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视觉效果的叙事力量

2018-11-14 21:34
电影文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视觉效果

袁 萱

(北京印刷学院 新闻出版学院,北京 100026)

一、从视觉表现到视觉叙事

(一)奇观到叙事

视觉效果已经成为当今电影作家和导演经常用来助力叙事的工具,将故事中的时空、造型、效果以具体可见的视觉呈现物表达出来,这无疑能强有力地支持电影故事的叙述,让电影创作者自由地讲故事,编剧能够随心所欲地写故事。视觉特效创建了想象中的世界,并向观众展示影像营造已知和未知的世界奇观的能力。这种创造性是众多电影制片人都渴望的。在这种方式下,观众热切地期待着探索每一个新的世界,在摄像机或者人类不能去的地方、人眼和耳朵无法感觉到的时空。奇观式表达,一方面在商业上促进票房,另一方面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拓展艺术表达的纬度,也引发很多电影都刻意地冠以特效的名义来引人注目,以迎合市场和票房等商业需求。美国学者艾兰·戴格在发表的《(后期)制作:数字视觉特效的类别与基本结构》中指出:“当代大片的技术奇观和高概念叙事模式结合在一起,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并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吸引住大众的眼球。”一种批评经常针对视觉效果过多而破坏脆弱的故事。人们忽略了视觉叙事的功能。正如影评人罗杰在《电影百年之思》中所说:“最坏的电影是那些为吸引观众而刻意算计的影片。”多数人已经习惯这种影片,习惯被讨好,习惯“一种吸引顾客的程式”;另一方面,大部分观众缺乏艺术信仰,缺乏对一切美的感受力,只追求娱乐、消遣和刺激。过度的形式表达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随着电影主题类型的回归,特效从过度依赖视觉表现转向挖掘叙事可视化上,而视觉效果的叙事力量才逐渐浮出水面。视觉特效具有视觉性和技术性,也具备叙事性,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使视觉叙事价值展现出来。

(二)视觉叙事的价值

以声音和颜色方面的例子来看,声音和颜色诞生之初给电影制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负面的评价。最初的一些技术呈现是表面化的,侧重于感官冲击,忽视了叙事属性,这样缺乏深度的感官冲击在电影中显得既生硬又突兀。

视觉特效总监Randall Smith帮助我们理解视觉效果的作用——“我根据三个标准判断视觉效果。首先,是寻找准确、真实、逼真的视觉效果。这样可以使得观众接受他们所看到的,他们怀疑是暂时延迟的;其次,我在寻找纯粹的艺术表达。当艺术家们不因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而局限、退缩时,最好的效果就脱颖而出了,而他们的目标则是艺术领域的新发现;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衡量一个巨大效果的标准就是它在叙事中的成功。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团队的艺术家可以创造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相比之下,一些最昂贵的特效镜头失去叙事价值,往往以失败告终,从而失去观众。”这个评判也明确地表达出视觉特效叙事的重要性。

二、视觉效果的叙事力量

人们对视觉特效的关注大部分都集中在技术方面,常常忽略了它作为一个独特的、连续的影像整体该如何融汇在电影叙事中。

(一)视觉叙事

人们较容易在短时间内领悟具象的视觉图像甚至理解复杂的叙事内容。人脑的视觉处理速度比文字快60000倍,而传输到大脑的信息的90%是视觉上的。人类的大脑喜欢视觉信息封装成的故事。视觉特效参与叙事侧重于影像的视觉表达和意义,并完成语言、传统拍摄无法完成的叙事。它创建可视故事,即通过视觉媒介讲述的故事。一些文本叙述内容在传统影像表达中常常难以直接转化,如意识变化、思维的穿越、幻想空间等。如果内容缺少视觉化表达,难以呈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视觉效果讲故事不依赖于文本内容,需要以视觉元素直观“展示”“不言说”的方式,从而能够实现更充分、生动、准确的语意表达。

1.叙事的可视化

对视觉表达的叙事功能来说,技术提高对视觉化叙事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黑泽明曾说过,一旦电影缺失了视觉传达,就无法完整叙述出它想要表达的故事。导演和编剧在视觉特效的助力下都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可以把他们脑海里所想象的东西搬上荧屏,自由地叙述以及灵活地变换、修改场景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讲述任何故事。电影《骇客帝国》运用字符雨来展现网络时空,这个视觉化的元素成为后来一系列赛博朋克题材电影的象征性表达。观众不需要记住什么是赛博朋克世界,当字符雨的画面出现,深信眼前的影像即是虚拟的计算机网络世界。

