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11-17 08:20李秀洁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优良率优质冠心病

李秀洁

伴随我国医疗制度的日益改革与完善,医疗救治、护理方法以及技术也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各阶层患者对医疗救治和护理服务标准提出了新要求[1]。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十分常见,如冠心病等,发病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有不利影响。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在临床救治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2]。为了探究冠心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本医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都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都存在心悸气短以及心前区放射性疼痛等表现,并将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精神障碍等患者排除。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者中,有男20例,女28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1.56±1.86)岁。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1.86±2.5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如根据医嘱实施治疗措施与疾病知识宣传教育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入院护理:护理人员面带笑容介绍自己,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将患者送到病床,对其生命体征有效测量,通知医生查看患者,对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方法与医院规定等向患者介绍。②饮食干预:按照医嘱与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饮食方案,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勤和患者交流,将何种食物便于疾病康复告知患者;注重饮食卫生,少食多餐。③排泄护理:鼓励患者在床边大小便,帮助患者对身上的心电监护导线进行整理,确保患者有一个有较隐蔽的排便环境,针对便秘者可指导其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还可以通过腹部按摩与适当运动等方式,改善便秘情况,如果没有缓解症状可采用润肠剂。确保便盆与尿壶的清洁,不能放在地面上,确保肛周皮肤的干燥与清洁,有效预防压疮。④卧位护理: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与患者的病情有效结合,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每隔120 min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将床上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与按摩的情况告知患者与家属,加快血液循环,防止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出现压疮,如果出现压红,需要充分注意,进一步增加翻身频率,并对局部进行按摩。⑤生活护理:对患者自备药物进行分类,并在相应的时间告知患者吃药,充分重视患者口服药情况,提醒管床医生是否有必要再帮助患者开药。提醒患者去检查过程中添加衣物,病房内的温湿度适宜。⑥安全护理:护理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跌倒等相关知识,在存在跌倒风险处设置警示标语或警示牌,病房内走动时,注意穿防滑的拖鞋,动作尽可能慢,在病床上设置护栏等。⑦健康宣教:将疾病出现的原因、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等向患者介绍,使患者对疾病有所掌握,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⑧出院指导:按照医嘱告知患者与家属出院流程,加强出院宣教,将相关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记录患者相关信息,定期电话随访,对患者病情恢复、饮食与运动锻炼等情况进行反馈。

1.3 评定标准 ①治疗优良率:优表示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升;良表示症状有一定缓解,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提升;差表示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的现象,生活不能自理。②焦虑与抑郁评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予以评定,分数越大,说明焦虑与抑郁程度越重。③护理满意度:按照本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非常满意度表示得分为80~100分内,一般满意表示得分为60~79分,不满意表示得分为0~59分。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ss,分)

表2 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ss,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 n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观察组 48 50.12±4.23 50.32±3.52对照组 48 67.52±6.54 65.63±4.54 t 15.4776 18.4640 P 0.0000 0.0000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 论

冠心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其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直接影响[3]。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与预后具有积极影响[4]。所以,应该充分关注冠心病的护理方法是否科学,不断完善与提高冠心病的护理措施,已经成为医院与有关科室研究的重点[5]。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操作水平,还可以满足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促使患者舒适感明显增强,与家属一同关心、支持患者,将患者的不良情绪充分消除,保持良好的态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并且焦虑与抑郁评分比常规护理组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说明冠心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总之,冠心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减轻焦虑与抑郁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优良率优质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