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

2018-11-17 08:20费振乐蒋如华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宫颈癌细胞

闫 凤 费振乐 蒋如华

近些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态势,且趋于年轻化[1]。除手术外,宫腔放疗也是主要治疗方法。放疗适用于宫颈癌各期患者,可明显延长生存期。但放疗给患者带来程度不等的身心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3]。临床心理护理可减轻治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4]。本研究通过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心理护理,观察放疗前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探讨由此带来的免疫情况变化,为今后在宫颈癌放疗临床实践过程中开展临床心理护理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用资料为经病理确诊的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放疗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年龄40~70岁,了解疾病诊断,无需保护性医疗,患者知情并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增加临床心理护理[5],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临床心理护理和护患沟通的作用,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②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患者亲友和医护人员,共同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其心理上的压力。③进行健康教育,给予心理支持,护士向病人讲述宫颈癌相关知识和理治疗方法,使病人认识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④给患者营造温馨的临床治疗环境、协调护患心理状态。⑤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条件,为患者选择成本较低、效果良好的治疗护理方案,引导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所有宫颈癌患者于放射治疗前1周及放射治疗结束2个月后自行填写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量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及术后护理14天分别采集外周静脉抗凝血2 mL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TNF-a的水平。

1.3 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Cella等癌症治疗评价系统量表中的中文版共性模块FACT-G(V4.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定,包括4种功能量表(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及27个条目,各条目分为5个等级:一点也不(0)、有一点(1)、有些(2)、相当(3)、非常(4),4种功能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功能状态越佳,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总分的高低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比,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5]。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用资料全部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x ±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宫颈癌患者在放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癌患者经放疗及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功能维度得分比较(n=100,±ss)

表1 两组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功能维度得分比较(n=100,±ss)

项目 放射治疗后 t P对照组(n=50)观察组(n=50)生理状况 17.67±2.08 22.33±2.08 11.20<0.01社会家庭状况 16.67±1.15 20.33±2.52 9.34<0.01情感状况 14.67±2.08 18.67±1.15 11.9 <0.01功能状况 15.67±1.53 20.33±1.53 15.23<0.01整体健康(生活质量) 81.67±5.86 64.67±2.08 19.33<0.01

2.2 两组宫颈癌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宫颈癌放疗患者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临床心理护理作用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满意度。见表2。

2.3 两组宫颈癌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组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CD3+、CD4+及CD4+/ CD8+值均升高,CD8+值和TNF-α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5、观察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CD4+及CD4+/ CD8+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对治疗方法满意度 例(%)

表3 两组宫颈癌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结果(±ss)

表3 两组宫颈癌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结果(±ss)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

指标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CD3+(%) 53.21±12.88 52.54±13.82 63.86±10.25★ 66.33±8.99★★CD4+(%) 29.15±5.11 30.05±6.25 35.62±4.22★ 43.96±5.14★★#CD8+(%) 23.62±7.15 24.66±5.56 18.65±6.58★ 16.81±5.02★★CD4+/ CD8+ 1.26±1.15 1.32±1.23 1.56±0.65★ 2.43±1.02★★#TNF-α(ng/L) 19.76±8.22 18.62±7.63 14.53±5.66★ 11.02±6.34★★#

3 讨 论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宫颈癌对多数化疗药敏感性不高,文献报道有效率小于15%,手术和放疗使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副作用较多[6]。多数宫颈癌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有报道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帮助宫颈癌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7]。

为此,本研究给观察组患者以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为基础的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心理认知,并联合家庭和社会共同激发患者内心积极因素,降低患者的负性不良情绪,从而对治疗及康复产生有利影响。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宫颈癌及其预后,促使其积极接受临床治疗,提前告患者知治疗的注意事项,从精神上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紧张和痛苦。观察组患者在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以及整体健康等五个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心理社会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经免疫系统影响着肿瘤的生长、复发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肿瘤免疫主要依赖于T细胞和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产生了CD4+和CD8+两大亚群,不同的亚群有不同的免疫功能。CD3+抗原分子通常分布在成熟T细胞表面,故CD3+T细胞数量可代表机体总T细胞数量,而CD4+T细胞通常代表T辅助细胞,CD8+T细胞通常代表T抑制细胞,CD4+/CD8+比值反映了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是否稳定,比值降低代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TNF-α是具有显著抗肿瘤效应的细胞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在体内的浓度较低。适量的TNF-α对机体的保护反应是必需的,但过量的TNF-α则对机体产生损伤反应。本研究结果发现,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CD3+、CD4+及CD4+/ CD8+值都是升高的,而CD8+值及TNF-α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表明患者的免疫力均有所提高,患者整体状况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各组数值变化比对照组要更为显著。纵向比较而言,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值要高于对照组,CD8+值及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在提高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免疫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整体免疫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临床心理护理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认知, 提高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减少了患者心理压力、恐慌,降低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减轻焦虑及抑郁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的预后。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增加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临床心理护理已经成为欧美国家临床整套护理的核心内容,并融入了程序化、个性化和医学文化等元素。但国内在临床应用中,护理人员对临床心理护理的认识还不够,在实施时仍缺乏有效的客观性评价指标,这是因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化的衡量标准可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之中,这些规范化的标准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宫颈癌细胞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DANDY CELLS潮细胞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潮细胞
系列性科普
Dandy Cells潮细胞 Finding a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