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佚文《王绍文墓志铭并序》考释

2018-11-13 05:26
杜甫研究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墓志墓志铭

孙 微

一、《杜审言集》流传考略

杜审言为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在当时深负文名,然而除了四十余首诗歌传世外,其文章之作竟无片纸留存。正因为如此,诸种文学史上论析杜审言的文学地位与贡献时,多数仅据其现存诗歌而论述其文学成就,却完全忽略了杜审言以“文章”傲于当时的史实。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偏颇,与杜审言文集的散佚不彰有着极大的关系。《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曾著录《杜审言集》十卷本,可见至五代及北宋初,杜审言文集仍未散佚,这个十卷本文集中除了诗歌之外,文章的数量当亦不少。然而至南宋时,这个十卷本的《杜审言集》即已经难觅踪影。杨万里《杜必简诗集序》称,吉州户曹掾赵彦法喜审言诗,“近已旁搜远摭,得其诗四十二首,将刻枣印,印以传诸好诗者”。可见此时十卷本的《杜审言文集》应已彻底散佚不传,故赵彦法只能对杜审言诗歌重新进行搜集,共得诗歌四十二首,其篇幅恰好也就是一卷左右。在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杜审言集》中皆著录为一卷,如《郡斋读书志》曰:“集有诗四十余篇而已。”这个一卷本《杜审言集》共收诗四十余篇,与赵彦法重辑本收诗数量接近,极有可能就是赵彦法所辑之本。后来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称审言“有集十卷,今不存,但传诗四十余篇而已”,其说当本之于晁《志》。此后,明嘉靖间铜活字本《杜审言集》、张逊业《十三家唐诗》本《杜审言集》均为二卷,然其收诗总数,皆与宋本相同,则此二卷本应系由宋一卷本衍生而来。至清代席启寓刻《唐百家诗》本《杜审言集》及彭定求《全唐诗》所编杜审言诗均为一卷,收诗数量亦基本相同。至于对杜审言之佚文,历代学者均未能辑出。当代学者徐定祥“曾力图搜摭补遗,但终无发现”,看来杜审言文章已经彻底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若想获睹其残篇断章,只能寄希望于新出土之文献了。

二、杜审言《王绍文墓志铭》辑录

近世唐代碑志不断出土,杜审言之佚文也终于现世。2007年前后,洛阳出土了杜审言所撰《大周故朝散郎检校潞州司户参军琅邪王君墓志铭并序》(简称《王绍文墓志铭》),该墓志宽88厘米,长89厘米,共计942字(脱一字),为宋之问书丹并篆额。此墓志的拓片现已为《河洛墓刻拾零》《新出唐代墓志百种》等书收录。经反复研读核对,可以确认实系杜审言所撰,则此墓志应为目前所见杜审言唯一存世之文,从中约略可窥其文章之风范,故弥足珍贵,今乃誊录全文如此:

