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患协同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薄膜漏气的效果观察

2018-11-17 08:20丁晓云何培培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贴膜漏气引流术

丁晓云 李 丹 何培培 王 群 陶 花 汤 菲

负压封闭引流术具有提供密闭和湿润的伤口愈合环境,加快开放性创面的愈合[1~2],防止创面污染和交叉感染,减少抗生素使用,预防创面积液,方便护理,减少患者承受频繁换药之苦和护士频繁换药之劳[3]等优点,在创伤骨科已被广泛应用,但若发生薄膜漏气现象,不仅影响负压吸引效果,而且需要更加频繁更换泡沫敷料(高质耗材)及薄膜,给患者增加机体痛苦和经济压力,给医务人员增加工作量。本文对122例创伤骨科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薄膜漏气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4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2例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标准:认知障碍者;负压引流持续时间≤2天;出院后继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截止到出院当天);依从性差,难以配合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122例中,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感染73例,慢性骨髓炎12例,四肢骨折伴骨筋膜室综合征16例,截肢术后残端感染8例,爆炸伤行皮瓣移植3例,其它10例。手指、足趾行负压封闭引流术19例,同时行外固定支架固定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创面大小和污染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封闭式负压引流材料为相同厂家提供。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由床位医生采取常规方法: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修剪、放置泡沫敷料,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创面及敷料,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最后接负压装置持续或间断(吸5 min,停2 min)引流,必要时进行持续或间断创面冲洗。压力设定: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为-125 mmHg,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为-450 mmHg,根据创面情况3~7 d更换一次泡沫敷料。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共同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医生彻底清创,护士负责贴膜,相互配合相互提醒,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参与到治疗护理中,术后发现薄膜漏气,医、护、患三方共同进行实时现场漏气原因分析,采取补救措施,并根据不同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

1.3 观察指标 正常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敷料明显瘪陷,引流管管型明显可见,薄膜下无液体积聚,触摸有硬实感[4];若观察到敷料鼓起,管型消失,薄膜下有液体积聚,触之柔软,排除引流管原因、负压源异常所致,考虑为薄膜封闭不严密,发生漏气现象。每发现1位患者薄膜漏气,记1例,同一患者多次漏气,按实际发生计算漏气次数,并现场判断漏气原因。对两组患者发生漏气例(次)数及原因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22例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共发生漏气18例(23次),其中实验组患者发生漏气5例(6次),对照组患者发生漏气13例(17次)。实验组患者的漏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漏气原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漏气例数及漏气原因比较 (例)

3 讨 论

3.1 漏气原因分析 ①使用外固定支架或手、足等不规则创面,皮肤皱褶多而深的创面等,没有采取特殊的封闭技巧,贴膜时没有抚平皮肤皱褶,达不到密封效果。②创缘周边皮肤油脂、污物、毛发未清理干净,使得贴膜不能很好地粘贴皮肤。③贴膜不平整,没有做到无张力平整贴膜,导致薄膜皱褶或薄膜下气泡、边缘翘起,干燥后引起漏气。贴膜边缘距离创缘太近(少于2 cm)。④贴膜粘贴无序,产生漏贴空白处,使创面未达到密封状态。重复多层贴膜,皮肤汗液不能及时蒸发,引起皮肤浸渍,导致薄膜不粘皮肤。⑤引流管处薄膜封闭不严密,引流管固定不牢,功能锻练时管道摆动幅度过大,导致薄膜牵拉漏气。冲洗速度超过引流速度,医务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薄膜起初小范围鼓起,最后冲洗液在压力的作用下突破薄膜边缘,引起漏气。各种原因引起的引流管不通畅,创面积液、积气,敷料浮起,最后引起薄膜漏气。⑥负压吸引力偏离创面积液处,导致创缘有液体渗出。⑦创面的窦道、瘘管没有填充妥当,使得创面与外界相通。

3.2 实验组采取的预防措施 ①外固定支架或手、足等不规则创面,用“包饺子”方法,即用适当大小的两张半透性薄膜,从支架两边或手足上下覆盖支架、手指、足趾(手指、足趾尽量分开),两张膜对齐紧密粘贴,然后剪开相邻手指、足趾之间的薄膜,使在功能锻炼时不会牵拉薄膜产生漏气。支架之间薄膜不要剪开,敷料要达到钉眼,薄膜严密包裹支架便于渗出液吸出,加强钉眼护理,及时清理钉眼渗出。②彻底清洁创面周围皮肤,血污用生理盐水擦洗,油性物质用75%酒精擦净,毛发、胡须用剪刀、备皮刀清除干净,贴膜前用无菌纱布擦干皮肤。③无张力状态下贴膜,保证薄膜平整无皱褶、周边无翘起,薄膜的覆盖范围至少包括创缘周边皮肤2~3 cm,贴膜时助手帮忙抚平创缘皮肤,使皮肤无皱褶,确保薄膜下没有气泡,薄膜与皮肤粘贴严密[5]。④需要多张贴膜者,行有序“跌瓦式”贴膜,避免产生漏贴的空白处。皮肤出汗多的患处避免重复多层贴膜,以免半透明膜失去透气功能,汗液不能蒸发,引起皮肤浸渍,导致薄膜不粘而漏气。⑤创面引流管采用“系膜”法引出,即薄膜的一端粘贴在创面薄膜上,另一端(至少5 cm)中央包裹引流管,两侧相互粘贴做成系膜状,边缘部分粘贴在皮肤上。无薄膜覆盖的引流管近端妥善固定,活动时避免摆动幅度过大,以免牵拉、撕脱薄膜引起漏气。创面冲洗时,保证冲洗速度与引流速度动态平衡,及时处理各种原因引起的引流管不畅,及时清理或更换储液瓶。⑥保证泡沫敷料覆盖整个渗液区,避免负压吸引力偏离导致贴膜下积液。⑦妥善填充创面的窦道、瘘管,以免有腔道与外界相通。

综上所述,由于进修医生、研究生频繁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操作生手始终存在,而本院医生往往不足,忙于门诊、手术等,这就需要有经验的责任护士协助生手完成手术操作,正确处理创面和因地制宜贴膜,尤其是不规则创面、有外固定支架的创面更是考验操作者的技术,护士往往心细手巧,与医生配合,弥补了骨科医生生手的技术不足。术后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6],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原理、作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7],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如何预防及观察密封处漏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保证引流效果。

猜你喜欢
贴膜漏气引流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柴油机漏气量试验研究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你可真淘气
瓦斯抽采钻孔围岩漏气流场分析及 漏气位置测定研究
缸内漏气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
手机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