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新品种新丰占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

2018-11-26 11:02何建平吴绮嫚何志劲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水稻

何建平 吴绮嫚 何志劲

摘 要 介绍优质水稻新品种新丰占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在清远地区的推广应用现状,从而掌握优质水稻的播种技术、合理种植、科学施肥等栽培要点,同时还对病虫害防治方法做出了科学有效的分析,以此指导地区科学种植,实现水稻增产创收,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新丰占;水稻;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1.004

新丰占是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10020)。其属于感温型中熟籼稻品种,具有株叶形态好、米质优(国标2级)、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抗稻瘟病及丰产性佳等特點,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晚造和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种植[1]。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其大部分地域属中北稻作区,其余小部分属粤北稻作区,因此,新丰占适宜在清远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此外,清远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湿热多雨,雨水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2 000 mm),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在21~22 ℃),地理环境优越,为新丰占高产栽培提供了天然、有利的条件。加上地区农技人员积极探索掌握新丰占在清远的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策略[2],也为其实现创收和推广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1 新丰占的主要特性

新丰占属感温型常规稻,晚造生育期平均107 d。每667 m2的稻田可成穗22.5万,有效穗高达82.3%,植株平均高96.9~99.0 cm,最高分蘖为24.5万。新丰占培米质经鉴定为国标优质2级,垩白粒率4%~30%,整精米率70.8%~71.6%,千粒质量18.1~18.4 g,直链淀粉为17.2%~19.3%,抗病性强,其中抗稻瘟病率可达93.4%[1],产量较高。该品种田间种植,表现为根系发达,株型紧凑,茎秆壮大,每穗粒数可达140粒,结实率可达到84.0%。其优势可以概括为成穗率高、出米高、米质好、抗稻瘟等。

2 新丰占应用现状

2011年早造引进新丰占,连续两年在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清新县山塘镇及连南县三江镇等地种植。新丰占与同期引进的其他品种黄广占、莉丰占、齐华占、粤综占等常规稻相比,产量每季均位列第一,平均增产6.9%,其各方面性状表现优良,尤其在早造较易获得高产,晚造米质更好,适宜在清远市各地大面积推广应用。至2015年,区内共推广种植2.77万公顷,并获得2015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014—2017连续4年被广东省农业厅推介为广东省主导品种。

3 新丰占高产栽培技术概况

3.1 准备工作

1)准备苗床,将其种植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肥沃的田地中,将菜园地作为育秧苗床,可确保土壤无结块,粒度均匀。土壤深度约为30 cm,每667 m2苗床施加底肥1 500~2 000 kg的优质农家肥、钾肥5~8 kg和普钙45 kg。在播种前要认真做好苗床准备的工作,农家肥与普钙充分混合后方可发酵。2)催芽处理。①浸种,使用多菌灵药液将种子浸种8 h后将谷种洗净,继续用清水浸泡16~40 h(早造谷种需浸36~48 h,晚造则只需浸24 h)。②起种。洗净谷种,用50~55 ℃的温水浸泡10 min后催芽。催芽时,要提前准备好箩筐、稻秆及塑料薄膜等催芽设备,在催芽过程中,每隔8 h观察一次催芽进度,若发芽速度慢,可再用温水浸泡谷种一次;若筐内温度过高,可揭开薄膜,以防烫伤新芽。

3.2 播种技术

经多地反复试验,新丰占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早造在3月上旬,晚造在7月中旬,采用两段插秧的方式较好,同时早造采取薄膜育秧、晚造采取遮光网育秧的措施,为地区水稻生长提供有利环境。秧田的播种量要控制在每667 m2约120 kg,在播种对其进行催芽处理,使用18%多效唑兑水,然后进行均匀喷施,促进田间秧苗的茁壮生长,有利于秧苗顺利分蘖。秧龄控制早造在25~30 d,晚造在15~20 d,若抛秧则在秧苗4叶半,最好采用“抛八留二,先抛后补”原则,力争将秧苗抛匀。但需要注意,在秧苗栽培之前及时施好送嫁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对秧苗的影响。

