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我国滑雪运动发展历史及其文化传承

2018-11-28 05:42刘大鹏唐云松
冰雪运动 2018年2期
关键词:滑雪场滑雪冰雪

刘大鹏,王 海,唐云松

(1.大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2.大庆师范学院 科研处,黑龙江 大庆 163712;3.黑龙江大学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引言

滑雪运动是借助于工具在雪地上滑行的运动项目,其发展历程伴随着人类的自然生产活动而形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按照时间顺序可划分为远古滑雪阶段、近代滑雪阶段和现代滑雪阶段,按照属性特征可划分为雪地交通工具阶段、滑雪竞技运动阶段和滑雪旅游阶段。滑雪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和滑雪活动相关的物质、精神以及制度的总和,是体育文化的分支,构成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以区域文化的形式存在。

2 我国滑雪运动发展历史

2.1 滑雪的起源

经各方专家、学者翔实的调研、分析,普遍认为我国滑雪运动的起源地是在我国北部高寒山地区域,北纬42°~53°度区域之间,从东北的长白山开始一直向北,包括张广才岭、完达山脉、大小兴安岭,最后延伸到阿尔泰山脉。其时间源于人类普遍处于狩猎经济时代的晚期,而且晚于骑马狩猎技术的形成,是渔牧民族人们为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发明的一种有助于在厚厚的积雪上行走、滑行、狩猎等活动的工具。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滑雪还不能称为运动技能,它只是人类的一种长期的、封闭的、在一定区域内的生活工具,具有工具性、区域性和实用性。

目前,关于我国滑雪运动起源地的研究资料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以考古研究为依据;另一部分以文献史料记载为依据。

2.1.1 我国滑雪运动起源地——新疆阿勒泰(考古鉴定)

2005年,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墩德布拉克河上游沟谷中发现四座岩棚,内壁刻有岩画,多为狩猎场面,其中有一幅经滑雪专家鉴定,画面所表现的是一组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的狩猎人,其年代可上溯距今1~3万年的当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如图1)。这是一次可喜的考古发现,因为它把人类滑雪起源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4000年左右[1],并倡导每年1月16日在阿勒泰地区举行“新疆阿勒泰古老皮毛滑雪比赛”活动。

图1 新疆阿勒泰市墩德布拉克1万年前的滑雪岩画Figure 1.Xinjiang 10000 years ago ski rock paintings from dundebrak

2.1.2 我国滑雪运动起源地——东北地区(文献记述)

我国滑雪起源地最早的记载是我国的东北。唐朝初期成书的李大师、李延寿父子撰写的《北史》及魏征、颜师古等撰写的《隋书》中对今蒙古族远祖室韦人的一支北室韦人的记述,《隋书·室韦传》载:“北室韦……气候最寒,雪深没马……饶猝鹿,射猎为务……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东北大部虽然自唐代始农业已占了绝对主导地位,但位于长白山及小兴安岭的一些民族和部族仍保持着以传统的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至改革开放前,所以唐以后的文献中对东北诸民族滑雪运动、特别是滑雪狩猎的记述颇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初乾隆皇帝敕绘、乾隆年间武英殿版本的《皇清职贡图》一书,书中印制了一幅恐为当今世界上可见最早的滑雪狩猎绘图,记绘的是一位今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处居住的赫哲人的祖先滑雪用弓箭射杀野兔的场景。现今最权威的记述可分别见凌纯声先生《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秋浦先生《鄂伦春人》和吕光天先生《鄂温克族》等著述[2]。

2.2 近代滑雪运动的传入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彻底地敲开了我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我国也将长期处于被帝国主义统治阶段。这时我国的东北地区被沙俄占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滑雪运动渐渐传入中国。开始是俄国人在禁地区开展滑雪活动,后来是国内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尝试的一种新鲜事物,普通老百姓也只能是看看,滑雪运动缓慢前行。1905年日俄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的东北发动战争,俄国战败后俄籍人员因受日本的侵扰而大量撤回俄国,此时,在俄国国内沙俄开始对犹太人迫害,致使许多俄籍犹太人定居了哈尔滨,留下滑雪运动的“种子”。

2.3 滑雪运动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运用

1946年冬,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在东北战场一些被击溃的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逃散到黑龙江省张广才岭和吉林长白山一带,对当地的老百姓进行烧杀掠夺,破坏土地改革运动,勾结当地土匪,准备年关暴动。解放军为了彻底消灭这帮匪徒,于是组织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进入深山密林开展对敌斗争。深山风雪路,雪深没人膝,持木而探行,一日十几里,环境极其险峻、恶劣,小分队为了按时完成任务,运用了当时苏联特种兵的滑雪技术,经过训练迅速到达匪穴,战斗打响后敌人猝不及防、节节败退。1960年,导演刘沛然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改编,以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节目播出后,不仅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传播,同时滑雪运动在当时也被崇尚英雄主义的爱国知识青年首当其冲地推崇,并开始真正大规模风行于我国有滑雪条件的地区。

