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建设共享创新研发平台的思考

2018-11-20 05:48王凯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32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成都人才

地方工作交流

作者:王凯(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委副书记、县长)

建设目标及功能定位

成都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共享创新研发平台,主要以合作区产业发展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垂直整合政策、市场、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打造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共享型政产学研用新模式,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平台建成后兼具以下功能:培训功能、孵化功能、展销功能、政务服务功能。

工作思路及举措

有效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国别合作区建设、科技创新等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如华夏幸福基业)参与,为平台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积极整合科研机构、研究协会等资源,深入开展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依托弗劳恩霍夫研究协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科研资源, 推动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建设,为设立共享研发平台提供智力支持。落实“人才新政”,加快推动100套人才公寓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平台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AHK 职教培训中心等等方面全面规划和部署顶层设计,完善相应政策制度,促进其规范建设、有序运行管理和资源有效应用。平台的经费投入和绩效评估可探索合同式管理、机应用型人才在全市范围的整合应用,提高平台对人才的集聚和吸引能力。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建议以“市级资金+县级资金+平台公司(华夏幸福)”的职业教育和研发设计机构,促进成都中德职业学院、成都工职院装备制造分院等高校建设。着力打造场景。加快完善相关基础配套,加强规划设计,推进“德风、德味、德韵”浓郁的产业新城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等多规合一,完善成都中德国际生态精工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加快完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配套,推动合作区新建道路管网、改造提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创新运营模式和机制。围绕平台的良性持续运行,聚合各类支撑手段,在统筹规划、经费投入和绩效评估、协调协同等方面综合着力。平台的统筹规划可从功能定位、运营模式构式资助、市县协同支持。以合同形式约定建设任务和考核目标,试点稳定资助和经费自主使用,建立符合创新规律、以质量绩效为导向的财政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起“政府投入+专项经费+委托合同”的资金来源渠道,逐步提升平台自身造血能力。

工作建议

推动人才资源整合利用。整合在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优势学科专业,协助建立合作机制,集聚、整合科研院所的创新研发能力。创新人才使用方式,探索实施社会化招聘、企业化管理的用人机制,促进更多会讲德语、了解德国技术、熟悉德国文化的形式成立相应的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平台建设和创新成果转化。同时,支持成都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创建全国中德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试点基地,重点加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在科研、融资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协调搭建对接合作渠道。为促进平台建成后尽快提升影响力、更好地服务目标企业和市场,支持其在承办省市外事交流、商务博览等活动中发挥作用,加快融入四川自贸区和天府新区发展,为平台更好实现“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便利通道。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成都人才
人才云
逆行者的武汉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成都生活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浅析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毛遂自荐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