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门诊挂号错误率的对策与实践
——以杭州某医院为例

2018-11-17 08:20石凤平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错误率挂号门诊

石凤平

门诊挂号是病人就医的首要环节,门诊就诊体验,直接关系到病人对医院的认可度与满意度[1]。本院门诊分为一至四楼,业务范围包括:内外妇儿,骨科,内分泌,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肝移植门诊,妇科,康复科等,日门诊量现约800~900人次。在近期的一次门诊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挂错号问题比较突出,患者满意度下降。这直接影响医院门诊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部分病人因挂错号,要往返门诊办公室签字退号,再次到挂号收费处退换号,影响了患者的就诊效率及就诊体验,甚至导致医疗纠纷[2]。因此,降低门诊挂号错误率是提高门诊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主题。本文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改进门诊挂号的效果。

1 门诊分诊错误的原因分析

1.1 查找挂号存在的问题 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16日-2017年2月26日的挂号数据,共计21560人次,其中成功为21245人次,挂错号为315人次,挂号错误率为1.5%。数据的取得是通过协调门诊的护士、导医、挂号员,与挂号处协商,凡是挂错号的患者请挂号员告知患者到导诊台,护士、导医询问挂号错误的原因并进行登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如表1所示,对分诊的失误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表1可能看出,挂号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5个方面,其中挂号员原因、门诊信息不全、分诊问题造成的失误排前三位,约占全部失误原因的83%。根据80/20原则,本文确定挂号员原因、门诊信息不全、分诊问题为改善重点。

1.2 挂号错误问题原因分析

1.2.1 挂号员的原因 ①人的因素:挂号员培训不足、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挂错号、信息录入错误;管理者监督力度不够,对出现的问题未采取有效干预措施。②环境因素:挂号处环境嘈杂,门诊挂号处场地小,窗口设置少,业务量增加,就诊人数增多。③方法因素:有门诊就诊流程缺陷和管理不够的原因,也有门诊挂号信息变更、沟通不到位而造成的患者不能及时接收更改的信息。

表1 门诊患者挂错号统计表(n=315)

1.2.2 门诊信息不全的原因 ①人的因素:管理部门重视力度不够、为了控制经济成本,不配备电子显示屏,造成信息公布不及时。②条件因素:门诊空间大,但标识小、不醒目及标识不完善;缺少门诊信息介绍资料,如门诊就诊须知和门诊医生排班表等。③方法因素:因沟通不到位造成部门之间及患者不能及时接收更改的信息。

1.2.3 分诊问题 医院的门诊分诊按先分诊后挂号进行的。一方面,由于护士人员少,排班不固定,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门诊无相对固定的年资高的护士,有的护士年资低,分诊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因患者自身的原因,如未能正确描述病情、病人医学知识缺乏、未经咨询盲目挂号等。同时,由于缺少门诊预检分诊评估工具,或者门诊就诊流程的缺陷,参与管理的领导未能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这些都造成了护士分诊错误。

通过对门诊患者挂错号各环节的相关要素进行认真分析,干预小组将这些原因从大到小逐级分解,并且由品管组12名成员根据“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打分;评分为1(不)、3(较)、5(极)三等;再根据“80/20”原则,排名前20%的为要因,共25个小原因,所以排名前5名为该原因的要因。最终将患者挂错号的真正原因主要锁定在挂号员培训不足,经验不足;门诊标识不完善,引导、指示效果差;缺少门诊就诊须知告知,缺少预检分诊评估工具,门诊就诊流程缺陷这5个方面。

2 改进对策

课题组就每个原因拟定对策,每个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和参与评定的成员能力进行选定,评分标准:优为5分,一般为3分,差为1分。总分为180分,按照80/20原则,高于144分为可行对策。归纳后并入三个对策群组,制定不同的改进措施。

2.1 优化门诊就诊流程 设置门诊预检分诊台,配置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承担预检分诊工作,应用预检分诊护理评估工具,提高预检分诊质量,降低门诊挂号错误率。

2.2 增加门诊楼层索引、标识标牌、门诊就诊须知及服务范围介绍等 让患者更加了解医院布局、服务项目及就诊流程,有效提高引导、指示作用,让患者先行预检分诊再挂号,从而降低门诊挂号的错误率。

2.3 加强挂号收费员培训 经过培训,提高了挂号收费员业务水平,增强责任心,提高服务意识,减少挂号错误。增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患者就诊满意度。

3 改进后效果评价

本文将出错率预期目标值定为P=0.8%[3~5],抽取医院2017年7月15日-8月31日的挂号数据32637人次,其中挂错号为150人次,挂号错误率为0.46%。通过分别计算改进前后:目标达成率=[(改进后–改进前) / (目标值-改进前)]×100%=148.6%;进步率=[(改进前-改进后) / 改进前]×100%=69.3%。可以看出,出差错率由改进前的1.5%下降为0.46%,低于目标值0.8%,目标达成率为148.6%,进步率为69.3%。同时从图1也可以看出,决策实施以来,每月挂号错误率逐步下降,错误率稳定在一个很低的范围,说明通过决策的深入实施,决策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月显现,特别是7月份以后,效果得以稳固,实践进一步说明了决策的可行性。

图1 决策运用后每月挂号错误率对比折线图

4 结 论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医院门诊急需解决的挂号错误问题,通过成立跨部门品质管理圈,制定详细计划,积极开展有效的圈活动。通过对挂号错误原因现状分析,收集真实可信的数据,认真检查项目之间存在的关系,设定合理的改进目标,对策的拟订符合本科室特征,可行性强,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全体成员努力,形成了新的工作流程,门诊挂号错误率显著下降,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错误率挂号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小学生分数计算高错误率成因及对策
移动『黄牛』
China-U.S.Relations:an Understa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ging New-typ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移动“黄牛”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