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11-17 08:20黄秋航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内瘘尿毒症血液

黄秋航

在现代护理模式逐渐完善的过程中,细节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细节护理是从细节出发,对患者治疗期间的需求加以关注,对不必要的损伤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细节护理不但能让护理对策更加完整和仔细,同时也让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能让患者的合理需求得以有效满足[2]。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常常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进而影响透析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观察分析了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7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所收治。①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为血液透析诱导期尿毒症患者;透析方案一样;每周进行2~3次血液透析,每次4 h;透析时间大于1年。②排除标准:伴肾脏外的其他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将7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中,19例男性,16例女性;患者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57.1±5.3)岁;透析时间13~118个月,平均(43.3±12.6)个月;原发病为:5例患者为多囊肾,10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9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11例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实验组中,21例男性,14例女性;患者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8±5.7)岁;透析时间13~120个月,平均(44.1±13.3)个月;原发病为:6例患者为多囊肾,8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12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9例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以及原发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患者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宣教,和患者的主管医生进行交流,对透析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评价、实施和计划,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运动、饮食和护理方案进行及时修改,向患者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掌握水分控制的正确技巧,并向患者讲解中心静脉导管和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知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细节护理,具体护理内容:①建立健康档案:在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了解的同时,还应对患者的饮食习惯、文化水平、透析情况、消化功能等进行记录;为患者制定健康档案,具体内容为每天的尿量、进食量、运动量、血压、食物类别、饮水量;结合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脱水量为其制定科学的食谱;每月评估患者的饮食情况、体质量增长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②调整运动方式和饮食方案: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大约1周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饮食状况进行了解,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水分和钾的含量进行计算。结合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尿量、进食量以及运动量等变化情况,并根据其饮食习惯,对运动方式和饮食方案进行调整。③心理护理:积极评估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如果患者存在恐惧、绝望、抑郁、焦虑心理,则应详细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意义,鼓励和支持患者,让其自信心显著提高,让患者能及时适应;如果患者存在自悲心理,则应和患者进行主动地交流,透析室内可安装电视机,缓解患者枯燥和无聊的情绪;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进而制定科学的疾病保健知识手册,发放到每一位患者手中,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预防并发症。如果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已出现并发症,则应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处理。例如在患者出现高血钾时,应对富含钾的食物进行严格控制,指导患者家属通过有效的方法来降低食物中的钾含量,比如可以先将富含钾的蔬菜切成段,然后将其浸泡在水中等。如果患者发生内瘘闭塞,应采用扣眼穿刺,完成血液透析后应选择正确的方法压迫,并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掌握内瘘血管的检查方法,在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叮嘱患者血液透析应保持规律。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统计记录患者血液透析期间感染、低血钾、高血钾、内瘘闭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②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后6个月,选择GQOLI-74问卷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包括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总分为100分,患者分值越高则表示其生活质量越理想[3]。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液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QOLI-74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GQOLI-74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s,分)

表2 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35 42.3±5.4 65.7±4.5对照组 35 43.3±4.7 51.4±4.3 t 0.8264 13.5922 P>0.05 <0.05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中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时,血液透析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能让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4]。然而临床研究发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在治疗时间逐渐延长的过程中,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不但会让血液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增加,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

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提供细节护理,通过对血液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让患者合理搭配自身饮食,并教会患者判断动静脉内瘘有无闭塞、观察自身病情等,让其掌握自我护理对策方法,进而有效预防并发症,也可在出现并发症时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本研究实验组患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可以降低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QOLI-74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GQOLI-74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提供细节护理虽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应注意以下事项: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前,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家庭情况、营养状况等进行调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为细节护理长期、连续和系统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6]。除此之外还应对防治并发症的细节加以关注和重视,让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和连续性及血液透析效果显著提高。

总之,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提供细节护理,能让透析并发症显著降低,让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内瘘尿毒症血液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提高动静脉内瘘绳梯式穿刺率的研究
预防尿毒症的关键措施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吻合口动脉端狭窄致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效果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