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018-11-26 11:02黄丽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推广应用种植技术玉米

黄丽华

摘 要 在玉米植物种植过程中,科学的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种植产量,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治植物的病虫害,因此种植技术的提高是人们种植过程中注重的一个环节。我国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地区的种植产量和种植质量相比较其他地区的产量与质量较好,玉米植物在种植过程中有着较强的适应性,所以如何将科学的种植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1.006

玉米种植对于土壤与气候的要求较低,而且玉米的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工业生产也可以用于畜牧养殖的饲料,完全可以满足人类日常生产所需及动物生存所需。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技术的提高,也促进了高质量玉米产出,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需求。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的玉米种植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及推广,使大面积玉米种植实现了高产,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

1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选种环节出现的问题

玉米种植过程中,选种是一个关键环节。玉米种子的选择关系着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我国玉米种植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就目前玉米种植情况来看,农民在种植玉米过程中选种相对单一,很多农民在选种时比较愿意选择旧品种,不选择新品种。经过科学研究发现,玉米种植中需要重视的是品种的更换,一块土地如果长年累月地种植单一的玉米品种,会导致土壤的养分流失,会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养分,导致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下降[1]。同时,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病虫害对于农药的抵抗力,发生严重的病虫害灾情,影响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1.2 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水肥问题

土壤和水肥对玉米种植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对这一问题不加以重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玉米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导致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受到影响。目前,在我国玉米种植区普遍存在几个比较明显的种植误区,需要引起种植户的重视。1)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乏对种植土地的深翻及深耕,会导致土壤活力下降,蓄水能力降低,水肥调节失衡,会造成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养分的缺失与水分供给不足,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2)农民在种植玉米过程中,仍依照传统的种植方法,缺少对科学种植方法的认识,对于土壤的酸碱平衡及养分平衡的认识不足,使得土壤的酸碱及氮磷钾失去平衡,造成土壤的水分及肥料的流失以及土壤的质量下降,导致玉米的生长受到了制约,影响玉米的产量及质量。

1.3 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目前,很多地方的种植户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是运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对科学的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模式认识较少。这种情况下,玉米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尤为明显。种植人员在没有掌握病虫害具体情况下就开始乱用药防治,结果导致病虫灾害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这样的传统种植方法不仅不能有效的防治病虫害,还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当地生态环境平衡,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有些农民在种植玉米时没有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玉米达不到优良的品质要求和玉米的高产量,达不到预想的经济效益,影响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对玉米种植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2 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推广改善策略

2.1 选择合适的种植土地,做好种前准备工作

玉米种植中,土地与生长环境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在种植玉米时首先要做好种植土地的选择,对种植玉米土地的选择具体要求主要是平整,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土质疏松,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在种植前要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充分保证玉米种植后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达到玉米生长的最基本要求。

2.2 增强对种子的甄别能力,选择优良种子

为了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选择玉米种子是一项关键工作。根据土地的酸碱程度、土质情况及水分养分含量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玉米种子的选择要与种植土地情况相契合,因为土地的水分、养分等情况都与玉米的生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科学种植技术手段,结合以往种植地区所发生病虫害情况,对近年来的种植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选择相应的玉米的品种来防治病虫害,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3]。从市场需求及价格因素分析,要选择高效益的玉米种子进行种植及推广。

2.3 规范玉米的种植管理,合理把控种苗密度和施肥时间

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密度也是影响玉米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玉米生长所需营养不足,导致玉米成长受到限制,影响玉米的产量;种植密度过小,会出现大面积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所以,根据不同的玉米品种,科学控制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同时,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合理地掌握施肥时间,把握好施肥次数,可以很好地提高玉米的品质和玉米的产量。

2.4 保证玉米成长过程中的水分供给

水分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的需求量很大,需要种植人员密切观察并及时灌溉。玉米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重点在株苗生长的阶段,其抗旱能力逐步降低,如果不及时灌溉将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在玉米出苗及生长阶段,种植人员要做好玉米灌溉工作,保证玉米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

2.5 提高种植管理能力和水平

玉米的生长过程分为多个阶段,种植人员要对不同生长阶段密切观察,做好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种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种植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突发状况,需要种植人员在工作时利用自身的种植技术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玉米健康生长,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社会生产提供高质量玉米。

3 結语

玉米在我国粮食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玉米的产量与品质的提高,不仅可以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还能推动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广瑞.玉米种植技术要点与技术推广之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4):183-185.

[2] 朱春燕.有关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4):127.

[3] 郭长现.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方式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16):11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推广应用种植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
创新方法在推广应用中的“有”与“能”
关于推进PPP推广应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