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临床带教中影响师生沟通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

2018-11-17 08:20沈光贵徐玲玲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习生专业技能师生

沈光贵 徐玲玲

ICU是临床重要科室,主要接收危急重症患者,病种多、病情转化迅速,对医护人员要求高。ICU临床带教是临床带教的重难点,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经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1]。师生沟通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法及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医学知识的宣传、理解至关重要,对培养ICU麻醉专业人才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就ICU临床带教中影响师生沟通主要因素、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进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实习的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学生各30名。实验组中男性18名,女性12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5±1.1)岁;对照组中男性17名,女性13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7±1.0)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各有6名带教老师,负责不同临床学科的带教,两组带教老师的职称、临床经验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①实验组采用一对一临床带教模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ICU医师带教,根据带教安排、岗位要求安排教学内容,所有实习生均行病床负责制。带教老师先对负责病床患者的主要情况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讲解该病的病因病机、病理特征、诊治措施、监测指标等重点知识,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事项。学生可即时提出问题,老师现场解答。然后带教老师根据临床经验、疾病种类、国内外研究成果向学生演示临床处理方法,做好记录。查房后通过微信发操作视频、最新指南,发一个话题,大家共同发言,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师生之间、学生间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网络平台寻找答案,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认真听取、记录并消化,掌握个体差异、适应证。每次带教结束后向学生提出针对性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思考,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主动思考,实习6周。②对照组采用大家在一起带教模式,由带教老师统一讲解、示范、操作,学生跟随老师学习、观察,辅助操作,实习6周。

1.3 调查方法 实习6周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成绩越优秀。在实习结束开展一次师生座谈会,12名带教老师与60名实习生共同参与。从学生、教师、工作环境三方面向师生提出问题,客观评价,以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分析总结影响师生沟通主要因素,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应对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8.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s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成绩考核结果比较 实验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成果各项指标比较(±ss,分)

表1 两组教学成果各项指标比较(±ss,分)

组别 n 理论知识得分 临床操作技能得分实验组 30 91.8±4.1 92.2±3.0对照组 30 86.0±4.3 85.7±3.6 t 5.3469 7.5973 P<0.05 <0.05

2.2 师生沟通影响因素分析 对72名师生进行师生沟通影响因素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因素(专业技能水平、道德修养、心理、语言)、学生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师生沟通,其中教师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72名师生对影响师生沟通因素调查的结果

3 讨 论

ICU是临床重要科室,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多变,临床工作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要求高[2]。带教老师临床经验、思维方式、诊疗方式对学生有直接影响,ICU临床带教的难度大,且带教时间有限,学生在短时间内需要掌握大量知识及技能,对学生和带教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师生沟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方式,一对一带教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一方面可以向学生传授ICU疾病诊疗知识,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解除疑惑,寻找答案[3]。本研究结果表明一对一带教针对性强,学生掌握知识更全面,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多人一起带教的效果。一对一带教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多,对提高ICU实习生对ICU疾病相关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有重要作用。但是,ICU环境特殊,师生沟通的影响因素较多,明确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对优化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临床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3.1 师生沟通影响因素分析 对72名师生进行师生沟通影响因素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因素是影响师生沟通的最主要原因。教师专业技能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主要体现在带教老师的价值观、言行举止、名誉等各个方便,当带教老师对教学表现得不耐烦、不仔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全面、不重视理论、操作培训,用有色眼镜对待学生、对别人评头论足都会贬低其在学生心中的低位,表达能力不强等因素导致师生之间存在沟通障。不同带教老师性格有所差异,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实习生学习效果也有明显影响,特别是苛刻、挑剔、心胸狭窄、缺乏耐心的教师让学生望而却步,不敢、不愿意向其探讨、交流,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而热情、善良、和蔼可亲、与时俱进、教学方式灵活的老师往往很受欢迎,学生更愿意与之相处,在良好的氛围中沟通效果也更突出。语言技巧对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在临床带教中,教师经常用同学或学生称呼实习生,经常用命令式口气发号施令,少用敬语、没有称呼实习生姓名,给人以盛气凌人、难以接近、不好相处的感觉,影响沟通交流。由于实习生缺乏临床操作经验,部分带教老师在带教时很少让实习生操作,仅仅让其观看或进行简单操作,对ICU技术操作、知识的示范、讲解少,未耐心指导。在带教过程中缺少沟通,未充分运用沟通技巧,有不尊重实习生的现象。其次,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多,缺乏奉献、竞争、爱岗敬业、吃苦精神,盲目自大,不认真听取教师指导。遇到问题不虚心请教、不求甚解,老师批评时难以接受,轻言放弃,影响学习效果[4]。ICU接诊患者病种多,监测、用药内容繁多,容易出现突发事件,需进行紧急治疗,带教老师讲解专业知识时间有限,实施急救措施、难度较大,操作时无暇讲解,短时间内实习生消化的内容太多,且工作任务任重道远,让实习生感到压抑、害怕,ICU工作环境也是影响师生沟通的客观影响因素。

3.2 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因素,采取如下应对策略:①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带教工作的管理,科室领导要重视带教对实习生的作用,选用德才兼备、综合能力强、乐观开朗、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由专人进行监督、考核、指导[5]。对于部分带教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佳的带教老师为其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开展语言培训、带教培训班,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保证带教质量。②为实习生介绍ICU工作环境、病房分布、物品摆放、工作流程、岗位职能、疾病类型、诊治措施等,态度热情,消除实习生的紧张感,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新环境[6]。带教老师要多鼓励、赞美、引导实习生,分享自己实习经验及临床经验,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拉近与实习生之间的关系,营造温馨、宽松、亲切的实习环境,提升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消除对ICU环境的排斥,增强实习生的实习信心。③带教老师要有明确的带教目标,在短时间内结合学生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合理安排带教内容,与学生密切配合,多给学生操作机会,并耐心指导。鼓励学生多问、多看、多想、多动手、多动笔、多动脑,帮助学生尽快熟悉ICU操作流程,掌握知识技能。④为学生提供参与急救的机会,带教老师在进行急救操作时叮嘱学生仔细观察并配合,结束后进行讨论,加深学生记忆,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总之,师生沟通情况对ICU临床带教效果有直接影响,充分利用ICU工作环境,提升带教老师整体素质及专业技能,加强师生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ICU处理相关知识,为ICU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实习生专业技能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最牛实习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