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焦虑心理的关系

2018-11-17 08:20程华林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韧性效能维度

陈 景 程华林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高职高专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焦虑[1~2]。众多实证研究都表明了积极心理资本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对改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就业绩效、学习倦怠和幸福感等具有重要作用[3~6]。

心理资本是Seligman教授(2002)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美国组织行为学家Luthans(2004)等在研究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心理资本的内涵和结构,他们指出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和特质,包含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方面[7~8]。本研究以高职高专大学生为对象,探讨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焦虑心理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省3所高职高专学校在读大学生为测试对象,2018年2月-3月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7份,有效回收率96.8%。其中,男生100人,女生287人;大一152人,大二70人,大三165人;农村289人,城镇98人;担任过学生干部186人,未担任过学生干部201人。

1.2 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张阔(2010)等人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张晓琴(2005)编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诊断问卷测量心理资本和就业焦虑[9~10]。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有26个项目,包含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4个因子。问卷采用1~7级评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诊断问卷共30个项目,包含就业恐惧、就业不安、工作焦虑和面试焦虑四个因子。采用1~4级评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研究方法 利用在线问卷发放平台随机抽取400名高职高专在读大学生进行测试。

1.4 统计学方法 对收回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因子的得分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均值和标准差)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因子的得分与中值差异不显著,韧性和乐观维度大于中值。

表1 心理资本的差异情况(M±SD)

2.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情况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不同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获得过奖学金和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35,P<0.01),具体来说,男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t=3.924,P<0.01)、韧性(t=2.096,P<0.05)和希望(t=3.061,P<0.01)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心理资本(t=2.891,P<0.01)、自我效能感(t=4.046,P<0.01)和希望(t=3.061,P<0.01)显著高于未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获得过奖学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分别以年级和生源地为自变量,以心理资本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年级和生源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焦虑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焦虑进行相关度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520,P<0.01),其各因子与就业焦虑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r=-0.447,P<0.01)、韧 性(r=-0.468,P<0.01)、乐 观(r=-0.289,P<0.01)、希望(r=-0.447,P<0.01)。

2.4 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对就业焦虑的回归分析 为探索心理资本对就业焦虑的影响,以大学生心理资本各因子为自变量,以就业焦虑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韧性和希望是就业焦虑的有效预测变量。见表2。

表2 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焦虑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基本状况与差异情况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得分较高,说明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其中希望和乐观维度的平均得分最高,这表明高职高专大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能够积极的看待学习、生活和就业中的压力事件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与刘少锋[11]、张阔[9]和付立菲等人[6]的研究结果一致。

此外,男大学生和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高于女大学生和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男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韧性和希望维度上均高于女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受到社会角色认同的影响,尤其是高职高专多强调技能和应用,对女大学生的难度要求较大。学生干部的自我效能感和希望维度高于非学生干部,这与学生干部受到他人的认同和自身得到的锻炼有关。

3.2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焦虑的关系 分析发现,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焦虑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越高,其就业焦虑水平就越低。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王尧骏[12]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维度对就业能力有促进作用,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中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和希望是就业焦虑的有效预测变量,但影响就业焦虑的原因复杂多样,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焦虑之间还存在着其他中介调节变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4 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较高,尤其是男大学生和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焦虑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对心理资本的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降低就业焦虑心理。

猜你喜欢
韧性效能维度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初中阅读教学互动效能的提升策略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