫研究学刊》第1期)、《杜诗“无一字无来处”说的注释学思辨》(《河北学刊》第2期)、《试论五言诗与七言诗的句式异同——以杜甫七律为例》(《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等论文,从杜诗语言的“无一字无来处”“自作语”出发,分析了杜甫根据诗歌题材扩展及诗意表达的需求,对经史典籍、生活用语及以《文选》为主的前代文献的创新引用。杜诗创新之处涉及到对前人文献中以复合词为主的两字词“有来历”的选择,口语作为补充动词的主要来源来表达限定状态,“熟精文选理”的诗赋与其他文体的词语选用及语言的缩略、调序等方面,讨论了字词组合结构及句式的差异对杜甫七律创新的意义。

葛晓音发表了《杜甫长篇七古的抒情节奏及辨体》(《文学遗产》第1期)、《从五七古短篇看杜诗“宪章汉魏”的创变》(《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文学评论》第6期)等论文,或从抒情节奏分析了杜甫的七言古体“歌”诗、“行”诗和非歌行的三类体裁;或分析了杜甫五七短古对于汉魏诗叙述与比兴方法的新创,由此突破了律化与组诗形式,实现了古朴浑厚的体调与抒情的自由;或从创作的情绪状态入手,探索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情趣表现与其它各体诗歌的异同。

此外,陆嘉琳《论杜甫五古行旅的以赋为诗》(《杜甫研究学刊》第2期)具体分析杜甫五古旅行诗中以赋为诗的手法,并结合晋宋旅行诗的创作传统,探究杜诗的创变与价值。王斐然《从“一字褒贬”到“推见至隐” ——杜诗中的“春秋笔法”》(山东大学硕士论文),分析研究了杜甫诗歌创作的“春秋笔法”与其“沉郁顿挫”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

四、多元思想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文化与思想兼容并包,文人的生活及作品或隐或显地渗透着多元的文化思想,杜甫自然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杜甫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其身怀儒家济世思想的同时,吸收“出世”思想来平衡内心,转向对自我内在的关注,形成兼温柔敦厚与超然狂放的思想态度。杜甫思想的渊源、现实价值意义以及儒家之外的佛道思想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杜诗中体现的佛道等非传统主流思想对杜甫精神世界影响的研究。

张志烈《杜甫精神追求之现代启示》(《杜甫研究学刊》第2期)立足于社会的文化与价值观建设,探究杜甫精神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启发。周裕锴《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及其思想渊源》(《杜甫研究学刊》第2期)将杜诗中的推己及人、及物的精神追溯及儒家的“仁民爱物”情怀和社会担当与责任意识,均追溯到儒家“仁以为己任”的思想。此外,对杜诗中人生哲学思考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杜甫的自我审视、儒释道思想的内心调和等,如黄雅莉《杜甫长安时期的干谒诗探究》(《中国韵文学刊》第3期)、黄慧娟《此身游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子美巴蜀寺观游历诗内容初探》(《杜甫研究学刊》第2期)等。

五、域外接受

2017年海外杜诗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韩国与英语国家,关注的主要问题为杜诗的域外文化接受和跨文化视野下的杜诗语言问题。前者集中于讨论汉文化圈国家对于杜甫思想、杜诗艺术特点的接受问题,代表论文有商拓《试论韩国当代诗人的咏杜诗》(《杜甫研究学刊》第2期)、苏岑《朝鲜文人对杜诗“诗史”说的看法》(《杜甫研究学刊》第3期)等。后者集中于讨论杜诗文本的译介问题,如对具体英语译本的文化典故、文本表达(字词、句法、音韵)等译介策略的比较分析,以及运用具体的文本批评方法研究译者的翻译策略与风格。这方面代表论文有陆颖瑶《〈秋兴八首〉的英译策略——以柳无忌、葛瑞汉、宇文所安译本为例》(《杜甫研究学刊》第3期)、江珊《基于语料库的杜甫诗歌两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杜甫研究学刊》第3期)、李莉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转喻英译的研究——以〈许渊冲英译杜甫诗选〉为例》(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等。

六、文化影响

杜诗以其“集大成”的艺术成就与深厚的情感思想,对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者对杜诗文化的影响及相关地域的杜诗文化建设展开深入的探讨,值得关注的是蜀地杜诗文化的发展研究。

研究杜诗的文化意义主要包括对文人个体影响、地域影响两个方面。一方面,杜诗文化对文人个体影响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唐代至清代的代表性学杜文人,如唐代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及黄庭坚,明代“七子”的王九思、谢榛,以及清代的钱谦益等对杜甫思想和诗歌的接受。如张宏《黄庭坚书杜诗考略》(《杜甫研究学刊》第2期)、张忠纲《李贺学杜及其影响》(《杜甫研究学刊》第3期)、罗枫《从七律创作看钱谦益对杜诗的接受》(西北大学硕士论文)、贾琪《论苏轼诗词对杜诗的接受与融通》(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等。另一方面,杜诗文化地域影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蜀地的杜诗文化发展。从宋代到清代,以记录杜甫成都生活遗迹的杜甫草堂为中心,蜀人及蜀地官员自觉地发展与建设杜诗文化,民国至今,蕴含着爱国情怀、批判精神、创新意识的杜诗文化依然受到重视与发展。如胡钰《〈成都文类〉及其价值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分析了宋代成都人对杜甫的接受心理及其诗歌中对杜诗文化发展的影响,王飞《成都杜甫草堂的两副清代长联》(《杜甫研究学刊》第3期)、刘洪《清代成都杜甫草堂保护建设漫谈》(《杜甫研究学刊》第4期)、马旭《论刘氏家族文学中有关“杜甫草堂诗”的创作》(《杜甫研究学刊》第3期)等,则主要围绕清代有关杜甫草堂的诗文,研究蜀地文人对于杜甫的推崇以及对杜甫文化的弘扬。

猜你喜欢
学刊杜诗杜甫
七秩弦歌育桃李 踔厉奋发创辉煌
——《<关东学刊>长春工业大学70周年校庆专刊》序
结伴学刊共成长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登高
贫困无田杜太守
绝句
从源于杜诗的成语看杜诗的锤炼艺术
从“春秋五例”分析杜甫诗歌含蓄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