让观众理解画面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将画面创建成有意义的视觉对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视觉展示的层面上进行创作。观众的视网膜捕获图形图像,并将线条、形状、图像结构、镜头表达、影像关系解码为有叙事意义的情节,这个感性的认知过程要求创作者必须能够在影像中形成一定的视觉语法,从视觉效果中创造能够承载叙事内容的表达范式。如英国电影短片《黑洞》的特效“黑洞”就成为人物欲望的视觉呈现物。代表“欲望”的圆形黑洞成为推动叙事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看到的特效已经转化成为叙事的一部分,即用视觉媒介讲故事。

从电影整体表达上看,视觉效果是实现叙事的可视化。创作者无疑是故事的视觉信息编码者,他们运用图形图像方式构建随处可见的空间结构和时空关系,观众可以迅速地沉浸进去,产生临场性体验,引申出情感体验,提取出影像意义。视觉叙事语法是观者解码并理解故事的前提,这不是影像的寓意关系,也不是逐字逐句把文本故事翻译成画面那么简单,不同于以往的“文本语法”来叙述故事。视觉效果在叙事的范畴内,从事件和故事中寻找内容表达的价值。观看电影时,如果有空白的图像出现则会破坏叙述的完整性。在电影创作者的大量访谈中,特效艺术家确定的主要创作原则之一就是——视觉效果与叙事的一致性,即视觉效果对整体故事叙述的贡献。

2.“色彩—情感”表达视觉化

视觉特效赋予了影像除拍摄以外的再创作的可能性,不仅仅是在可视化叙事内容上,色彩的深度表现成为构筑影像叙事的关键元素,它利用视觉图像的力量点燃想象,唤起情感。电影《美梦成真》中通过特效来塑造现实、天堂和地狱三者之间不同的色彩关系,暗示叙事的发展变化。在天堂的场景中融合印象派绘画作品色彩,如在天堂花园场景中借鉴莫奈的《睡莲》来表现青翠跃动的色彩幻境,以跃动的草色和炫目的光影暗示主人公炙热的情感。地狱场景中借鉴卡斯帕·达维德·弗里德里希早期的作品,以黄褐色作为忧郁压抑的色调,镜头中突出深褐色的干枯扭曲的树木,以及凄凉的衰败景色,这些具有强烈情感的色彩生动传神地流露出克里斯失去妻子的悲痛之情。特效色彩意向与情感表达在电影中,一方面强化原有的客观色彩,另一方面突出叙事线索。

3.视觉象征

如何在电影中以叙事和象征性的方式使用特效?视觉呈现物集中使用图形、图像、符号反映在人的思维之中可以引发由表象内容引申出(隐藏在影像视觉画面中的)思想观念,通过镜头组合和视觉寓意创建新的叙事结构,并创造画面之外的意义。视觉符号的象征性不仅可以使观众产生丰富的关联想象,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共鸣。镜头中的视觉符号构成新的关系,直接与观者视觉体验关联,引发体验之后的想象意境。例如电影《弗里达》发生车祸的场景中,慢镜头表现弗里达在强烈的车祸撞击中缓缓地跌落到地上,脸上飞过纷繁细密的金色碎片。影像并没有直接展现车祸时身体被撞击的肢体破碎的惨烈画面,而是借助金色碎片四散开来的象征意义传达主人公的人生发生了重大逆转。车祸即是预示她后半生忍受痛苦的开始,金色的碎片(视觉化呈现物)更是暗喻她即将走向绘画生涯。

(二)镜头语言与视觉表现

视觉叙事和文字叙事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视觉能够蕴含文字难以表述的意味。当我们叙述一个小女孩心脏病突发之后去药箱找药,文字表述会更加明确地指向时间本身,但是视觉叙事反而会在镜头画面的组织上赋予更多象征的意义。如电影《超时空接触》里小女孩发现父亲心脏病突发后跑向药箱的长镜头:小女孩穿过走廊跑向有药箱的房子,她始终对着镜头,在触及药箱把手的那一刻,才揭示——这都是药箱柜门上的镜子的反射。这个镜头中,不是狂想性的视觉特效,而是形成了基于叙事结构本身的真实与虚拟影像的交织贯通。

三、结 语

在叙事层面上的结构和视觉层面的表述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可视化的叙事内容作为一个独特的连续的影像整体融汇于电影叙事媒介中,这一特点使我们能够直接运用影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视觉特效中的叙事特征。

注释:

① 本文的“视觉效果”具体指视觉特效的视觉呈现、影像表达状态,即运用视觉特效呈现的视觉效果。

猜你喜欢
视觉效果
花朵耳饰
魅力挖剪
全钻腕表
春“色”撩人
商业插图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探究
昆腾高性能存储助力动画与视觉效果工作流
家具定制系统中基于视觉效果的边缘检测方法
论《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后的版面设计及其视觉效果
娘胎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