2.4 近代滑雪的开始

1957年,吉林通化举行全国第一次滑雪比赛,标志我国近代滑雪开始。吉林省通化市是我国滑雪运动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曾经诞生了我国第一支专业滑雪队伍——通化市滑雪队(1954年组建)、第一个滑雪冠军——单兆鉴(1957年)、第一个滑雪场——通化金厂滑雪场(始建于1959年)。滑雪运动开始由工具性、区域性和实用性向竞技性和观赏性发展。

2.5 现代滑雪运动的兴起

1996年,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成功举办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标志着我国现代滑雪运动的兴起;1998年,黑龙江省成功地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国际滑雪节,首届滑雪节创立了三个第一,即中国第一个国际性滑雪节,第一个滑雪旅游专业委员会,第一个滑雪俱乐部[3]。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室外休闲娱乐滑雪场——宾县龙珠二龙山滑雪场,这在我国是第一次将滑雪运动由竞技性向娱乐性转变,同时为我国滑雪运动大众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自2003年开始,长春举办一年一度的瓦萨国际滑雪节,迄今为止在长春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我国是继瑞典、美国和日本之后第四个举办瓦萨滑雪赛的国家[4]。

我国滑雪运动的发展历程和人类文明历史息息相关,经历了远古滑雪阶段、近代滑雪阶段和现代滑雪阶段,也经历了雪地交通工具阶段、滑雪竞技运动阶段和滑雪旅游阶段(表1)。由工具性和实用性向竞技性和娱乐性发展、由区域向全国辐射发展、由微众向大众发展、由单一向跨界融合发展。

表1 中国滑雪运动发展历程Table 1 Chinese sking development history

3 我国滑雪运动文化传承

3.1 物质方面

3.1.1 增加滑雪场地数量和滑雪人次

《2017年度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5]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国内滑雪场数量达703家(不含旱雪、模拟滑雪器等),有架空索道的145家。较上一年新增57家(含有架空索道20家),增长率为8.82%。室内滑雪场增幅明显,2017年底全国已有室内滑雪场21家,较上一年增加了12家”。国内滑雪场主要分布于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山东、新疆、河北、山西、河南、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其中黑龙江省共建滑雪场124家,为全国最多。河北省在2017年中新增滑雪场12家,增幅为全国第一。数据还显示[5]:“2017年中国滑雪总人次为1750万,比2016年增加了240万。滑雪者人数约为1210万,相比2016年的1133万,上浮6.8%。其中,一次性体验者人数占比由2016年的77.8%下降为75.2%。2017年人均滑雪次数由2016年的1.33次上升为1.45次”。

图2 中国滑雪场数量及滑雪人次统计Figure 2.Chinese ski resorts and ski statistcs

从以上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从1996~2017年,我国滑雪场的数量从最初的11家发展到703家,滑雪总人次上升为1 750万。尽管如此,我国与北欧、北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市场水平,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相对滑雪人口数量较少;第二,滑雪场地规模参差不齐,等级SSS级以上的屈指可数,大多数雪道面积处于5公顷以下;第三,消费者旅游体验型多,城郊学习型少,目的地度假型凤毛麟角。

3.1.2 开发雪上运动项目

国际上滑雪强国是以一个国家的滑雪运动人口数量与其总人口数量的相对值为标志,而不是以冬奥会金牌数为度量衡。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国滑雪者人数约为1 210万,相对我国13.9亿人口,相当于100个人中有不到1个人参与过滑雪,这说明在我国滑雪运动的群众基础依然较为薄弱,潜在滑雪人口数量需要挖掘,雪上运动项目还需要不断丰富。用绿色、开放、包容的理念,舒适、变化、个性的服务,促进滑雪运动项目与旅游、文化、民俗相融合,广泛开展冰雪那达慕、雪地足球、高原滑雪、趣味滑冰、雪地橄榄球、雪地风筝、雪地摩托、雪圈、雪爬犁等活动,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域特色打造滑雪体育特色小镇,让更多的人认识滑雪运动、参与滑雪运动、热爱滑雪运动,使滑雪运动项目在我国生根发芽,茁壮发展。

3.1.3 提升滑雪场硬件设施的自主品牌

滑雪场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上行设施(架空索道、魔毯)、场地设施(造雪机、压雪机、雪地摩托车)、租赁设施(滑雪板、滑雪鞋、滑雪服、雪杖、手套、帽子、护具、雪镜)等。截至2017年,全国滑雪场投入运营的架空索道约236条,分布于145家滑雪场,占滑雪场总数的20.62%,近年来进口脱挂缆车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是国产的2倍多;压雪机数量约为485台,新增75台,其中进口48台(主要产地依次是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美国);造雪机新增1 420台,全部造雪机约6 600台,进口造雪机占85%;2017年新投入市场的进口租赁雪板数量突破5万副,是当年整体租赁雪板数量的8.3%[5]。从以上数据分析,我国滑雪用品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进口,国内滑雪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于滑雪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发展滑雪文化[6-14],就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开发高质量的滑雪产品,提供完善的滑雪产品服务。