3.3 合理种植

新丰占分蘖力强、穗较大,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掌控好植株之间的距离,避免影响接穗。在清远地区,要保证每667 m2稻田插秧数量在8万~9万,在插秧时要采取浅插措施,给秧苗分蘖预留充足的空间,促进秧苗的健康生长。

3.4 科学施肥

清远市在移栽新丰占水稻秧苗相关工作中,实施了配方施肥的措施,高效、合理地运用肥料,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这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在施肥过程中,为了防止肥料过量流失,每667 m2使用氮肥10~14 kg、磷肥5~8 kg、硫酸锌2 kg、钾肥5~10 kg,合理利用有机肥。在此环节,氮肥、磷肥的施用量应是肥料总量的60%,及时使用底肥,确保秧苗根系可以正常生长,在分蘖期间要及时使用氮肥,给秧苗分蘖提供营养成分。在灌浆期还需要对秧苗叶面进行施肥,以此来提高水稻千粒质量。及时做好晒田,强化水分管理,水分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的营养成分,在秧苗的分蘖期要保持浅水层,在移栽之后要留心观察,当每667 m2移栽苗数达到22万之后方可进行晒田处理,晒田时间不宜过长或者太短,最佳时间为12~15 d[4]。当叶片呈现落黄形态即可进行复水处理,采用间隔式的灌水方法,保证秧苗叶片即干即灌,以湿润为主,水量不宜过多,避免造成秧苗被淹死,以提高稻谷产量及品质。定期到田间进行巡视,全面掌握秧苗长势,科学除草和灌溉,比如在插秧后的7 d内,选用化学除草剂来进行除草,常见的化学除草剂有乐草隆、丁草胺等,将其与18%的多效唑配合使用,可发挥最佳的除草效果,做好全面管理,提高水稻秧苗的抗倒性、营养,提高了药效,切实做到了科学施肥与灌溉。

3.5 病害防治

3.5.1 稻瘟病的防治

灌水不及时、田间过于干旱、氮肥使用量过多,会促使稻瘟病的发生,在具体防治的过程中,及时做好种子浸泡,使用石灰水1%来浸种,600倍可湿性粉剂浸种,在24 h之后进行催芽处理,将秧苗使用可湿性粉剂浸,30 s后取出,控制好时间,可有效防治稻瘟病。

3.5.2 纹枯病的防治

灌水过于频繁是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肥料使用要充足,在抽穗期间要追肥,同时还要注意钾肥、磷肥、氮肥等的配合使用。对于发病的秧苗使用225 kg的草木灰兑水1 500 kg,将其浸泡一个晚上,在过滤后进行喷雾,可提高防治效果。

3.6 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

加强水稻品种引进,重视種子工程,积极开展优质高产水稻新丰占品种试验。为了确保水稻生长不受到环境的影响,要做到科学育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然后再进行催芽处理。一定要加强秧苗管理,及时做好施肥和灌水的工作,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水稻的结穗率,合理施肥,适当增加土壤含氧量,先使用农家肥再进行追肥,分蘖、灌浆阶段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一定要以氮肥、钾肥为主,适当追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肥料的施用量,积极做好追肥管理。加大对优质水稻新品种新丰占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水稻产量,积极创新种植模式,同时加大对新丰占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可采取甜玉米+新丰占、苦瓜+超级稻等形式来进行种植,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帮助地区农民增产增收。

4 结语

在清远地区,引进具有优米、高产及抗性佳等特征特性的常规稻品种新丰占,并探索、掌握、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区内水稻产出品质及产量,这为地区水稻产业良性发展及片区整体农业经济提升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志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新丰占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稻米,2011,17(2):58-59.

[2] 黄汉琦.南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实践探微[J].农家致富顾问,2015(22):75-76.

[3] 吴纯伟.新丰6号水稻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4(6):44-45.

[4] 陈永仙.基于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J].农技服务,2017(1):2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