《大周故朝散郎检校潞州司户参军琅邪王君墓志铭并序》

吉州司户参军杜审言撰,洛州参军宋之问书兼撰额。

公讳绍文,字义藻,琅邪临沂人也。徵其本系,叙其中葉。周年命氏,笙凤始游於洛滨;晋日承家,貂蝉代兴於江左。人英族望,百世于今。太保以忠孝在躬,誉称家国;将军以风流冠俗,声驰毫翰。备诸图史,可略而言。曾祖曇,选梁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轻车将军,吴宁县子,陈车骑将军,青、冀、杨三州刺史,建安郡公,食邑二千户。纪纲百行,藉甚两朝。入则丹极近臣,出则青宫禁卫。将军旧号冯异,有坐树之威;刺史通仗贾琮,有褰帷之美。祖脩,陈长沙王国侍郎,给事中,羽林监随,左武侯大将军,右光禄大夫,鄱阳郡公。贾谊工其词藻,即傅长沙;伏滔擅其文学,还登给事。羽林寄重,将军任切。升朝践光禄之荣,锡土食鄱阳之封。父守节,唐凉州总管,上柱国,吴兴郡开国公。荷公侯之盛业,复青紫之崇班。家声载隆,堂构弥远。公秉河岳之殊气,合云雷之异精。识洞天幾,学穷史氏。王子师,一日千里;嵇叔夜,龙章凤姿。孤挺不群,虚舟独远。年甫弱冠,以贞观中应辟,射策高第,授朝散郎,检校潞州司户参军事。金门擢秀,已见抽其一枝;潞国求囗,且从游於十部。贱职非美,闲居可乐。登高累叹,远嘉梁竦之言;归去长怀,载发陶潜之兴。适将满岁,遽循君服。延想一丘,独留三径。春林从赏,骞彩凤於词条;秋水谈玄,跃雕龙於笔海。侣霞月,狎云松。平怀古人,抗志当代。悲夫百年多务,西山之秘药未寻;两竖延灾,东岱之游魂俄逝。以大周天授二年正月十八日遘疾,终於温柔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八,呜呼哀哉!惟公体符上德,道洽中和。生而有知,动不踰礼。方冀永乘三乐,长绝四愁。呜呼!天不辅仁,竟歼良士。夫人汝南袁氏,即唐洺州总管、上柱国、郜国公子幹之孙,赵州司功权之女也。门承珪组,地积膏腴。四德六行,不僭于女史;闻诗阅礼,寔光乎母仪。宜家之道克隆,福善之徵何爽。以延载二年八月廿五日,终于温柔里,春秋六十有九。即以圣历二年十月三日,合葬於洛阳县平阴乡之原,礼也。树即新阡,茔非旧里。斜临北墓,穷卜兆於三原;近接东郊,合风云於巩洛。三泉永閟,两剑同归。延陵之达人,自合孔丘之礼;伯鸾高士,终托要离之坟。嗣子嶷、嶔、嶽、宗玄等,攀昊天而罔极,俯寒泉而流恸。哀积岁时,孝无终始。将恐德音交丧,旋徵下客之词;陵谷代迁,思勒穷泉之石。式甄清范,敢述铭云:

係州子晋,肇称王兮。本枝茂密,祚灵长兮。自秦历晋,代弥昌兮。太保将军,功业彰兮。乃祖乃考,袭轩裳兮。挺生才子,为国光兮。大君有命,纲罗张兮。贤人就縶,鹓鹭行兮。柱下漆园,疲老庄兮。游神乐道,心所臧兮。朅来无事,息文房兮。得志穷欢,岁月将兮。天道何负,忽歼良兮。人生共尽,君云亡兮。卜其宅兆,洛之阳兮。北邙东陌,非故乡兮。佳城郁郁,野苍苍兮。双魂万古,閟玄堂兮。我之符彩,配鸾凰兮。我之令德,如珪璋兮。叙人无愧,拟中郎兮。勒铭泉户,庶流芳[兮]。

三、杜审言《王绍文墓志铭》考释

(一)墓志撰写时间考

杜审言于《王绍文墓志铭》前署“吉州司户参军”之官衔,则其撰碑文时正于吉州司户任上。考新、旧《唐书·杜审言传》,其中关于杜审言任吉州司户参军的时间均语焉不详。傅璇琮先生乃据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中“苍龙阉茂,扁舟入吴”“载笔下僚,三十余载”等语以及近世出土的《杜并墓志铭》(见罗振玉《邙洛冢墓遗文续补》),考出其被贬吉州司户在圣历二年(699),至长安二年(702)由吉州北返洛阳。陈冠明先生进而指出,杜审言被贬吉州司户应为圣历元年(698)。圣历二年(699)七月至长安二年(702)三月,杜审言一直免官在洛阳。现据《王绍文墓志铭》可知,王绍文卒于天授二年(691),其夫人卒于延载二年(695),夫妇合葬于圣历二年(699)。墓志当作于二人合葬后不久,杜审言其时正在洛阳,由于尚在吉州任上,故于墓志前仍署“吉州司户参军”之衔。可见《王绍文墓志铭》的记载,可以佐证学界对杜审言圣历二年(699)前后行止的考证,故而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二)可补史书之阙

(三)“无一字无来历”的文风

(四)对杜甫碑版文写作的示范和影响

四、余论:“文章四友”的文章成就应引起学界足够重视

注释

①杨万里撰、辛更儒校笺:《杨万里集校笺》卷八十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305页。

②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36页。

③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4页。

④徐定祥:《杜审言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⑤赵君平、赵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赵文成、赵君平《新出唐代墓志百种》,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版,第64—65页。

⑥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杜审言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页。

⑦陈冠明:《杜审言年谱》,《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第78—80页。

⑧文物出版社编:《第六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猜你喜欢
墓志墓志铭
唐代诗人资料研究系统的更新与拓展
——评《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英语写就的墓志铭始于十四世纪中叶
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浙江宋元墓志漫谈
墓志铭
隋唐墓志伪刻辨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