3.2 文化方面

3.2.1 普及滑雪运动知识

第一,发展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在高校和中小学冬季开设冰雪课程的同时,通过冰雪体育比赛丰富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磨砺意志品质,增强身体素质。2017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丛书,系统地规划设计编写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主要冰雪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音频、视频等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现在部分省市以试点的形式开展,然后在全国中小学校园推广。幼儿冰雪活动还没有涉猎到本书中,相信不久也会以绘本读物、动画、电影等视觉信息形式展现给幼儿园学生。

第二,加强滑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充分挖掘体育院校教学资源,增设滑雪运动专业;加快完善青少年滑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有条件的省市可以将滑雪项目列入初中生体育考试项目之中。

第三,开展滑雪运动知识培训。冰雪运动管理中心、体育院校、滑雪协会组织开展滑雪指导员培训工作,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练习,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滑雪技能和理论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向人们传授和指导滑雪知识。

第四,建设滑雪运动文化馆。在冰雪特色小镇建设滑雪运动文化馆,设立我国滑雪运动的起源、从远古时期到当代发展历史演变、滑雪器材的演变、滑雪运动的种类、与滑雪运动有关的历史人物介绍以及现代滑雪运动员简介等模块。

3.2.2 加强国际间滑雪运动交流与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在开展滑雪运动方面,积极寻求与国外的合作,向国外学习经验,在引进人才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7年4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芬兰国事访问,在冬季运动领域方面中芬双方均希望加强交流合作,签署了滑雪项目合作备忘录,芬兰滑雪学院为中国越野滑雪队提供训练和支持,中国从芬兰引进的囤雪和修建雪洞两项技术已经落地;2018年1月22日,芬兰拉赫蒂市冰雪、经贸项目合作代表团来黑龙江省大庆市考察,对大庆市体育场馆规模、使用现状以及承办赛事、群体性活动、教育衔接等方面给予肯定,并与大庆飞翔滑雪板制造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将推动大庆市越野滑雪运动的发展。

3.2.3 举办国际知名的滑雪赛事

我国先后举行了几次具有代表性的滑雪体育赛事。1996年,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成功举办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009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在哈尔滨举办,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水平最高的世界综合性冬季运动会;2015年7月31日,宣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北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体育赛事无疑对我国群众冰雪运动与冰雪产业的开展和普及大有裨益,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滑雪的热情,更多普通人开始认识和了解滑雪运动的魅力与乐趣,促进滑雪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使群众体育文化有了更加充实的内容,使滑雪运动更具有娱乐性。

3.2.4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滑雪文化节

在瑞典,为纪念率领瑞典人推翻丹麦统治的国王古斯塔夫·瓦萨,1922年创立了全程90公里的滑雪比赛,并以国王“瓦萨”的名字命名;在我国,为了纪念阿勒泰地区考古发现滑雪岩画这一史实,延续我国最早的滑雪文化,新疆阿勒泰市政府确立1月16日为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举行“新疆阿勒泰古老皮毛滑雪比赛”活动,迄今已经开展十二届。还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等。建议在华北广袤的地域挖掘出更多有冰雪文化纪念意义的地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滑雪文化节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滑雪运动行列中来。

3.3 制度方面

3.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2016年年末《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相继出台,旨在大力发展群众冰雪运动,推动冬季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夯实冬季运动群众基础,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领全民健身新时尚,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15],使我国滑雪运动从微众、小众向大众、普众方向发展。

3.3.2 建立健全法治机制

滑雪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还被人们视为危险运动之一,还不能完全被人们认可,为了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建立健全我国滑雪运动法律尤为必要。在国外滑雪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197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颁布《滑雪安全法案》对其滑雪运动的蓬勃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亟需构建一套科学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

3.3.3 规范滑雪场地运营和服务配套水平

近年来我国滑雪场地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滑雪场应该加强对滑雪场安全的管理和安全投入,树立滑雪场安全经营理念,建立完善的滑雪场安全设施标准。此外,在雪场的设计、运营以及配套设施服务方面,应该进行创新,提升雪场的服务性、娱乐性水平,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时,还要进一步规范滑雪场周边住宿、餐饮、休闲、度假等一系列相关联的配套设施和收费标准。

4 结束语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滑雪文化发展起源地,发扬我国滑雪运动文化,坚持我国滑雪运动的“文化自信”。虽然我国接触现代滑雪运动较晚,人民群众对于滑雪文化的认同、理解和接受程度较缓慢,但要客观地看待我们的优势和不足。从物质、文化、制度三个方面加强我国滑雪运动的文化建设,通过增加滑雪场地数量和滑雪人次、开发雪上运动项目、提升滑雪场硬件设施的自主品牌;普及滑雪运动知识、举办国际知名的滑雪赛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滑雪文化节;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法治机制、规范滑雪场地运营和服务配套水平,不断增加我国滑雪人口数量、提升冰雪运动的软实力、展现冰雪运动的“人文”特性。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进入倒计时,届时我们应该在世界舞台上让中国滑雪文化元素闪耀,让华夏悠久文明的历史璀璨。

猜你喜欢
滑雪场滑雪冰雪
18位农民建起南方高山滑雪场
云上太行滑雪场投资20亿元即将开业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来啦,滑雪去
冬奥点燃了滑雪激情
小熊滑雪记
冰雪幽默来袭
滑雪秘籍