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现实与想象

2018-11-13 08:12贾若萱
山西文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天才想象力现实

贾若萱

那天我写了一句话:我最不擅长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找话题,二是表达感受。每当不得不做时,我都想拿枪崩了自己。再严重一点,我想炸掉整个世界。

这句话简直是我的真实写照。我是个沉默的人,见到其他人,被逼急了,不得已,绞尽脑汁,一鼓作气憋出几句。通常还说不好听,伴随着心跳加速,手指攥拳,头恨不得垂到地底。我不喜欢出门,如果食物水源充足,我会永远宅在家,那样就永远不用开口讲话。我经常为我的交际能力苦恼,怎么办呢,为什么别人可以侃侃而谈,为什么别人拥有那么多朋友?最近看开了,嗨,随他去吧,开心就好。

我的小说也是沉默的,或者说,我希望我的小说是那种表面沉默,内里爆发的类型,类似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比如卡佛、托拜厄斯·沃尔夫、理查德·福特等,他们的小说我每次读都觉得好,叙事简单直白,读起来却十分震撼。至于繁琐的,有阅读障碍的小说,我个人虽不太喜欢,但也是一种可取的写作风格,因为文学是包容的、广大的。但我同时认为,把故事讲得清晰好看,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巨大的能力。所以我现在修改小说,会把字数减少,句子精简,尽力做到好读。

我至今还没写出令我满意的小说,虽然写了快两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即使不是纯写了两年(多半时间在吃喝玩乐),但听起来,总算有个时间节点意义。这个意义带给我不少焦虑,时时刻刻提醒我,勤奋点吧,不能再浪费生命。说来也怪,生活中我极其懒散,似乎什么都不在乎,我朋友觉得我心态特好。但一到写作这件事上,我便认真起来,惶恐别人把我落得很远,担心自己被时代抛弃。我有时候想,除了写作,我还会做什么呢?似乎只会写小说。如果写作算一种技能的话,我只能把这种技能发挥到极致。

没事干的时候,我会在网上下载电子书,这很有乐趣。看到有人推荐或豆瓣评分很高的,便下载下来。读到一本喜欢的,再下载作家其他的书。所以我的阅读比较杂乱无章,喜欢的小说却很单一,但因为在起步阶段,审美肯定随着时间增长,我很期待几年后的我,也许会有所不同,也许不会。

我小说写得慢,因为一着急就写不出来,一写不出来就情绪崩溃,是个死循环。当然也有状态好的时候,比如听了首感触颇深的歌,便想着,哎呀,快爬起来,写一会儿,趁着还有感觉。《夜行》就是这样出来的。虽然属于虚构,但人物多多少少和现实中的人物有关联。我总会这样,写小说中的人物,把现实人物揉碎了,放进去。我把这称为贴着生活经验来写。那天看孙智正老师的一段话,写得真好,在此引用一下:“不自我是自欺欺人,不自我的东西看起来不贴,我绝对不写想象的东西,不写历史题材,这些都很假,想象害死人,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写东西要想象力,一篇文章很好,就说它很有想象力,想象力是什么东西啊,想象力害死人,现实已经很丰富了,你把现实写好就行了,还有什么狗屁来自生活高于生活,人怎么可能高于生活呢,写的东西更不可能高于生活,谦虚点低于生活多好。”我也是这样,我写不好想象的东西,想象也必须是贴着现实的想象。这算是我最基本的文学观吧,没有现实的根基,想象就会虚无缥缈。

有时候看别人的小说,会惊叹,怎么写这么好,真正的天分,真正的才华!然后我自己就会很沮丧。但又一想,和天才生活在同一时代,是幸运,何况天才还那么努力。我能做的,只有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就算无法企及他们的高度,最起码没有愧对自己。我相信肯定会越来越好,就像我朋友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年纪轻轻,潜力无穷。”

猜你喜欢
天才想象力现实
看见你的想象力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天才or怪咖
打开新的想象力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天才的童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